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子阅读体会怎么写
原发布者:牡丹花夫人
爱在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心得说到亲子阅读,这是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我和爸爸都认为,书将是孩子一生享用不尽的宝藏。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当他把看书和搭积木玩游戏等同的时候,其实就是最成功的亲子阅读。从阅读的过程中享受乐趣,顺便学到知识,这才是亲子阅读的本质之所在!亲子阅读更是一种陪伴,它不仅仅是孩子自己读书,更不是家长待在一边玩手机,把书给孩子,告诉她你看书吧。它是一种言传身教,简单说你家长都不读书,不爱看书,你让孩子怎么爱得上?对于亲子阅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今天分享一下我的亲子阅读心得: 一、亲子阅读,从生活中来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常跟他唱童谣、读绘本。他生命中的第一套书应该是《小熊宝宝绘本》,绘本《尿床了》、《谁哭了》、《洗澡》、《睡觉》、《拉巴巴》。有15册,细心地捕捉了宝宝成长中的小小烦恼,孩子在书中找到自已的,小时候他最不爱拉巴巴了,看着书中的小熊拉巴巴可爱的样子,我问他,小熊宝宝拉巴巴,臭不臭啊,他就用小手遮住自己的鼻子说“嗯~臭臭”,“那我们也去拉巴巴,不要把臭臭放肚子里好不好啊”,书中简洁明了的图画便于儿童模仿,常常手上拿着书坐着自己的小马桶上,学着小熊宝宝认真的拉巴巴。每每看到《尿床了》,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我都忍不住了,问他“谁家的宝宝也尿床了呀”,他马上就不了意思起来了。到现在大班了他还很爱这套书,常拿出来看。后来又看过《鼠小弟系列》,那只活灵
2.亲子阅读感言怎么写30个字
亲子阅读感言的写作思路主要从具体的亲子阅读实践展开,对亲子阅读这件事情对详细论述,然后说明从中获得的启示。
正文
阅读可以开拓孩子的想象力、启发孩子的思考力、提高孩子作文的语感、培养孩子情商, 所以我觉得老师布置的“亲子阅读活动”真的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以前自己总是忙于工作,没顾得上陪孩子好好的看看幼儿书籍,这次的亲子阅读活动我决定在晚饭后与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一起朗读拼音绘本,一起在智趣书里走迷宫。
虽然有些内容孩子不是很明白,可是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孩子的一些心思、一些爱好、一些感悟,一些想法。
亲子阅读贵在持之以恒。多些时间给孩子,少些时间给电脑、电视和手机,少些时间做家务。我们家长每日要为工作奔波劳累,所以不会有太多的时间给予我们的孩子。
其实孩子也不会剥夺我太多的时间,每天只要陪着他阅读15至30分钟就已经足够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应该去纠正、灌输孩子对图画书的理解,我应该学着如何引导他去理解,让他自己去发现、去感受。
3.亲子阅读家长感悟怎么写
亲子阅读家长感悟的写作思路在于,首先对于孩子阅读的具体事情做详细的描述,然后对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新发现做描写,最后表达自己通过这次活动获得的启发。
正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能够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书籍能为我们找到真善美的钥匙,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因此,我非常重视阅读,亲子阅读是我和女儿之间的重要的交流方式。
我女儿在一岁左右开始接触书,那时候我还没有绘本阅读的意识,只是给她一些黑白卡、图画书、认物之类的阅读物,等到了两三岁时,这些简单的图画书已经不能满足小朋友的求知欲了,于是我搜索了一些教育专家列出的书单,利用每天晚上睡前半个小时,让她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由我或者她爸爸读给她听。
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时同一本书,她会要求:“再读一遍”、“ 妈妈再读一遍吧”、“妈妈,我还想选这本”,就这样反复读很多遍,我明白,那是她在不断地重复中慢慢地汲取书中的养分呢。
亲子阅读是给孩子最好的陪伴,孩子所需要的全部的关爱,都凝聚在每天半小时的亲子阅读里,让我们享受亲子时光,让阅读变成亲子关系的桥梁。给孩子最好的陪伴。
4.亲子共读该怎么写
亲子阅读 婴幼儿时期,听妈妈说我每晚坐在床上听她读故事的那一刻,是我最安静、最听话的时候。
我时常带着妈妈讲的故事进入梦乡,并且还经常闹着要爸爸妈妈陪我一起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就这样,我每天都期待着晚上早点到来,听妈妈给我读故事。
