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视频拍摄和制作方面怎么评论
剧本或脚本创意、撰写如何;
摄像的镜头运用和构图把握如何;
后期剪辑的画面组合及剪辑手法如何(节奏感、视觉舒适度等等);
后期TC校色如何;
特效合成或字幕等搭配如何;
你不一定写很多很全面,关键是说道点子上,剪辑师其实跟平面设计师、文案策划有相通之处,即一定要找到关键。他让你写评论,主要目的不是看你专业技术,而是看你想法,一般后期公司是不大愿意接收一个只会操作没有剪辑思想的人。明白了吧
2.高分急求如何评价一个视频
你好,其实要客观评价一段视频或短片,要综合考虑,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大体的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视频的类型,比如这个视频是专题片,还是宣传片,还是专题,还是节目片头等等,要考虑这个视频的取材,什么类型的视频制作方向也不一样,这个好比电视台里的审片,大体方向要根据要求制作!!二、视频制作,无非分视频取材和视频后期制作,所以视频拍摄也要考虑,比如什么类型的片子适合什么样的拍摄手法,并且细分的话还包括,角度、拍摄格式、拍摄技术、拍摄水平等等,这些也是很重要的,这个就是为什么有的电影有最佳拍摄奖,呵呵,三、就是后期制作了,通俗的讲就是制作效果了,分为制作者的创意和制作技术水平,视频的创意要符合要求,比如片头要很别致,比如宣传片要很易懂,等等,其次就是制作者的软件制作水平,比如可以做一些很绚烂的特效,色彩调节很漂亮等等吧,这个要看剪辑师的制作水平了!当然,具体要分什么类型的片子或视频,当然,大体思路基本可以从三个方面评价,我们是专门影视制作的,小小解答,希望可以给你提供到一些帮助,不足之处请海涵!!。
3.影视评论怎么写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其生动的直观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易有广泛颀赏性。
一部优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许多同学在观看影片后常会有感而发,尝试写作影评,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影视鉴赏能力,端正我们的审美观念有相当大的帮助。
那么,如何写好影评? 写好影视评论的前提是细心观赏。影视评论不同于书评,书可以反复地看,而影片却一闪即逝,因此,在看电影时不能漫不经心,而要全神贯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画面、音乐、对白、音响、表演等方面都要体察精微,并及时捕捉闪光的东西。
这样在写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一) “评什么” 在影片中可评的角度很多。
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平添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
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
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二) 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 1、捕捉住感受点。
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
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2、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
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
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如《大转折》中先后三次出现**的背影,每一次出现都预示着国民党军队下一次的失败,通过三次背影的刻划,将**政权日薄西山的局面富于象征性地体现出来。
3、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
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4、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
他说 "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
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
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情深深雨蒙蒙》时,有一位同学冷静地指出编导将荧屏中的军阀(如萍、依萍的父亲)形象拔高了——他遇见美丽的女子就抢来作为姨太太,可原因居然是她们像自己的初恋情人。 5、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
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
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
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
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
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
4.电影评论怎么写
嘿,我来说~
第一,
开头的一段要很有概括性,写一段不必太长,但很有文采的,
最好可以和影片你所要评论的方面有一定的联 系的话。
第二,
中间的几段就是写你对影片的理解了,写影片中的镜头语言,色彩运用,还有人物形象。。
总之是你的影评在评影片中的什么,就要写你自己对于这些的理解。
第三,
结尾的段落,最好可以和开头照应,更可以概括到全文,
对自己写的影评来一个升华,使评论提高一个层次。
第四,要千万注意的是,在影评中,千万不可以出现“我”,“我们”一类的词,
出现了这些词的话,会使影评成为观后感。。
5.电视评论怎么写
一、思想评论: 1.评主题。
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评《离开雷锋的日子》,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 3.写观后感。
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 ,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1.艺术样式评论。如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
如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则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
评《小鬼当家》要结合儿童审美心理去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
1. 电影语言评论. 2. 电影结构评论. 3. 电影修辞评论。电影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张、象征、拟人等! 4. 电影节奏评论. 5. 电影悬念评论. 6. 电影音响评论.中的音响! 7. 电影色彩评论。
如张艺谋的色彩运用! 8. 电影细节评论. 9. 电影表演评论。 10.电影音乐评论。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交叉、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一个人,评一类人,或对立人物的对照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一类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向进行评论。
电影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以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活体、问答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轻灵活泼、文笔优美,但一般缺少严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影评百花园中应当允许各种文体样式存在。
四、影评写作要求 : 1. 紧扣电影与评论. 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 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
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 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2. 总体把握,细部突破。 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
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
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3. 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
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 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 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4. 注重思辩、讲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评论角度 一、评主题:1、抗日斗争,揭露日寇罪行,歌颂人民不屈精神、博**怀、崇高人性;2、生命价值与民族命运;3、对和平和期呼唤与社会的发展的期望;4、在人类之爱基础上不同文化观念的撞击与交融。
二、人物评论:1、单一人物;2、某类人物;3、对比性人物;4、从人物关系评析,如中外、父女、民族与宗族等关系入手。 三、场景细节:几次争论;手榴弹的出现;小刀的运用;几个人物对死的选择;照片的作用。
四、悬念设置:人物命运为主线,将人物经常处于生死关头,环环紧扣。 五、矛盾冲突:1、进步与反动、民族解放与法西斯专制;2、东西方观念;3、宗族。
六、叙事线索:三种时态,现在时着眼于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调节情绪、深化主题,给作者一个自由的叙述时空;过去时表现矛盾冲突与情节发展的主线;过去完成时重点在揭露日寇罪恶。 七、情节与节奏:战斗高潮与。
6.影视评论怎么写
影评其实和情书一样,把很简单的三个字用极为复杂的方式表达出来。情书的核心就是三个字:我爱你。至于说你多么美,有多么吸引我,我没了你怎么吃不下饭,那全然是修饰,用来证明我确实爱你。影评的核心也是三个字:好看吗?好看,为什么好看。不好看,片子的缺点在哪里?
