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业负担兴趣征文怎么写
我们的社会,如果没法给学校减负,给老师减负,给家长减负,又怎么可能给学生减负?当压力都集中到了孩子们头上,给学生减负也就成为空谈。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考核学校的一个重要指标都是升学率,学校考核教师主要依据也就是学生的成绩。社会对学校、学校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哪有不是重点看成绩的?所谓"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升入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成了唯一的评价标准。
现在“减负”的重大阻力不是来自学校,而是家长。在许多家长看来,升学率就是教育质量。来自家长的压力使学校不得不抓升学率。学校也想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这样老师负担轻了,学生压力也小了。但作业布置少了,家长意见很大,认为学校管得不严,好多家长不乐意。
我作为一位二年级的孩子的家长,有时候既心疼又无奈,想别的孩子都这样,自己孩子作业做少了就有可能落在后面,不敢拿他的前途开玩笑。除学校布置的作业外,还给孩子报了各种课外辅导班,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社会上各种以盈利为目的、以升学为诱饵的补习班、辅导班,教辅资料等泛滥成灾,对过重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以,“减负”很困难,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要减轻学生负担,不能强行用布置作业时间来衡量,减负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效率,是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而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解决老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问题,充分利用每节课的40分钟时间,在课堂上有老师讲课时间,有师生共同探讨时间,还有学生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尽量在课堂上消化所学知识。教学,不是老师教学生学,而是老师教学生自学;老师要把知识的传授过程变成学生的探究过程。为了落实素质教育,学校也尽可能举办各种活动,如科技周、体育文化节等,丰富学生们的生活。
只有评价制度改变了,考试制度改变了,彻底改变单纯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教育方法,学生才能真正谈得上“减负”。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减负的同时要增效,教师要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2.如何减轻小学生的作业负担
如何减轻小学生的作业负担 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很大程度上也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减轻作业负担已成为学生最追切的要求。 笔者教学之余,就此做了较长时间的思考,下边就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不成熟的看法。 一、让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环境中完成作业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有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并非太多,但学生仍叫苦连天,感到非常厌烦和疲劳。 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较长时间的思考与分析,我从儿童心理学中找到了答案:“单调重复的形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和疲劳现象。”原来那种单调的、乏味的抄抄写写,题海战术,给学生的心理上带来了厌烦情绪,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怎样改变这一点呢?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认识事物,感性认识占主要地位;对事物的好恶,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于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常能自觉地去做,甚至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 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但要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和学生接受知识、巩固知识的需要,而且更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要,精心设计出既符合教学要求,学生又感兴趣的、形式多样的作业,既不忽视机械记忆的作用,又注重意义记忆的培养,让学生用多种记忆的方法,去自觉地在浓厚的兴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 例如:可以把单调的读书改变为让学生自己制做朗读录音盒带,然后在班级交流。可以让学生自愿结合,自编自演简单的课本剧,寓作业于有趣的活动中;可以把单调的字词抄写改变为定期字词夺标竞赛,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得到心理上美好满足等等。 总之,教师在布置时,尽量地做到作业的趣味性和形式的多样式、新颖性,从而达到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目的,让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环境中轻松地完成作业。 二、遵循遗忘曲线规律,科学地安排作业的时间 小学生70%的作业是为了加强记忆,巩固知识。由于小学生年龄孝意志弱、易疲劳,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但要注意到小学生的生理特点,而且还要根据“遗忘是先快后慢”这一遗忘曲线所显示的规律,根据教学步骤和要求,把每课的作业肢解成若干个部分,科学地安排作业的时间,让小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分步完成,尽量做到“常常有作业,每次都能当堂完成。”让学生少做、勤做,及时加强记忆,以后反复再记,克服“学生闲时无事,忙时无暇”这一不良现象。 三、充分相信学生,在作业的量上多加些弹性,让学生自己去决定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但在课堂教学时要这样做,在布置作业时,也要充分相信学生、克服那种“唯恐学生学不会、记不牢而让学生多写多练”的思想。对于那些非主要的作业,能让学生少:做的,决不让学生多做;能不做的,决不让学生做;能用阅读、思考形式解决的,决不让学生用体力操作的形式去完成。最好是大胆地把作业“做与不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自己去决定“是做还是不做,是多做还是少做。” 这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和学习自觉性的培养。 以上几点想法目的是抛砖引玉,如能让孩子们从书山题海中解脱出来,轻松愉快地学习,乃幸莫大焉! 如何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认为一是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在让学生提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内逐渐把学习的主动权转移给学生,实行生
