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人物不可诋毁 850字作文
历史人物不可诋毁 在人教版高中二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一课收录了杜甫的诗作《登高》,右侧配有杜甫的半身画像。
近日,网友掀起了对杜甫像“再创作”的热潮,纷纷发布在微博或其它网站。其中,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时而摆摊卖西瓜,时而化身送水工……好事的网友为这一系列取了个名:“杜甫很忙:开完摩托骑白马,送水过后卖西瓜”。
“诗圣”画像被如此恶搞,引起一片争议。有人不无忧虑:杜甫身份卑微却心忧天下,对这样一位诗人,恶搞他的画像,是思想贫瘠、信仰缺失的表现。
一位诗歌协会会长呼吁说:“恶搞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 当然,面对“民族底线”这样一顶帽子,网民们多少会有点愕然。这年头,对严肃文化的恶搞与解构,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风潮,杜诗圣也绝非是被恶搞的第一人。
比如,2008年有过一个喧嚣一时的 “全民孔子计划”,在网友的创作里,孔子被逼婚、卖起了炸鸡、还成了不得志的广播员……恶搞名人榜上还有:李白,“床前明月光”成了 “牙齿掉光光”;屈原,被注册成猪饲料的商标;孙悟空,爱上了铁扇公主……简直就是“没有搞不到,只有想不到”。 曾把电影《无极》恶搞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视频的胡戈说,“恶搞是一种新型的开玩笑方式。
恶,并不是坏的意思,也不是恶意。”也许,在那些疯狂涂鸦一切圣贤的年轻人眼中,恶搞仅仅是一种游戏,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恶意,也谈不上什么深刻的目的——不在乎什么,不追求什么,也不讽刺批判什么,专注当下的快感,玩了,笑了,也就够了。
难怪还有人毫无逻辑地自辩说,对杜甫画像的涂鸦,“完全是出于内心对杜甫深沉的喜爱”。 瞧,就是如此的漫无边际、不着五六。
虽然《杜甫像》本身为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巅峰时期的作品,但我相信,给杜甫添上白马或摩托的年轻人,绝没有当年法国人杜尚为《蒙娜丽莎》添上小胡子时的艺术追求,也谈不上什么对传统审美价值的离经叛道。 因此,用缺乏“底线”或“信仰”来批判“杜甫很忙”式的恶搞,虽然没什么错,但恐怕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和一些年轻人是“鸡同鸭讲”。
说到底,这种恶搞本质就是一种无聊,或者如恶搞者自己所说,“一种发泄”,恐怕并无与主流价值作对的目的。笔者认为,对此类恶搞,当然需要恰如其分的批评,需要有针对性的引导,但只要不出现不良或低俗的内容和思想,不妨放轻松一些看待,无须太过担忧。
画像被涂鸦上几笔,杜甫并不会就此失去“诗圣”的光彩,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至于因此蒙羞。 值得担心的倒是,宣泄一己情绪的“恶搞”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的风行,究竟是经典褪色的原因,抑或压根就是结果?在年轻人无意义的自我创作以外,我们的教科书、育人者与文化创作者,有没有提供多种可亲近的方式,让他们去理解和爱上传统文化?或者创造出打动人心的当代经典,唱出先声,蜕变文风,对抗当代文化中流行的去历史化和去语境化。
杜甫说过,“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他大概才不会在乎如何被“恶搞”,因为他早就断定,杂音与碎片无论曾经多么喧闹与风光,最终都将随风而逝,而民族文化真正的精神之光,绝没有那么脆弱。
2.不能诋毁革命先烈作文800字
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呀!要知道是那些革命先烈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快乐地依偎在祖国的怀抱里。
那些革命先烈,多么伟大呀!他们用鲜血,把五星红旗染得鲜红。他们用生命,换来现在的和平时代。
他们的身体倒在了通往胜利的道路上。他们用自己的躯体,建造了成功的大厦。
