1.事业单位考试的议论文怎么写
结合历年考试情况来看,事业单位考试议论文写作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
一、明确作文文种和核心
(1)在申论考试中作文建议书写的文种为议论文,而议论文的核心在于总论点和分论点,整篇作文都在围绕论点进行论述,如果论点错误,写作水平再高也是跑题作文,二类文和四类文分数差距就不必过多论述了吧!
(2)简单论述:文种---议论文;核心---总论点、分论点
二、总论点的寻找方式
(1)总论点一般指全文的核心论述观点,观察近年来国考和省联考的发展趋势,总论点的角度逐渐变高,经常可以上升到国家层面,那么也逐渐降低了近年来申论考试文章总论点寻找的难度,甚至可以出现万能总论点,例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是万能总论点并不能使用与全部的文章。
(2)简单论述总论点的寻找方式:第一步,寻找文章主题(全篇材料都在描述的共同话题,题干中直接出现主题词汇以题干为主,例如:创业:金钱之外的价值)
(3)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如果想求稳的方式,一般以对策和意义两种角度为主,凭借近年来出题的难度,最稳的方式为,主题词+意义这种形式书写,角度更大,因为总论点要囊括文章的三个分路点,统领全文。
简单论述总论点最稳不出错的方式为:主题词+意义(材料中最大的意义,能够囊括三个分论点)
既然为了求稳,那么近年来展现出一些可以万能的总论点展开方式。
万能总论点展开方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复兴中国梦;助力民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惠民政策);美丽中国建设(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
三、分论点的寻找方式
(1)对于分论点的寻找方式,绝大部分同学认为是议论文中的难点,其实并没有很大的难度,只有有些同学在寻找的过程中没有掌握到方法,如同无头苍蝇一般的漫无目的的寻找,既浪费时间又不容易找到,其实寻找分论点非常的简单。
(2)首先,要明确作文分论点段旨句的两大常用角度。一、以分析为主的议论文,指的是:主题词+意义、作用。二、以对策为主的议论文,指的是:主题词+对策、手段、措施。
(3)分论点的角度要求从材料中概括,简而言之,就是从材料中寻找围绕主题词的意义以及对策,相当于做一道材料众多的归纳概括题,那么为了让自己不像无头苍蝇一般漫无目的的寻找,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一、寻找题干中的分论点(一般为最优分论点)
二、看题干中是否有两个关键词,并且呈现对立关系(例如:快与慢、幸福与缺陷)
三、重点观察话题出处以及非作文题没有用到的材料
四、重点观察有无围绕主题的非作文题目,具体指:归纳概括做法、归纳概括影响、启示型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这种方法,一般角度较小,有更高的角度建议采用其他方式)
五、概括则落大意(角度较大,一般能够涵盖全部材料大意)
提示:分论点不宜过大,比如上升的国家,那么总论点无法囊括分论点,直接划分为四类文。
2.论文怎么写
论文的一般结构
题目
作者及单位
文摘
关键词
引言(前言)
正文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性材料
论文的篇名
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明确无误
篇名简短,不超过20个字
少用研究和空洞应用之类字
避免用不熟悉的简称、缩写和公式等
关于摘要
文章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用于检索;
一般包括:研究的目的与重要性、内容、解决的问题、获得的主要成果及其意义;
小摘要(200-300字)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大摘要(600字左右)
突出研究成果和创新点的描述
关键词
4-6个反映文章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词组
第一个为本文主要工作或内容,或二级学科
第二个为本文主要成果名称或若干成果类别名称
第三个为本文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名称,综述或评论性文章应为"综述"或"评论"
第四个为本文采用的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名称
避免使用分析、特性等普通词组
关键词例举
例1 氖原子束计算全息编码成像模拟研究
关键词 纳米技术 计算全息 原子光学 激光冷却
例2 激光瞄准大轴半径测量方法研究
关键词 大轴径 CCD 激光光斑 直径测量
引 言
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why)
介绍论文背景、相关领域研究历史与现状,本文目的
一般不要出现图表
正 文
论文核心,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
一般正文应有下述几个部分组成
本文观点,理论或原理分析
实现方法或方案(根据内容而定)
数值计算、仿真分析或实验结果(根据内容而定)
讨论,主要根据理论分析、仿真或实验结果讨论不同参数产生的变化,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符的程度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结 论
文章的总结,要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
以正文为依据,简洁指出
由研究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
研究中有无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决的问题
与以前已经发表的论文异同
在理论与实际上的意义
对近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及其著录
文章中引用他人成果或文章内容应注明参考文献
1)著录参考文献的作用
作者的文献保障程度
作者的学术道德品行
提供文献线索\核对文献质量
2)著录参考文献的条件
必须是自己亲自阅读过的。
必须是论文作者开展研究及撰写论文过程中对其产生了明显影响的内容。
决不做有违知识产权的事
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决不做抄袭、剽窃、侵权的事;