中小学视频课程和学习资料大全
视频课程 学习资料 公开课 找老师 逛论坛
教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但要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和学生接受知识、巩固知识的需要,而且更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要,精心设计出既符合教学要求,学生又感兴趣的、形式多样的作业,既不忽视机械记忆的作用,又注重意义记忆的培养,让学生用多种记忆的方法,去自觉地在浓厚的兴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二是根据教学步骤和要求,把每课的作业肢解成若干个部分,科学地安排作业的时间,让小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分步完成,尽量做到“常常有作业,每次都能当堂完成。”让学生少做、勤做,及时加强记忆。三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但在课堂教学时要这样做,在布置作业时,也要充分相信学生、克服那种“唯恐学生学不会、记不牢而让学生多写多练”的思想。对于那些非主要的作业,能让学生少:做的,决不让学生多做;能不做的,决不让学生做;能用阅读、思考形式解决的,决不让学生用体力操作的形式去完成。
3.学生作业负担重利于学生成长
近些年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参加者众,讨论热烈,关注度高。
一般认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要求采取措施切实为学生减负。但也有老师和部分家长认为学生负担不重,主张孩子在完成作业外还要补一补“奥数”、学学作文、学学英语,或参加其他艺术特长班,让孩子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笔者作为一名正在接受初中教育的孩子的父母,耳闻目睹孩子从小学到中学这些年的亲身经历,认为“补课论”其实就是“拔苗助长”,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扼杀孩子的自然天性,让孩子因不堪重负而恐学、厌学、逃学。相反,笔者同大多数家长一样,深感学生课业负担重决不是一个伪命题,而是一个真命题,一个不应该回避且必须得到解决的现实问题。
我的孩子从读小学开始,学校就强迫学生逼着自己父母订阅各种版本的作业和名目繁多的报纸、杂志、图书,最可气的是学校既要做婊子又要竖牌坊,打着“自愿订购”的幌子! 孩子现在读初二,一个特大书包装的全是课本、作业和各种资料,以及必备的文具、水瓶、雨伞。书包压在她稚嫩的肩上,显得好沉好重,有次拿秤一称,竟有30多斤重!你说我能不心疼吗? 更让我心疼的是:孩子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上学,中午在学校吃饭,午休时做作业,下午六点半回家。
书包一撂,赶紧吃晚饭,然后马不停蹄开始写作业,做题目、背课文、抄生词,一门课的作业既有《基础训练》又有《全效学习》还有,碰上周末还有作文(周记)、试卷。一直写到晚上十点,有时写到十一点,然后交给家长检查签字,然后才能上床睡觉。
这样的学习生活,日复一日,能不孩子心烦生厌吗? 作业多也许不是坏事,只要不超出学生承受能力的范围。但学生课业负担重远不是作业多的问题,还表现在: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占了相当比例,甚至同样一道题要重复做几次,根本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容易造成学生对作业的厌倦;许多作业还要求家长协助完成或督促完成;现在老师一般都提出让家长对学生家庭作业的正误把关,把责任完全推给家长。
当然,家长也有协助学校教育的义务和责任,但请家长协助完成作业、检查作业,实际上就是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在紧张的工作之后还要为孩子的作业忙碌!这对于文化修养较高的家长也许不是太难的事,但对于普通家长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笔者认为,学生课业负担太重,主要有以下消极影响:一是影响了作业完成的质量。
由于作业数量多,学生往往为了完成作业而偷懒走捷径,或者有答案抄答案,或者抄同学答案,或者偷工减料胡乱写一通,或者干脆不做。二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学生经过一天学习后已经很疲倦,如果布置大量作业,势必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导致学生对老师的抱怨对学习的恐惧。三是加重了家长负担。
家庭作业一般要求家长督促完成并检查签字,有时孩子还要家长帮助完成作业,如果作业太多,势必耗费家长太多时间在作业检查上,影响家长休息。四是影响了学生身体发育。
课业负担太重,学生肩上的书包越来越重,花费在课本作业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既导致学生视力急速下降,又减少学生睡眠时间和活动时间甚至根本没时间锻炼。五是影响了家长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课外负担太重,学生疲于应付,很少有时间看新闻联播,了解其他时事新闻,家长很难找到与孩子谈心和进行劳动教育(比如参加家务劳动)的机会。六是影响了学生知识扩展和素质拓展。
课业负担太重,必然挤占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参加艺术培训、发展特长等时间,导致学生“一心只读课堂书,两耳不闻书外事”,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缺乏,动手能力较弱。此外,课业负担太重还会导致学生心理压力陡增,影响心理健康。
不可否认,一定的课业负担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有益的。但是,必须要有一个度。
否则,作业过多过滥,学生课业负担太重,只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教育部在印发《2012年工作要点》通知时强调,要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贯彻落实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的新规定,制定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政策措施,并加强监督检查。