幼儿园大班后,我学会了汉语拼音,妈妈就为我买了许多带拼音的故事书。于是,每晚上床睡觉时,我在妈妈的指导下,一个字一个字地拼读起来。
当我艰难地读出第一个故事时,妈妈激动地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此后,妈妈总是鼓励我、帮助我拼读出每一个故事。
经过我长时间的努力,到了二年级时,我不用拼音就能把整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读出来了。 三年级时,由于我经常阅读,识字量比一般小朋友多,妈妈就把我的故事书换成了不带拼音的。
记得给妈妈读第一个故事时,书上有许多我不认识的字,但上面却用钢笔注了音,我懂得,这是妈妈的良苦用心。因此,每晚给妈妈读故事前,我都做了充分准备(查字典注音)。
听我读故事时,妈妈总能露出满意的微笑。 现在,我上四年级了,妈妈还坚持每晚都要听我读故事,我真觉得有点烦。
直到上周末,我为妈妈读了一篇《骇世亲情》时,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在一次巨大的泥石流灾难中,只有一个小女孩活着,她是站在爸爸妈妈用身体搭起的人梯上才得以生存的。她的盲人父母用生命换来了她的生存。
我不禁哭了起来,妈妈眼里也噙着泪水搂着我说:“孩子,不是每个父母都像小女孩的父母那样面对死神的挑战,但是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我听了拼命地点头,暗暗对自己说:“今后,不论我功课做到多晚,学习多么辛苦,我一定要坚持每晚给妈妈读故事。”
因为我知道,妈妈只有在这一刻才是她最满足、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候。 爸爸妈妈,等我长大了,我会读我自己写的作品给你们听的!本文转自 中国作文网 : 。
5.寒假亲子阅读读后感
[寒假亲子阅读读后感]寒假亲子阅读读后感--读《希腊罗马神话》寒假,我们一起读了《希腊罗马神话》,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寒假亲子阅读读后感.我们一起认识了宙斯,普罗米修斯,阿波罗,知道了潘多拉的盒子--在亲子阅读中,我们共成长.对于这些神话故事,我本来不是很熟悉,但是一起读书的过程中,也跟着孩子增长了见识,比如潘多拉的故事,比如折桂的由来.而孩子也在读书的过程中练习了一下拼音,懂得了很多词语的意思,培养了文字感悟能力和一定的人文素养,比如卑鄙等词的意思,知道爱是什么,还找到了中国古代与希腊神话的共同之处:都有用泥土造人一说.更为重要的是加深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对家长增加了依恋.由此,增加了为孩子读书的信念,以及,必须为此作出的努力.《朗读手册》上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句话我一直很喜欢,曾经推荐给很多人,因为孩子一直很喜欢听我读书,亲子阅读伴随我们度过了幼儿时代,直至进入小学,读后感《寒假亲子阅读读后感》.进入小学后,因为我们时间安排不合理,不得不忍痛割爱,最爱的读书只是偶尔翻起,似乎每天都疲于奔命.寒假了,有了充裕的时间,终于又有了亲子阅读的美好时光.那么,开学后呢,难道又要把书丢到一边吗?寒假的阅读,引起了我们的反思,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我们的美好阅读,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合理安排好时间.以前读的大部分是绘本,偶尔有几篇小说,对于缺乏图画的小说孩子的兴趣是不大的.这次读的《希腊罗马神话》属于注音版的美绘本,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依然沿袭以往的习惯,喜欢先看图,但是,也开始了对字的关注.一年级,已经学会了拼音,偶尔会纠正我的读音,尽管只是偶尔,还不是很熟练和很经常.但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孩子也在慢慢成长.《希腊罗马神话》有很多篇章,不是一天能读完的,我们一般都是每晚一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每到睡觉就会拿起那本书,很有计划的感觉,偶尔也很贪心,希望一下读完,但是,终于还是形成了按时按量的读书好习惯.如果,我们能把这种读书习惯坚持到底,相信我们的收获绝对是难以形容的.读书是美好的,未来是美好的,如果狄尔尼索斯也给我们象弥达斯那样一个机会,可以实现一个愿望,那么,请让我们读遍天下书吧.MSN() 〔寒假亲子阅读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6.亲子共读家长的话怎么写
我们这个家庭是一个伴着浓浓书香的快乐之家,我们崇尚快乐读书.我们的读书口号是“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这次学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以来,我们家长把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目进行了认真研究,还抽空学习了许多家教方面的书籍.在亲子阅读中,我们不断总结读书的经验,形成了一些适合我们家庭的读书方法.