加强法制意识,仔细、慎重防止无意识侵权事情的发生;
重视参考文献的引录和标识,要一一对应,不要遗漏,格式要规范;
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论文的摘要怎么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更好地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公务消费,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和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依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会计法》和《审计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行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第二章报销凭证联签审核制 第三条报销凭证实行联签审核制。
各单位要成立财务支出联签审核小组,组成人员为班子成员1名、财务人员(或报账员)1名、本机关其他干部1至2名,具体负责本单位每笔财务开支的审核事项。报销凭证联签审核程序和要求:每次报销时,均由经办人填写《费用报销单》(费用报销单样式附后),签字并注明用途,经联签人员审核支出真实和单位财务人员(或报账员)审核票据合规、支出合法、金额准确后签名,最后由分管财务的领导签批支出意见。
第四条大额度资金支出要经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各单位要在既能够便于工作,又能够有效监督的原则下,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自行界定大额资金的额度,一般按本单位年经费总额的10%确定,但额度达到5万元及以上的均为大额度资金。
大额资金的使用包括基本建设、设施配套、设备购置、专项资金的使用、财产物业的处理等各种重要项目的开支,在经过班子集体讨论或沟通协商同意后才能开支。第五条规范单位主要负责人财务报销行为。
单位主要负责人本人的公务支出,要有直接经办人签字并注明用途;因特殊情况没有直接经办人的,由其本人签字、注明用途,但要有证明人签字或附有关证明材料。第三章财务收支情况公开制 第六条各单位财务收支情况实行内部公开制。
财务公开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准确的原则。第七条财务公开的内容包括:财政部门审核批准的部门预算和年终决算,从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取得的各项拨款、按规定取得的预算外收入等收入情况,各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财务开支公示要细化到经办人。第八条财务公开的形式和时限:在本单位固定的位置张贴公示或在本单位干部会上公开通报,至少每季度要公开一次。
第九条各单位纪检监察部门或具有监督职能的科室负责审核本单位财务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审核签字后由财务人员(或报账员)进行公开。本单位干部职工对公开内容有疑义时,财务人员负责答疑说明。
第四章重点支出管理制度 第十条招待费管理。招待费实行“双控”管理:一是指标控制。
各单位年度招待费总额必须控制在部门预算计划以内,严禁同城用公款吃请。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到镇村进行公务活动需要用餐的,一律在镇机关食堂(内部招待所)用工作餐;城区外基层工作人员因公到市直部门办事,接待单位可安排工作餐,标准不得高于30元/人,并严格控制陪客人数。
招待市外客人每桌金额一般应控制在600元以内。接待上级重要客人,由接待单位主要负责人酌情提高招待标准。
二是程序控制。因工作需要安排招待的,必须事先征得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后,由办公室人员填写派餐单,派餐单上注明接待对象(单位、姓名)、接待地点(餐馆)、接待标准(就餐全部费用),经分管机关领导签字后安排就餐。
所有公务接待一律实行按月结帐,在结帐时要加强对“一票两单”(正式发票、派餐通知单、原始菜单)的审核把关,凡违规接待,一律不准入账报销。第十一条差旅费管理。
差旅费开支范围包括交通费、住宿费和伙食费。报销时执行财政部规定,即处级以下出差人员乘坐交通工具标准为火车硬席(硬座、硬卧)、轮船三等舱。
出差任务紧急的,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方可乘坐飞机(普通舱);住宿为三级以下宾馆的普通标准间。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或住宿的,超支部分自理。
伙食费每人每天50元,凭据报销。第十二条招商引资费用管理。
要坚持“实事求是,勤俭节约,公开透明,规范管理,便于监督”的原则,加强招商引资费用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工作人员外出从事招商引资活动时,个人差旅费、伙食费、交通费按上条规定标准报销,手机漫游费经本单位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核实后据实报销。
每次出差外地招商活动时,宴请重点客商原则上宴请一次。在武汉、北京争取项目需要宴请重要客人时,要从严控制招待标准。
各单位要建立招商引资活动费用支出专项台帐,每次报销时,由经办人按照实际发生的项目、数额、招待对象据实登记,指定专人保管,接受市审计机关监督、检查。支出发票要规范、合法。
第十三条外出学习、培训费用管理。外出学习、培训事先要写书面请示,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
报销时必须附主办单位通知或考察学习请示文件。各类旅行社开具的发票不得作为学习、培训、考察、调研等活动的报销凭据。
第十四条专项经费管理。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分清专项经费与日常公用经费的支出界限,不得相互挤占挪用。
对专项经费的核算,按项目分别进行明细核算。重大专项资金支出必须由集体讨论决定,报经市分管领导审定后才能列支。
第十五条机动车辆费用管理。机动车维修应事先编制审批单,报单位负责人审批。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事业单位考论论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