他们的英雄事迹,记录了革命的艰辛,可他们没有放弃,他们用坚定的信念,赢得了胜利女神的眷顾,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就如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还有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的叶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他们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这些爱国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让我们铭记在心中; 尽管先烈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都是平凡而渺小的。
但当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义无返顾地将自己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鲜血都交付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交付给正义、真理,交付给历史发展必然的民主;当其为这一切,不惧地狱烈火的煎熬,虽九死而不悔,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就由此而燃烧并发出永不熄灭的光华。 我还听爷爷讲过红军长征的故事,在电视上看过铁道游击队英勇抗日的事迹,那飘扬的军旗鼓舞、号召了多少热血青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后人砸烂了黑暗的旧世界,创造了一个幸福光明的新世界。 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令人肃然起敬。
我想,我一定会珍惜先烈们用鲜血、生命换来的今天的美好时光,学习革命先烈那种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学习革命先烈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牺牲我一人幸福十三亿人的精神。
虽然我们现在处于和平的环境中,但我们也应该发扬团结友爱、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我要从现在起,抓紧每分每秒的时间认真学习,用加倍的努力去拼搏,掌握更多的本领,使自己成为新世纪有用的接班人。
3.网络不能是诋毁英雄之地600作文
网络不能成为诋毁英雄之地
“**堵枪眼时,我就在现场。”4月27日,**生前战友李继德来到位于四川省中江县的**纪念馆拜祭英雄,回忆当年的战斗经过,有力回击了此前一些诋毁**的谣言。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让人们的言论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人的规则意识和责任观念并未相应增强。比如对于一些英雄人物,他们或是主观臆断,或是恶意调侃,甚至虚构并不存在的荒唐细节,让一些不了解事实真相的人将信将疑。种种对网络言论的滥用,破坏了公共空间的正常秩序,超越了基本道德底线,让网络空间变得混浊。
探究烈士死因、还原历史事实,并不等于无底线地怀疑和抹黑。一些人试图以前者为幌子,行极端思维、过激言论之实,除了吸引眼球之外,只能是破坏良好的舆论环境,挑战大众的历史常识和历史感情,早已超出了正常的历史学习和讨论的范畴。一些人信口开河,不仅令民族敬仰的英雄人物受辱,更踩踏了社会良知底线。对此,不仅要从道理和道义层面进行有理有节地批驳,还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予以还击。有烈士家属就表示,要运用法律手段展开维权。
无论如何,英雄人物不该因为不负责任的言论受辱,我们不仅要还英雄一个清白,也要还言论空间一个清朗。
4.有关如何看待历史的话题的作文
一楼关于崇祯的评论,我不能赞同,我看过有关明末的史书,是明朝的那些事的参考文献,诛杀忠臣、自毁长城是说袁崇焕吧。
袁崇焕是一个折腾了我很久的人。围绕这位仁兄的是是非非,叛徒也罢,英雄也好,几百年吵下来,毫无消停迹象但一直以来,对袁崇焕这个人,我都感到很纳闷。
因为就历史学而言,历史人物的分类大致分为三级:第一级:关键人物,对历史发展产生过转折性影响的,归于此类。典型代表:张居正。
如果没这人,就没有张居正改革,万历同志幼小的心灵没准能茁壮成长,明朝也没准会早日完蛋,总而言之,都没准。再比如秦桧,也是关键人物,他要不干掉岳飞,不跟金朝和谈,后来怎么样,也很难说。
总而言之,是能给历史改道的人。第二级:重要人物,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归于此类。
典型代表:戚继光。没有戚继光,东南沿海的倭寇很难平息。
但此级人物与一级人物的区别在于,就算没有戚继光,倭寇也会平息,无非是个时间问题。换句话说,这类人没法改道,只能在道上一路狂奔。
第三级:鸡肋人物,但凡史书留名,又不属于上述两类人物的,皆归于此类。典型代表:太多,就不扯了,这类人基本都有点用,但不用似乎也没问题,属路人甲乙丙丁型。
袁崇焕,是第二级。明末是一个特别乱的年代。