前不久,长沙市岳麓区教育局出台了《中小学作业布置与批改常规》(试行),明确教师不得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书面作业,严禁以增加作业量惩罚学生。 综上所述,学生课业负担太重,是长期应试教育的产物,是以智力教育取代一切教育的现实表现,无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身心成长。
4.学业负担兴趣征文怎么写
我们的社会,如果没法给学校减负,给老师减负,给家长减负,又怎么可能给学生减负?当压力都集中到了孩子们头上,给学生减负也就成为空谈。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考核学校的一个重要指标都是升学率,学校考核教师主要依据也就是学生的成绩。社会对学校、学校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哪有不是重点看成绩的?所谓"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升入重点中学、重点大学。
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成了唯一的评价标准。 现在“减负”的重大阻力不是来自学校,而是家长。
在许多家长看来,升学率就是教育质量。来自家长的压力使学校不得不抓升学率。
学校也想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这样老师负担轻了,学生压力也小了。但作业布置少了,家长意见很大,认为学校管得不严,好多家长不乐意。
我作为一位二年级的孩子的家长,有时候既心疼又无奈,想别的孩子都这样,自己孩子作业做少了就有可能落在后面,不敢拿他的前途开玩笑。除学校布置的作业外,还给孩子报了各种课外辅导班,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社会上各种以盈利为目的、以升学为诱饵的补习班、辅导班,教辅资料等泛滥成灾,对过重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以,“减负”很困难,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
要减轻学生负担,不能强行用布置作业时间来衡量,减负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效率,是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而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解决老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问题,充分利用每节课的40分钟时间,在课堂上有老师讲课时间,有师生共同探讨时间,还有学生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尽量在课堂上消化所学知识。教学,不是老师教学生学,而是老师教学生自学;老师要把知识的传授过程变成学生的探究过程。
为了落实素质教育,学校也尽可能举办各种活动,如科技周、体育文化节等,丰富学生们的生活。只有评价制度改变了,考试制度改变了,彻底改变单纯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教育方法,学生才能真正谈得上“减负”。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减负的同时要增效,教师要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5.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合理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要结合学生实际难、易适当。
过于简单不能提升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缺乏挑战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过难学生无法完成,则对学生的学习信心是一打击,还会引发学生抄袭、应付的习惯。
因而作业一定要难易适当,让学生通过努力思考方能完成为宜。家庭作业的难易程度应以学生的一般水平为准,也要注意少数学习成绩突出或程度较差的学生,可以实行分层次作业,家庭作业要有必做部分、选做部分,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允许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这样做既减轻学生家庭作业的过重负担,增添了他们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为他们自主完成作业增加了信心和乐趣,提高了作业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少或避免学生抄袭其他同学家庭作业的现象。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他们不断设置更高的目标。
6.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习心得
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习心得
1.明确教育目标,从思想上杜绝“高负担=高质量” 一般,我们所说的“课业负担”是指学生在课业方面应当担负的责任、履行的任务和承受的压力,首先就要明确教育目标。通过各种方法提高我们的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不是盲目地加大学习量。 2.在教学中把握关键,减轻学习负担 (1)在关键知识处重点讲解 (2)在关键知识处进行提问 3.在布置作业时把握关键知识,减少低效和无效劳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在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培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做到发自内心的“我要学”,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愉快、乐学的学习氛围。【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您提供有关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怎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课业负担反思几个方面。
7.关于学生减负的资料
“减负”即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的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负担,但不是不要教学质量。通过减轻过重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但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学习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减负的同时要增效,教师要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减负”对于现在学生中意思已经变味,减负相当于减去一个负数,为起到的反应就是加上一个正数,许多学生因为“减负”在一段时间中过于轻松,而“减负”过后 老师们会更加地加强力度学习,作业负担,课程时间力度都会加大。 但如果减负实行不当,将会造成“越减越负”的现象,尤其是六年级、初三、高三的学生影响较大。
