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工作日天数 在线
2017工作日天数:一月份18天,二月份20天,三月份23天,四月份18天,五月份21天,六月份22天,七月份21天,八月份23天,九月份22天,十月份17天,十一月份22天,十二月份21天。
工作日(Working Day/Workday)也称劳动日,是指在一昼夜内职工进行工作时间的长度(小时数)。
扩展资料
工作日是以日为计算单位的工作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1995年3月25日,《**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对工时制度作了修改,规定为:“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因此,从1995年5月1日起,我国普遍实行每周工作5日(周一到周五)、每日工作8小时的工时制度。
标准工作日是指由法律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一般职工所实行的工作日。
我国长期以来,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实行职工每周工作6 天、48 小时工作周制度。根据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自1995年1 月1 日至1995 年4 月30 日,实行职工平均每周工作5 天半、不超过44小时的工作周制度。
根据1995 年3 月25 日《**关于修改的决定》规定,自1995 年5 月 1 日起实行职工每周工作5 天、40 小时工作周制度。1995 年5 月1 日施行有困难的企业、事业单位,可以适当延期;但是,企业单位最迟应当自1997 年5 月1 日起施行。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3日发布《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年工作日为250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作日
2.2017年共多少个工作日
2017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工作日(Working Day/Workday)也称劳动日,是指在一昼夜内职工进行工作时间的长度(小时数)。工作日是以日为计算单位的工作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1995年3月25日,《**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对工时制度作了修改,规定为:“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因此,从1995年5月1日起,我国普遍实行每周工作5日(周一到周五)、每日工作8小时的工时制度。
扩展资料:
工作日相关法律:
月计薪天数和工资折算的调整,对于提高最低工资水平的影响有限;在月薪固定的情况下,对于个人收入也不会产生多大影响。至于对加班费等收入的影响,要待通知转发各地后,由各地出台具体执行方法作规定。
新文件下发后,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1、每一周的法定工作日为:5天
(原则上:自每周一至周五,周六和周日为工休日——完全适用国有机关和事业单位)
(企业除外:企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2、全年的法定工休日为:104天(12个月所有的周六和周日);
3、全年的法定节假日为:11天
(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五一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
4、一年的法定工作日为:365天/年-104天/年法定工休日-11天/年法定节假日=250天;
5、每一个季度的法定工作日为:250天/年法定工作日÷4个季度=62.50天;
6、每一个月法定工作日为:250天/年法定工作日÷12个月=20.83天;
7、每一天的法定工作时间(小时数)为:8个小时;
8、每一周的法定工作时间为:5天/法定周工作日*8小时/法定日工作时间=40个小时;
9、每一个月的法定工作时间为:20.83天/法定月工作日*8小时/法定日工作时间=166.64个小时;
10、每一个季度的法定工作时间为:3个月*166.67小时/法定月工作时间=500个小时,或62.50天/法定季工作日*8小时/法定日工作时间=500个小时;
11、每一年的法定工作时间为:12个月*166.67小时/法定月工作时间=2000个小时,或250天/法定年工作日*8小时/法定日工作时间=2000个小时;
12、每一个月的加班时间,法定为36个小时;
13、每一个季度的加班时间,最多为“3个月*36个小时/法定月加班时间=108个小时;
14、一年的加班时间,最多为:12个月*36个小时/法定月加班时间=432个小时;
15、每一个月可用于工作的时间,允许为:166.67小时/法定月工作时间+36个小时/法定月加班时间=203个小时;
16、每一年可用于工作的时间,允许为:2000小时/法定年工作时间432小时/年加班时间=2436小时。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工作日
3.2017年工作日天数 在线
2017工作日天数:一月份18天,二月份20天,三月份23天,四月份18天,五月份21天,六月份22天,七月份21天,八月份23天,九月份22天,十月份17天,十一月份22天,十二月份21天。
工作日(Working Day/Workday)也称劳动日,是指在一昼夜内职工进行工作时间的长度(小时数)。扩展资料工作日是以日为计算单位的工作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1995年3月25日,《**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对工时制度作了修改,规定为:“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
因此,从1995年5月1日起,我国普遍实行每周工作5日(周一到周五)、每日工作8小时的工时制度。标准工作日是指由法律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一般职工所实行的工作日。
