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骨文1~10数字怎么写
甲骨文中的数字如下: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商朝时期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扩展资料:记载内容主要有四项:1、经过加工和刮磨的龟甲和兽骨,由专门负责的卜官保管。
卜官在它们的边缘部位刻写上记述这些甲骨的来源和保管情况的记事文字,称"记事刻辞";2、卜官在占卜时,用燃着的紫荆木柱烧灼钻凿巢槽,使骨质的正面裂出"卜"形状的裂纹,这种裂纹叫作"卜兆",是据以推断卜问事情吉凶的依据。在时代较早的甲骨卜兆下面,刻写出占卜进行顺序的数字,这种数字也叫"兆序";3、甲骨文的主体部分是卜辞,即占卜活动结束后记录占卜活动进行情况与结果的刻辞。
大多刻写在甲骨的正面,也有部分刻写在反面的;4、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的六十个干支名称的干支表,可说是我国最早的日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骨文。
2.甲骨文一到十是什么造字方法,解释说明为什么
汉字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户——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门)字的一半。
本义:单扇门 基——形声。上下结构,(下形上声) 本义:叠加的夯土层。
承重用的夯土地面。 川——象形。
象流水之形。本意:归向泽、海的水流。
伐——会意。从人,从戈。
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简——形声。上下结构,(上形下声) 本义:竹简。
古代书写了文字的狭长竹片。涉——会意。
从水步。甲骨文字形。
中间是水,两边两只脚,象涉水之形。本义:趟水过河。
牢——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
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 juàn)。 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
闻——形声。上三包围结构 从耳,门声兼表词义,合起来的意思是“门里面的耳朵听到了”。
本义:听到心里去了。析—— 形声。
左右结构。字从木,从斤,斤亦声。
“斤”指斧钺。“木”指树木、木材。
“木” 与“斤”联合起来表示“凿破木材”。本义:以斧破木。
终于作完了,我就象一个小学生,认真地完成了老师留的作业。
3.一到十田字格正确写法
1、一
读音是yī,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二
读音是èr,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3、三
读音是sān,指事。本义是数目。二加一的和。
4、四
读音是sì,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是数目。三加一所得,同本义。
5、五
读音是wǔ,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
6、六
读音是liù,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
7、七
读音是qī,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8、八
读音是bā,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是相背分开。
9、九
读音是jiǔ,指事。本义是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10、十
读音是shí,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是九加一的和。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一至十的甲骨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