8.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作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顽症,它的普遍性和久治不愈,已引起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和重视。差不多每隔几年,这个问题就要重提一次。
身为一名小学教师,亲身经历和目睹小学生沉溺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被剥夺了少年的自由和童趣,不但束缚和影响了少年儿童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发挥,有背于素质教育的宗旨,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果能为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找出有具实效性的方法和手段,对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以及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一、对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分析一直以来,全国各地对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都有不同的做法和结果。
1、为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意见(试行)》,除了严格规定中小学生的作息时间外,还明确了中小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其中高中学生每天不得超过2 小时作业量,初中生不得超过1.5 小时作业量,小学中高年级不超过1 小时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2、针对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国家统计局调查队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制定简单、可行性强的减负制度。
二是聘请义务监督员,成立执法检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三是建议实行一把手责任制,把减负作为学校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的内容之一,对加重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违纪事件及时予以通报。
重视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减负”不“减质”。四是向社会公开征集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举措与建议。
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小学生减负的重要意义,避免出现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状况。4、上海曾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工作组,先后两次调查8700 多名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几百名教师和上百名校长,经调查研究后得知,在这种重负下,学生的体质不健康,他们玩的机会很少,看的课外读物很可怜。
对中小学生德智体全面素质的提高很不利。有少数中小学生(上海大约有7-10%的学生)已经产生了某种疾病和心理偏差,如视力减退,厌学,看到考试发抖,在家里形成内向、孤僻、封闭和逆反的心理,极少数甚至走向自杀的极端。
二、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以人为本。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
繁重的课业负担严重的摧残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束缚在老师和家长布置下的题海中,不仅没有创新能力也缺少社会责任感。这几年的“两会”期间,年年都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这方面问题的提案,充分说明了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的严重性和尽快纠正的迫切性。
“作为学生,他们不能没有学习的任务和责任,因此也就不能没有负担。但是学生是一名身心正待发展成长的人,其所能承载的任务和责任是有限的,当负担适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时,就会促进青少年的发展;超过一定的度,即学生的负担过重,不适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时,就会阻碍、压制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减负是减去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过量的学习负担,如果对其能力允许范围内的负担也不加分析地减轻,则必然会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从而降低教育质量。” [2]因此,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不降低教学质量,这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通过在学校中进行的深入调查和研究,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成为减轻课业负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1、开展减量不减质,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优化作业设计,学生有权自主选择作业。
2、杜绝使用教辅材料,避免学生重复做大量的习题;不参加课外补习,避免使学生产生课堂学习效率低,就靠课外补的思想,使家长走出靠补课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误区。 3、教师对作业内容、时间和完成的形式、作业完成的过程、作业管理、作业评估等全方位地给予指导。
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有效性;创造有效合作学习,科学探究的教学环境,用以达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目标。4、开展精编精选习题,学生自编自选习题。
5、班主任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把家庭作业确定在两方面一种是主题性作业少而精,一种是拓展性作业,有代表性,不参加课外补习班,按测试成绩学生有权自主选择作业类型和数量;以小组研讨形式自编自选作业题,可以因人而异,主要以拓展性为主,开展相应的答题和知识竞赛,拓宽学生的视野,利用期中和期末来检测学习效果,针对不同年级,制定一套减轻课业负担的有效方案,形成模式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