我国长期以来,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实行职工每周工作6 天、48 小时工作周制度。根据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自1995年1 月1 日至1995 年4 月30 日,实行职工平均每周工作5 天半、不超过44小时的工作周制度。
根据1995 年3 月25 日《**关于修改<**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规定,自1995 年5 月 1 日起实行职工每周工作5 天、40 小时工作周制度。1995 年5 月1 日施行有困难的企业、事业单位,可以适当延期;但是,企业单位最迟应当自1997 年5 月1 日起施行。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3日发布《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年工作日为250天。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作日。
4.工作日(周)报表怎么写
首先,工作日(周)报表是对个人每日/周的工作内容的梳理和总结,包括具体的工作内容,完成情况以及其他一些情况
其次,具体来说
1. 工作内容:具体的工作事项,逐条列出
2. 完成情况:放在每条工作内容之后,反应是否完成,是否需要协调或者等待的,记录清楚
3. 时间:针对周报表,每项工作最好标注完成时间限制,心里才有计划,分清轻重缓急
4. 其他/领导临时交办:也就是非日常性工作,一些领导临时安排的工作内容,在此处记录备注
5. 即使工作内容简单也要自己换一种语言来丰富一下,比如端茶递水可以写成后勤,复印文件可以描述成行政事务性工作
6. 对工作具体内容的一些建议,比如在某项工作流程中觉得不合理,可以写出自己的想法意见及对策
5.2017年国家法定工作日多少天
一、元旦:
2017年1月1日至1月3日调休,放假3天
2017年1月1日(星期五)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17年1月4日(星期一)照常上班。
二、春节:
2017年1月27日至2017年2月2日,放假7日。
1月27日(星期五,农历除夕)、1月28日(星期六,农历正月初一)、1月29日(星期日,农历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
1月6日、2月14日(星期日)公休调至2月11日(星期四),2月12日(星期五)
2月6日(星期六)、2月14(星期日)日照常上班。
三、清明节:
2017年4月2日至4日调休,共3天。
4月4日(星期一,农历清明当日)为法定节假日
4月2日(星期六)、3日(星期天)公休
4月5日(星期二)照常上班。
四、五一劳动节:
2017年4月30日至5月2日放假调休,共3天。
5月1日(星期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法定节假日
4月30日(星期六)、5月2号(星期一)公休
5月3日(星期三)照常上班。
五、端午节:
2017年6月9日至6月11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9日(星期四,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6月11日(星期日)公休
6月12日(星期日)公休调至6月10日(星期五)
6月12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六、中秋节:
2017年9月15日至9月17日放假,共3天。
9月15日(星期四,农历中秋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9月17日(星期六)公休
9月18日(星期日)公休调至9月16日(星期五)
9月18日(星期日)照常上班。
七、十一国庆节:
2017年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共7天。
10月1日(星期六)、10月2日(星期日)、10月3日(星期一)为国庆节法定节假日
10月8号(星期六)、10月9号(星期天)公休调至10月4号(星期二),10月5号(星期三)
10月8号(星期六)10月9号(星期天)正常上班。
6.如何写工作日报告
工作日报告的写法:
(1)会议报告。即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进行到某一阶段,向某种会议就工作状况、主要成绩、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等所做的报告。如团代会、少代会上的工作报告,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会议或一个单位全体成员大会上的报告等。
会议报告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回顾本部门、本单位某一阶段或某一方面的工作,成绩要讲够,问题要讲透,并从中得出应有的经验、教训,进而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指导方针、
任务和措施,提交会议讨论、修改和审定。
这类报告具有总结性,指导性和号召性。
报告的内容要全面充分,思路要清晰,观点明确统一。要将本单位的工作情况研究透彻,做充分的调查;文章要结构清楚,条理分明,详略适当,思路连贯;要讲究遣词造句,语言准确。
(2)情况报告。即下级同上级反映情况的报告。有如下几种类型:①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到一定阶段时,向上级汇报情况,下情上达,使上级单位及时掌握工作进度,成绩与不足,困难与问题,及下一步打算等,以便能及时得到指导与支持。在写法上与会议报告类似;②就某一项专门工作而写的专题报告,在写法上除了写过程的结果外,重点应放在取得成绩和总结经验上;③向上级机关反映本单位发生的或与本单位有关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报告。这类报告写法自由,以陈述情况为主,郑重于写清楚事情的原委、性质和自己的看法,也可提出处理这一问题的意见,供有关领导参考。
写这类报告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对所反映的情况要调查核实,以免失实;②简明扼要,加以筛选、剪裁,不可啰嗦;③以叙述情况为主。
(3)答复报告。这是下级机关回答上级机关询问时的一种报告。其主要特点是上级机关询问什么,下级机关回答什么,一般
不涉及上级机关询问以外的情况。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2017年工作日表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