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切指什么意思
你好,不是追切,是锥切 是妇产科切除子宫颈的一种手术,已有近180年的历史。
也就是由外向内呈圆锥形的形状,切下一部分宫颈组织。它一方面是为了作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的病变;另一方面也是切除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 在**镜检查应用于临床之前,绝大部分**涂片异常的患者,都需行宫颈锥切术,以明确诊断。随着**镜的逐步开展和应用,宫颈锥切用于诊断已经大为减少。
与锥切相比,**镜虽然具有简单,经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患者痛苦小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它并不能代替锥切。因为:(1)**镜无法取得宫颈管内病变。
(2)宫颈病变,尤其是宫颈原位癌,多为多中心性,而**镜取材有限,易造成漏诊。(3)**镜的准确性不够高。
文献报道的**镜的准确性随手术技术和病例选择的不同而有差异,约66%~88.4%[1,2]。它可以造成对宫颈病变过高或过低的诊断,尤其是对宫颈浸润癌易造成过低诊断而延误治疗。
Andersen ES[3]等报道,锥切对宫颈浸润癌的敏感性为36.8%,阳性预测值为58.3%,阴性预测值为95.3%。这充分说明用**镜对宫颈浸润癌进行诊断的潜在危险性。
有人提出用**镜和宫颈搔刮术结合取代宫颈锥切,这种方法只能提高对宫颈管病变的诊断率,却不能提高对宫颈病变的诊断率。目前,宫颈锥切在诊断方面的指征为:(1)**镜无法看到病变的边界。
(2)**镜未见鳞柱交界。(3)主要的病灶位于子宫颈管内,超出**镜能检查到的范围。
(4)宫颈刮片为CIN2或CIN3。(5)子宫颈管搔刮术所得标本病理报告为异常或不能肯定者。
(6)细胞学、**镜和活检检查结果不同。(7)细胞学、**镜和活检可疑浸润癌。
(8)疑为子宫颈腺癌。只要有以上其一,都应做宫颈锥切进一步诊断。
医疗价值 宫颈锥切在治疗方面的意义很少被人们提及。最初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是采用子宫切除的方法。
但是人们逐渐发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尤其是轻度或中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大部分转归为逆转或持续存在,因此,采用子宫切除的方法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就显得过于激进了。于是,将宫颈外口部分作为圆锥的底面,并将子宫颈管及子宫颈组织作锥形切除的宫颈锥切术开始在子宫颈病变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增多和宫颈癌的年轻化,宫颈锥切的治疗作用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宫颈锥切在治疗方面的指征为:(1)宫颈上皮内瘤变I、II、III级。
(2)宫颈原位鳞癌。(3)宫颈原位腺癌。
(4)I a期宫颈癌。许多文献报道了早期浸润癌只要浸润深度不超过3mm,且无血管淋巴间隙受累,均可以成功地用宫颈锥切进行治疗[4,5]。
当然,锥切并不能保证将病变部位完全切除干净。Chang DY[6]等对172位先行锥切再行全子宫切除的宫颈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发现,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LSIL),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HSIL),宫颈癌IA1期和宫颈癌IA2期患者锥切后切缘阳性率分别为0%,18.6%,23.8%,25%,这说明切缘阳性率随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
众所周知,锥切切缘阳性的患者,病变进展和复发的几率均大,但切缘阴性者不能保证剩余宫颈内无残留病变,其残留病变的发生率也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不过发生的机会比切缘阳性患者低[6]。Livasy CA[7]等提出,切缘阳性,宫颈腺体受累和病变的多中心性是锥切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锥切的病理结果一定要注明这些决定因素的具体情况。锥切方法 目前应用的锥切方法多种多样,有冷刀法,激光法和环行电切法。
冷刀锥切是最早用于临床的传统的锥切方法。冷刀锥切可提供足够的标本。
但它费时,而且感染、术中术后出血、宫颈粘连和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均较高。针对冷刀锥切的这些缺点,80年代初开始使用激光锥切。
其操作简便,治疗准确,组织愈合快,并发症少。缺点是价格昂贵,对标本切缘的热破坏较大,有时得不到满意的标本。
1989年,Prendiville等提出了宫颈环行电切法。这种技术易掌握,很快便就得到了广泛应用。
与冷刀锥切相比,环行电切具有很多优势。Huang LW[l2]等对116个患有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妇女进行研究(73位患者用环行电刀锥切,43位患者进行冷刀锥切,6个月以后均进行子宫切除),发现,在术后病变残留方面,环行电切与冷刀锥切无显著性差异。
而环行电切的手术时间比冷刀锥切明显缩短(17.5±6.0min对34.0±9.2min),锥底宽度及锥深均小,因此,术后粘连的发生率低。Duggan BD[13]等也报道,在病变的清除、复发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与激光锥切相比,环行电切具有其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其缺点,如环行电切的费用低,对标本边缘的损伤轻,不会影响病理学诊断,而且,宫颈粘连等并发症也比激光锥切少[11]。总之,环行电切以其省时、简单、安全、便宜而成为最好的锥切方法。
锥切尺寸 为了避免病变的残留,应选择适当大小的锥切尺寸。总的来说,切除宽度应在病灶外0.5cm,锥高延至颈管2~2.5cm。
由于鳞柱交界的柱状上皮细胞化生为鳞状上皮细胞时需从未成熟化生转为成熟化生,易受致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癌变,所以,锥切时要将鳞柱交界一并切除。当然,做多大的锥。