所以,影评是最好写的。“赞!”,这是影评。“烂!”,这也是影评。影评的最基本功用就是表达观众的好恶,然后可能的话,再补充一些理由上去,证明你并非是简单好恶。有没有这种分析过程并不重要,态度表达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你的影评是要写出来给人看的,那么别人最迫切需要知道的是这部影片好看不好看?你的经验,可以做为他的参考。
很多网友说“哎呀,影评很难写啊!”这主要是指电影的分析部份。一般的观众看完了电影以后,很难说出导演是什么风格,曾经执导过什么片子,片子的主题来源于哪里,其中有什么人文精神。但是作为观众,有必要一定要去谈这些东西么?那些东西只是作为一个注脚,去论证为什么好,或者为什么孬。要是觉得必须写上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影评”,那就是把盘子里的萝卜雕花当主菜对待了。
事实上,电影杂志上也好,报纸专栏也好,很多影评云里雾里大侃一通,让人心惊肉跳不已,面对作者的电影知识感觉毛孔痉挛。但是读完几千字以后,可能心头却是非常茫然:说那么多,这片子究竟好看不好看啊?大家看电影,是因为好看而去看,不是为了电影知识去看,不是为了去受电影教育,不是为了去“引起深深的思索”。
影评按照文体分两路走,一路是说明文---讲讲导演是谁,片子花了多少,用了什么CGI,在哪里取的景,内容精彩不精彩,出彩的地方在哪里,不足地方是什么。这种影评的好处是能迅速让读者对电影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透过资料判断是否值得一看。
另一路是抒情散文---其实应该叫做影感,就是你看了片子有什么感受。这种经验对别人非常重要,因为这种体验是可以供别人分享和回应的。每个人看完电影以后的感觉各不相同,而别人的感受是可以透过影评来感受和体验的。同时,大家也会因此而相互交流,交换这种体验。如此,人生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看电影》、《新电影》、《环球银幕》上的影评都是不足作为借鉴的,因为他们收费。媒体上的影评可信度非常低下,往往为投资商所左右。在正式媒体的影评和普通网友的影评之间做选择,我宁可选择后者,因为他不收钱,他是诚实的,不会为票房而去造势。在一篇5000字的专业影评和网友一个字的评语之间,我更看重后者,因为它直接而不加矫饰,不会把我最需要的信息掩藏在一堆修辞里艰于寻找。
言为心声,修辞只是不得以而采取的修饰,引用文献只是因为作者对自己不自信,所以要拉外援来助威。而对于我个人来说,趣味是影评的第一要务。看电影本来是为了放松娱乐,看了影评以后居然把喜剧都给看沉重了,那样的人生是失败中的失败。
影评是世界上最好写的文章,因为一个字也得,一万个字也得。但是最关键的是你得拿起笔来写。
7.影视评论怎么写
阿凡达电影评论 阿凡达相关文章 (时光网香港影迷)“看完这15分钟我真的明白到为何詹姆斯·卡梅隆要等待10多年才可以动手去拍摄,更用了那么多年才完成这部大作,无论在人设、美指、计算机特技方面,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最高班的完成品。
外星人皮肤的色彩和反光精度,九十年代到二千年初这个时间是做不了,而3D更不用说,卡梅隆更是最早提倡3D电影化的人。我也明白到为何那些看过短片的名导演和戏院院商给出的评分那么高,期待度那么高了。
如果电影能保持这 15分钟里的水平的话, 我给$100去看3D IMAX版我已经觉得值回票价了,更不要说结尾可能有更多奇特东西出现,还有那些飞机大战呢。不过这部电影绝不可能去看正常35mm版的,3D是这部电影的重点,很难想象我看过那些东西变回正常2D时是会变成如何? (台北影迷阿平)“有人看了昨天的网络版2分钟预告后对这片有任何疑问的?我可以说不要被预告给骗了,因为真的是昨晚发布的预告片有看和没看是一样的,因为这段IMAX《阿凡达》3D立体片段实在是太棒了,超级精彩非常神奇无比震撼!!全场无不发出惊讶赞叹声不绝于耳,大家都看得目瞪口呆,真的是一部电影革命性大作呀!! 片子一开场3D立体效果的詹姆斯·卡梅隆导演出现在大银幕上向大家介绍这部新作品。