朱氏公司已经走到悬崖边,就快掉下去了,还有人往下踹(比如皇太极之流),也有人往上拉(比如崇祯,杨嗣昌)。出场人物很多,但大都是二、三级人物,折腾来折腾去,还是亡了。
一级人物也有,只有一个。只有这个人,拥有改变宿命的能力——我说过了,是孙承宗。
关宁防线的构建者,袁崇焕、祖大寿、赵率教、满桂的提拔者,收拾烂摊子,收复关内四城,赶走皇太极的护卫者。从头到尾,由始至终,都是他在忙活。
其实二级人物袁崇焕和一级人物孙承宗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他有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意志,卓越的战斗能力,只差一样东西——战略眼光。他不知道为什么不能随便杀总兵,为什么不能把皇太极放进来打,为什么自己会成为党争的牺牲品。
所以他一辈子,也只能做个二级人物。好了,现在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为什么一个二级人物,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呢?不是民族英雄,就是卖国贼。
卖国贼肯定不是。所谓指认袁崇焕是卖国贼的资料,大都出自当时言官们的奏疏,要么是家在郊区,被皇太极烧了;要么是跟着温体仁、周延儒混,至少也是看袁崇焕不顺眼。
这帮人搞材料,那是很有一套的,什么黑写什么,偶尔几份流传在外,留到今天,还被当成宝贝。其实这种黑材料,如果想看,可以找我。
外面找不到的,我这里基本都有,什么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生活作风问题,应有尽有,编本袁崇焕黑材料全集,绰绰有余。至于民族英雄,似乎也有点悬,毕竟他老人家太有个性,干过些不地道的事,就水平而言,也不如孙老师,实在有点勉为其难。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从未间断,因为我隐约感到,在所谓民族英雄与卖国贼之争的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个秘密的答案:阴谋。
那一天,我跟几位史学家聊天,偶尔有人说起,据某些史料及考证,其实弘光皇帝(朱由崧,南明南京政权皇帝)跟崇祯比较类似,也是相当勤政,卖命干没结果。这位弘光同志,在史书上,从来就是皇帝的反面教材,吃喝嫖赌无一不精,所以我很奇怪,问:“若果真如此,为何这么多年,他都是反面形象?”答:“因为他是清朝灭掉的。”
都解开了。阴谋2崇祯很勤政,崇祯并非亡国之君,弘光很昏庸,弘光活该倒霉,几百年来,我们都这样认为。
但我们之所以一直这样认为,只是因为有人这样告诉我们。之所以有人这样告诉我们,是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这样认为。
在那一刻,我脑海中的谜团终于解开,所有看似毫不相关的线索,全都连成了一线。崇祯不该死,因为他是被李自成灭掉的,所以李自成在清朝所修明史里面的分类,是流寇。
而我依稀记得,清军入关时,他们的口号并非建立大清,而是为崇祯报仇,所以崇祯应该是正义的。弘光之所以该死,因为他是被清军灭掉的,大清王朝所剿灭的对象,必须邪恶,所以,弘光应该是邪恶的。
在百花缭乱的历史评论背后,还是只有两字——利益。但凡能争取大明百姓支持的,都要利用,但凡是大清除掉的,都是敌人。
只为了同一个目的——维护大清利益,稳固大清统治。掌握这把钥匙,就能解开袁崇焕事件的所有疑团。
其实袁崇焕之所以成为几百年都在风口浪尖上转悠,只是因为一个意外事件的发生。由于清军入关时,打出了替崇祯皇帝报仇的口号,所以清朝对这位皇帝的被害,曾表示极度的同情,对邪恶的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则表示极度的唾弃(具体表现,可参阅明史流寇传)。
因此,对于崇祯皇帝,清朝的评价相当之高,后来顺治还跑到崇祯坟上哭了一场,据说还叫了几声大哥,且每次都以兄弟相称,很够哥们,但到康乾时期,日子过安稳了,发现不对劲了。因为崇祯说到底,也是大明公司的最后一任董事长,说崇祯如何好,如何死得憋屈,说到最后,就会出现一个悖论:既然崇祯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接受大清的统治呢?所以要搞点绯闻丑闻。
5.网络不能是诋毁英雄之地600作文
网络不能成为诋毁英雄之地 “**堵枪眼时,我就在现场。”
4月27日,**生前战友李继德来到位于四川省中江县的**纪念馆拜祭英雄,回忆当年的战斗经过,有力回击了此前一些诋毁**的谣言。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让人们的言论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人的规则意识和责任观念并未相应增强。
比如对于一些英雄人物,他们或是主观臆断,或是恶意调侃,甚至虚构并不存在的荒唐细节,让一些不了解事实真相的人将信将疑。种种对网络言论的滥用,破坏了公共空间的正常秩序,超越了基本道德底线,让网络空间变得混浊。