2.追切指什么意思
你好,不是追切,是锥切是妇产科切除子宫颈的一种手术,已有近180年的历史。
也就是由外向内呈圆锥形的形状,切下一部分宫颈组织。它一方面是为了作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的病变;另一方面也是切除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 在**镜检查应用于临床之前,绝大部分**涂片异常的患者,都需行宫颈锥切术,以明确诊断。随着**镜的逐步开展和应用,宫颈锥切用于诊断已经大为减少。
与锥切相比,**镜虽然具有简单,经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患者痛苦小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它并不能代替锥切。因为:(1)**镜无法取得宫颈管内病变。
(2)宫颈病变,尤其是宫颈原位癌,多为多中心性,而**镜取材有限,易造成漏诊。(3)**镜的准确性不够高。
文献报道的**镜的准确性随手术技术和病例选择的不同而有差异,约66%~88.4%[1,2]。它可以造成对宫颈病变过高或过低的诊断,尤其是对宫颈浸润癌易造成过低诊断而延误治疗。
Andersen ES[3]等报道,锥切对宫颈浸润癌的敏感性为36.8%,阳性预测值为58.3%,阴性预测值为95.3%。这充分说明用**镜对宫颈浸润癌进行诊断的潜在危险性。
有人提出用**镜和宫颈搔刮术结合取代宫颈锥切,这种方法只能提高对宫颈管病变的诊断率,却不能提高对宫颈病变的诊断率。目前,宫颈锥切在诊断方面的指征为:(1)**镜无法看到病变的边界。
(2)**镜未见鳞柱交界。(3)主要的病灶位于子宫颈管内,超出**镜能检查到的范围。
(4)宫颈刮片为CIN2或CIN3。(5)子宫颈管搔刮术所得标本病理报告为异常或不能肯定者。
(6)细胞学、**镜和活检检查结果不同。(7)细胞学、**镜和活检可疑浸润癌。
(8)疑为子宫颈腺癌。只要有以上其一,都应做宫颈锥切进一步诊断。
医疗价值 宫颈锥切在治疗方面的意义很少被人们提及。最初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是采用子宫切除的方法。
但是人们逐渐发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尤其是轻度或中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大部分转归为逆转或持续存在,因此,采用子宫切除的方法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就显得过于激进了。于是,将宫颈外口部分作为圆锥的底面,并将子宫颈管及子宫颈组织作锥形切除的宫颈锥切术开始在子宫颈病变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增多和宫颈癌的年轻化,宫颈锥切的治疗作用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宫颈锥切在治疗方面的指征为:(1)宫颈上皮内瘤变I、II、III级。
(2)宫颈原位鳞癌。(3)宫颈原位腺癌。
(4)I a期宫颈癌。许多文献报道了早期浸润癌只要浸润深度不超过3mm,且无血管淋巴间隙受累,均可以成功地用宫颈锥切进行治疗[4,5]。
当然,锥切并不能保证将病变部位完全切除干净。Chang DY[6]等对172位先行锥切再行全子宫切除的宫颈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发现,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LSIL),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HSIL),宫颈癌IA1期和宫颈癌IA2期患者锥切后切缘阳性率分别为0%,18.6%,23.8%,25%,这说明切缘阳性率随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
众所周知,锥切切缘阳性的患者,病变进展和复发的几率均大,但切缘阴性者不能保证剩余宫颈内无残留病变,其残留病变的发生率也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不过发生的机会比切缘阳性患者低[6]。Livasy CA[7]等提出,切缘阳性,宫颈腺体受累和病变的多中心性是锥切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锥切的病理结果一定要注明这些决定因素的具体情况。锥切方法 目前应用的锥切方法多种多样,有冷刀法,激光法和环行电切法。
冷刀锥切是最早用于临床的传统的锥切方法。冷刀锥切可提供足够的标本。
但它费时,而且感染、术中术后出血、宫颈粘连和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均较高。针对冷刀锥切的这些缺点,80年代初开始使用激光锥切。
其操作简便,治疗准确,组织愈合快,并发症少。缺点是价格昂贵,对标本切缘的热破坏较大,有时得不到满意的标本。
1989年,Prendiville等提出了宫颈环行电切法。这种技术易掌握,很快便就得到了广泛应用。
与冷刀锥切相比,环行电切具有很多优势。Huang LW[l2]等对116个患有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妇女进行研究(73位患者用环行电刀锥切,43位患者进行冷刀锥切,6个月以后均进行子宫切除),发现,在术后病变残留方面,环行电切与冷刀锥切无显著性差异。
而环行电切的手术时间比冷刀锥切明显缩短(17.5±6.0min对34.0±9.2min),锥底宽度及锥深均小,因此,术后粘连的发生率低。Duggan BD[13]等也报道,在病变的清除、复发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与激光锥切相比,环行电切具有其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其缺点,如环行电切的费用低,对标本边缘的损伤轻,不会影响病理学诊断,而且,宫颈粘连等并发症也比激光锥切少[11]。总之,环行电切以其省时、简单、安全、便宜而成为最好的锥切方法。
锥切尺寸 为了避免病变的残留,应选择适当大小的锥切尺寸。总的来说,切除宽度应在病灶外0.5cm,锥高延至颈管2~2.5cm。
由于鳞柱交界的柱状上皮细胞化生为鳞状上皮细胞时需从未成熟化生转为成熟化生,易受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