简单讲,《阿凡达》的3D三维效果超越这几年所有3D立体电影,可以说是全新的3D立体境界,另外片中的CG角色的逼真写实程度也是电影工业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几场片段都看的出卡梅隆导演对这部片的用心和超强导演功力。
不过15分钟实在是太短了,就在大家看得意犹未尽时结束了,好想就直接看完整的《阿凡达》呀……可惜要等到12月18日,还好久。这场发表会连吴宇森导演夫妇,还有痞子英雄导演蔡岳勋夫妇都特地出席欣赏这难得一见的精彩片段。”
(新西兰影迷)“如果你们仅仅看过预告片,那你们其实什么都还没有看到。完全的世界体验?你们被耍了。
视觉上,没有什么能接近卡梅隆现在所达到的。尽管我对角色设计不是那么满意,但他们确实在银幕上被真实和令人激动地展现出来,甚至有一刻我感觉身处潘多拉星。
当我第一次看到纳美人时确实糟透了,不过一旦你看过5分钟之后就会感到很自然。女主角看起来是个伟大的角色,我已经迷恋上她了。
开场很像全金属外壳的前1小时,我不想破坏你们的想象,但这么说吧,潘多拉星是脱离人类想象的……预告片更多地展现了影片里的人类方面,而15分钟版本中大约有3/4的篇幅是讲述潘多拉星和纳美人的。而且,并非所有预告片里出现的镜头都出现在16分钟里——预告片开头的场景都是没有出现过的。
如果你已经很熟悉《阿凡达》的世界,那么预告片不会给你太深刻的感觉,但这16分钟会提供给你这个机会。16分钟里有一段男主角杰克和纳美人的重要谈话没有出现在预告片里。”
(一位悉尼影迷) “3D效果相当惊人。也许是我很久没有看过3D影片了吧。
其他的3D影片也是这样壮观吗?这是和2D完全不同的体验。一开始会有些分心,过了一会我才适应。
当出现强烈运动的特写镜头时会分辨不清方向。而当镜头静止的时候,你会发现画面的深度。
真是叹为观止。 CG在大银幕上看起来要好一些,但还是介乎于真实和电子游戏之间。
有一点不足的是:潘多拉星上的纳美人和所有动物的皮肤多少都太光滑了,而没有可以增加真实度的纹理。他们的色彩也鲜艳的像彩虹一般,以至于看起来就知道来自于电脑制作而非自然。
不过也许这是地球中心论的偏见所致吧。 最后,我所看到的是一部适合家庭观看的电影,没有黑暗面,没有理由不评级为PG。”
(悉尼影迷)这支15分钟片花让我回想起了第一次看《终结者2》和《侏罗纪公园》时的感受。这是部开创性的电影,令人更加期待。
之前的网络版预告片丝毫没给人任何概念这片子在大银幕上看起来会如此棒。当我看预告片时觉得有些部分看起来实在太CG了,但在大银幕上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每一帧画面都如同照片一般真实,令人震惊。唯一骗了我眼睛的是我的大脑不停告诉我:这不是真的!我从没见过如此逼真的蓝色异形生物。
卡梅隆在本片上又一次下了一个巨大的无畏的赌注,但我相信这次的回报将是惊人的。 非常震撼!在大银幕上看起来要好的多。
Navi人看起来不再像卡通。西格妮·韦弗的“阿凡达”看起来就像她本人,很酷。
3D画面我花了几分钟才适应了,而一旦适应了就变得非常震惊。小虫子在身边飞行,都在你的环视之内,但是3D的。
总体上我印象非常深刻。预告片对影片来说太不公正了。
语言无法形容。3D不是噱头或者什么过渡技术。
纳美人非常自然,而他们的可信度之高简直令人惊奇。我对影片非常乐观,我恢复了对它的信心!只希望Imax的眼镜能更舒服些。
CGI引爆了我。我从来没见过这样专注的观影场面。
我在人群中听见太多“Wow”、“太酷了”这样的惊呼。这是我见过的最好3D。
尽管我期待有更多动作戏。假如没有3D效果,DVD或者蓝光碟将难以展现影片效果。
不过,我还是要等到12月再做评判。 片子看起来真是棒极了。
这是我见过最棒的CGI角色。CGI描绘的潘多拉。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自己拍的的评论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