探究烈士死因、还原历史事实,并不等于无底线地怀疑和抹黑。一些人试图以前者为幌子,行极端思维、过激言论之实,除了吸引眼球之外,只能是破坏良好的舆论环境,挑战大众的历史常识和历史感情,早已超出了正常的历史学习和讨论的范畴。
一些人信口开河,不仅令民族敬仰的英雄人物受辱,更踩踏了社会良知底线。对此,不仅要从道理和道义层面进行有理有节地批驳,还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予以还击。
有烈士家属就表示,要运用法律手段展开维权。 无论如何,英雄人物不该因为不负责任的言论受辱,我们不仅要还英雄一个清白,也要还言论空间一个清朗。
6.为什么网络上尽是诋毁中国历史的文章
1、倭奴作怪。还想重新侵略中国夺取资源。大东亚共荣圈该东亚之弧。他们曾经在上世纪侵略中国时挖了很多我国山西的煤回去埋上,以待将来用,可见,小日本用功何其早,何其深。中国人不可以掉以轻心。
2、既得利益者美分。做梦都想做的是米果梦。巴不得一天早晨起来就被米国化了。他们就觉得米国的绿卡拿到了。所以四处无时不刻不在捣毁自己的祖国。
c、屌丝,没有学历没有实力没有颜值没有精神没有志向,天天就怨天尤人,向往去日本去米国。当亡国奴都可以,就是不想做中国人。以骂自己祖国为乐。
7.以面对失败为中心写一篇作文,800字,内容写多个历史人物的故事,
人生是什么?得意者说它是美酒;失意者说它是苦水;成功者说它是彩虹;失败者说它是阴云。大仲马说人生就是不断遭受挫折与追求希望。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平平坦坦,风平浪静,在这条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难免会遭受到大大小小的挫折与失败,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没有河床的冲涮,便没有钻石的璀璨;没有挫折的考验,也便没有不屈的人格。正因为有挫折,才有勇士与懦夫之分。记住“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 巴尔扎克说:“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生活中的失败挫折既有不可避免的一面;又有正向和负向功能。既可使人走向成熟、取 得成就,也可能破坏个人的前途,关键在于你怎样面对挫折。
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 种挑战和考验。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 的。”遭受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遭受过挫折。因为只有经过,才懂得如何去面对,才能感受到战胜挫折之后的那种愉悦。
首先,挫折帮助你成长。人的成长过程是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如果适应得好,就觉得宽心和谐;如果不适应,就觉得别扭、失意。而适应就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动机、追求和行为。一个人出生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正是通过鼓励、制止、允许、反对、奖励、处罚、引导、劝说,甚至身体上的体罚与限制才学得举止与行为的适应和得当,学会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对象、不同规范条件下调整行为。反之,从小无法无天的孩子,一旦独立生活就会被淹没在矛盾和挫折之中。
其次,挫折增强你的意志力。现在的青少年长期生活在被服务的环境中,从进小学到读 大学,直到工作选择,都由父母去承受压力,因而他们对各种困难体验都不深,缺乏忍耐 力,没有坚强的意志,一且遇到挫折就被击垮了。实际上生活中许多轻度挫折,是意志力的 “运动场”,当你大汗淋漓地跑完全程,克服了生活的挫折,就会获得愉快的体验。心理学家把轻度的挫折比作“精神补品”,因为每战胜一次挫折,都强化了自身的力量,为下一次应付挫折提供了“精神力量”。
面对苦难和挫折,你要抬起头来,笑对它,相信“这一切都会过去,今后会好起来的”。希望是不幸者的第二灵魂。向往美好的未来,是困难时最好的自我安慰。在多难而漫长的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一颗健康的心,需要绚烂的笑容。苦难是一所没人愿意上的大学,但从那里毕业的,都是强者。
希望对你有帮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历史不可诋毁的作文应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