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司法统计工作
一、司法统计工作的几项基本要求: 最高法院修订了《人民法院司法统计工作的若干规定》,对新形势下司法统计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对于基层法院来讲,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数据录入及时准确。 统计报表是决策依据,因此对其准确性的要求应当是极高的。
信息数据录入是否及时准确,关系到领导能否及时了解审判工作全貌、掌握各类案件规律以指导各项审判工作的开展。在基层法院中,由于法官助理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部分法庭书记员不但承担着司法统计、庭审和日常文秘工作,往往还要参与案件调查、送达、制作简单裁判文书等工作,职责分工的不科学、不明确,常常导致工作顾此失彼,数据统计上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势必大打折扣。
因此,基层法院要切实提高法庭书记员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强化人员配备,明确职责,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司法统计基础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此外,司法统计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各部门及司法统计人员要坚守职业道德,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无误。
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不断加强政治、法律、文化素养,打好法院司法统计工作的质量基础。 2、统计工作优质高效。
随着法院工作信息量逐渐增多,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就目前来看,基层法庭统计报表大部分仍采用传统的手工填报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对案件的归纳随意性也较大。
在立案案由不准确,一些案件归类不明确的情况下,随便选、任意填现象屡有发生,有的甚至发生错行、收结案案由不一致、无诉讼标的等情况。因而,基层法院要树立现代统计理念,适应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需求,加快局域网建设,实现统计设备现代化,提高统计速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手工统计的技术性差错。
司法统计部门要配备配置高、兼容性好的计算机,并做到专机专用。要选派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司法统计工作,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向中院、省院学习计算机统计技能,提高司法统计工作质量。
3、历史统计资料积极上报。 历史统计资料是研究人民法院历史、总结审判工作经验的宝贵资料,也是人民法院的重要档案。
由于早期管理制度、技术设备的落后等问题导致了很多法院历史统计资料残缺不全甚至出现断档,向上级法院上报数据缺乏依据。为使这些资料充分发挥其价值,法院应派专人负责开展历史统计资料的查寻、整理、上报工作。
寻找出自有法院统计史以来的历史统计资料,然后进行耐心细致地整理、分类、统计、保存,按要求及时上报。 4、做好司法统计分析和专题分析。
基层法院司法统计数据还没有彻底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不够,将司法统计仅仅当作工作任务,忽略了司法统计工作的“预测”作用。而随着审判工作领域不断拓宽,新类型案件、新情况不断出现,统计分析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因此,基层法院应紧密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将司法统计分析工作实行量化管理,制定出硬性指标,并纳入目标管理,奖优罚劣。同时将司法统计分析与调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注重资源的整合和多途径运用,对具有共性或规律性的问题,深入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并进行理论深化将之转化为调研文章,形成调研成果,指导审判实践。
二、进一步做好司法统计工作: 基层法院的司法统计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群体性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不能单靠司法统计员个人,而是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要在思想认识、规章制度上不断强化和完善,以实现司法统计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1、提高认识,强化责任。
加强和改进基层法院司法统计工作,首要问题就是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司法统计工作的领导。司法统计工作绝不是简单的报数字,而是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
实践表明,这项工作做不好,审判工作的信息就不灵,情报就不准,领导就难以正确指导工作的开展。因此,院领导要按照上级要求积极督促统计工作,经常强调搞好法院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广大干警对司法统计工作的认识,在院内形成一种院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主抓,研究室具体抓,各庭室承办的工作格局。
由院领导的重视带动中层干部,由庭室领导按照法院相关制度向本部门的统计人员提出具体的标准、要求,将司法统计工作摆上重要的位置,彻底摆脱重审判(执行)轻统计的思想。 2、建章立制,加强管理。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做到责任明确,任务落实,措施得力,是搞好司法统计工作的重要保障。而基层法院之所以出现司法统计报表错误较多,数据不准确的问题,也与规章制度的不健全有关。
因此,要充分借鉴各地区司法统计先进法院的经验和作法,建立起适合本院的司法统计管理办法。加强对司法统计工作的监管,确实提高司法统计在法院考核工作中的比重,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目标管理,建立“月记载、月通报、年考核”的工作机制,按月通报各部门在司法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各部门录入信息的准确性。
在年终考核时,与各部门绩效考评挂钩,施行责任倒查。同时,要切实提高司法统计人员的地位,对在司法统计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要。
2.如何做好统计工作
1. 熟悉统计基础知识; 2. 最好有较好的数学功底; 3. 熟悉你单位的业务(生产知识),如是生产单位,一定要掌握基本的生产过程, 当然越细越好;如是商业单位,应了解基本的业务过程; 4. 对你单位的质检工作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5. 虽然是质检科统计,但也要学好经济学; 6. 当然了,还有现代化的工具--计算机,这对你来说肯定没问题; 7. 还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学好统计法,充分利用好统计法,维护好统计人员的权利;尽好统计人员的义务; 以上所说,应是统计人员的基本功, 做过一段时间你就感觉到,统计人员的知识面是最广的。
有什么事情,请多联系,我愿意帮助你! 祝你成功。
3.如何做好统计工作
统计分为车间统计班组统计综合统计班组统计一般由班中的某一个人兼职,车间统计统计的内容一般是主要质量指标和生产指标.而综合统计的工作内容就相对来说就要复杂一点.比如公司的生产情况,质量情况以及主要经济指标,另外还要负责填制一些统计局布置的外部报表.主要负责核对来自车间统计的数据的正确性并以此基础建立自己的统计报表(包括明细和汇总报表),登记统计台帐并报上级领导查阅.以便于上级领导根据生产情况和质量等情况分析和决策.必要时必须编制统计分析报告等.当然,大型企业在质量生产销售财务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专职统计,并且有专职的综合统计.。
4.如何进行犯罪统计调查
进行犯罪统计调查这是个专业性很强,社会性很强的事。
要想做好这项调查要掌握以下要件:
1、要争得相应的国家机关,即公安,检查,司法部门的配合;
2、要向有关部门明确提出你要调查统计的目的。即用意是啥。以便取得相应部门的支持;
3、要开具相关部门的介绍信或委托书,此件中详细阐述你的用意,及你的身份;
4、如果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最好有组织的开展调查活动;
5、要按所调查面的大小,可适当采样;
6、倘若是为写调查报告,或采集一般数字信息可直接去相关部门获取数字即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