一是固定读书时间.我们把晚上八点半至九点作为亲子阅读的固定时间,在这个时段里,孩子已完成当日的作业、预习完功课,家长做完了家里的杂务,关闭电视和电脑,全家一起漫步在书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二是选择读书姿势.我们采取了“依偎”的亲子方式,在舒适的床上或沙发上,让孩子依偎着家长,家长用手揽着孩子,不时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小脸蛋,营造具有浓郁亲情的读书氛围.
三是注意读书的语调.我们在为孩子读书时,避免平和的语调,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读,放慢阅读节奏.
四是做好导读准备.根据孩子的读书水平,将全书划分精读、选读、略读的不同区域,重点为孩子阅读书中的精华内容,因为阅读时间不长,还要注意编排,阅读时不妨找一个留有悬念的地方停下来.吊足孩子的胃口,增加读书的趣味性.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就是和智者对话,读书是心灵的旅行.我们在亲子阅读中从被动读书慢慢转变为主动读书,亲子阅读正在成为我们一家人良好的习惯.以后我们会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们读书、求索和创造的热情,使孩子们与书为友,与书为伴,在读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亲子共读心得(2):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善辩.由于工作原因,平时对孩子关心的很少,但是自从一小发出亲子共读倡议以来,我发觉我也能挤出时间和女儿一起读书,在充满父子、母子亲情的氛围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书的世界里,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以下是我对亲子共读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
孩子爱不爱看书,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阅读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地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等.
二、不易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家长不必过多地去管它.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
三、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一般来说,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此,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美国图书馆学教师苏珊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
7.亲子阅读心得 怎么写
亲子阅读心得 今日女儿就读的新成幼儿园举办了一次关于“亲子阅读”讲座。
为此,学校特别邀请了南京幼儿早教方面的专家周院长女士给我们家长授课,主要指点正确的阅读方法。 课堂上,专家提及关于国外阅读习惯的景象,其实也并非一日之间所能形成的,他们就是从娃娃抓起,从娃娃重视起来,养成一个阅读的良好习惯,因为他们懂得“尽早阅读,就是一切”的道理。
当然,就说自己从女儿婴儿时期就曾接触过一些关于婴幼儿阅读方面的书籍,但平日里也只是心情好时,陪女儿读读,不能持之以恒,心情不好时,也就哄骗她自己看去。这种现象,现在想想自己很不应该了。
通过了这堂课的聆听,我的思想中已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了。现场专家也给我们演示阅读了《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大卫 不可以》等等经典幼儿绘本,同时也讲解了画家的用意之深和创造之奇特的心境。
更从大人的角度使之了解图画书的透彻性,让我们和孩子共同发现:阅读可以有很多方式,也会有更多的发现。在此我通过对于专家讲座归纳和自己的理解,略作一二心得分享: 一、怎样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书 书的选择很重要。
女儿现在就读小班,由于年龄尚小关系,应该选择一些图画比较多文字较少、色彩比较鲜艳、语言比较规范,能正确运用语言,从而提倡“完整语言”的教育。 二、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 . 尽早给孩子阅读。
2 . 每天至少要有个固定的读书时间。(一般建议在晚上睡觉之前,因为,幼儿在睡觉的浅睡眠时期最容易进行总记忆) 3. 从几个字、几行字开始逐步成长,慢慢增加。
让她感觉有熟悉感,从而喜欢它。 4. 故事与音乐的组合法、故事游戏法、延伸想象法、角色扮演法等,让孩子有间接或直接的体验机会。
当然以上这些我认为应建立在,读她们感兴趣的书基础上,如果不够引起她们的注意,她们会自己保护起来、封闭起来,不学了、不想要了,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地方去了,大人也会无可奈何啊! 三、家长给孩子的阅读方式 1. 首先,给孩子几分钟的时间静下来,再作故事的讲述。 2. 让孩子一起参与阅读,给孩子书本拿在手里,感受一页一页轻轻翻书的享受,养成爱书的好习惯。
3. 读书时家长都要先读:书的名称、书的作者~~~等,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 读书要有始有终,安静的读完。
当然也要注意书内的情节变化,带感情色彩,有抑扬顿挫感,要充满爱心。让孩子感受图画书故事里的氛围,快乐并开心的阅读。
最后也要注意,每读一本书要仔细观察其中每个人,每件事的变化,让孩子能在其中获得想要的东西。 我们都相信关于孩子阅读不仅仅只是这些。
还有许许多多好的方式和方法。只要能及时把握教育的契机,恰到好处。
一定还会引领自己的孩子成功的走过这个“幼儿语言的关键期”。 此次,作为家长真的很感谢幼儿园老师们的良苦用心,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下一代,她们不仅给予了宝宝们的关爱,还要为我们家长增长育儿知识搭建平台。
我们可要真该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