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字的拼音怎么写
“有”,读作:
yǒu 或 yòu 。
基本释义:
[ yǒu ]
1.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表示大、多:~学问。
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yòu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组词释义:
1、只有[ zhǐ yǒu ]
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唯有;仅有。
2、有钱[ yǒu qián ]
拥有钱财。
3、占有 zhàn yǒu
占领;取得;位于;处于;居于。
4、富有[ fù yǒu ]
大量具有;拥有大量财产。
5、拥有[ yōng yǒu ]
占有;持有。
6、有恃无恐[ yǒu shì wú kǒng ]
恃:倚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
7、彬彬有礼[ bīn bīn yǒu lǐ ]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8、心有余悸[ xīn yǒu yú jì ]
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 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2.必须的必是什么意思
必:一定要。
必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bì,意思是一定,决定,肯定,固执,由甲骨文演变而来。词性较多,可作名词、动词、副词、连词使用。
1、一定、肯定。
2、假设、如果。
3、坚定、果决。
4、姓。
必,分极也,从八、弋,弋亦声。“必”字由“八”和“弋”两个字组成,这点可以从篆书直观得出。后来随着字形的演变,“弋”字的横变成了撇,斜钩变成了卧钩。
左右两点即“八”字。“必”字的书法传统笔顺正是以先写“弋”后写“八”为多数,即“撇、卧钩、最后上、左、右三点”。
扩展资料:
常用词组
1、必须
含义
(1)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
(2)加强命令语气。(‘必须’的否定是‘无须’、‘不须’或‘不必’。)
(“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
2、必备
必备,读音bì bèi,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必须具备。
3、必定
(1)表示判断或推论的确凿或必然。
(2)表示意志的坚决。
4、必然
必然是汉语词汇,属虚词;拼音是bì rán, 意思是必定这样。必然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
3.需要拼音怎么写
需要拼音:xūyào
英文:demand
词性:动词,名词
褒贬:中性词
解释:应该有;必须有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基本要求。
扩展资料:
甲骨文的“需”本没有雨字头,字形是人身上往下滴水。这个人身上湿漉漉的,可能是淋了雨,也有可能是刚沐浴完回来。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即今所用濡沥字。”马叙伦、李镜池等学者都认为需是“濡”的本字,意为濡湿。
徐中舒指出,“儒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存在了,甲骨文中作需字,即原始的儒字”“整个字象以水冲洗沐浴濡身之形”。认为这是古代儒士主持礼仪前浴身斋戒,体现出儒者的神职特征。其实儒字从需是取由本义“沾湿”而引申出来的“柔软”义,故需字不是“儒之初文”。儒字从人从需,表示柔顺软弱之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需要
百度百科-需
4.必字笔顺怎么写
必 字笔顺为 点、斜钩、点、撇、点。
必
【读音】
bì
【造字法】
会意,从八、从弋。
【基本字义】
1. 一定:必定。必然。必须(一定要)。必需(不可少的)。势必。未必。事必躬亲。
2. 决定,肯定:“深念远虑兮,胜乃可必”。
3. 固执:“毋意,毋必”。
4. 果真,假使:“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5.生活怎么用拼音怎么写
生活的拼音zhidao:[ shēng huó ]
生:shēng声母:sh,韵母:eng,声调:一声
活:huó声母:h,韵母:uo,声调:二声
释义:
1、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2、进行各种活动。
3、生回存。
4、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
5、活儿(主要指工业、农业、手工业方面的)。
汉字笔画:
扩展资料
近义词:生存、生计
一、生存
读音:[ shēng cún ]
释义:保存生命(跟“死亡”相对)。
引证:艾青 《怜悯的歌》:“请告诉我你是什么人?在这繁华的都市怎样生存?”
二、生计
读音:[ shēng jì ]
释义:
1、维持生活的办法。
2、生活。
引证: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以革新或留学获得名位,生计已渐充裕者,很容易流入答这一路。”
6.10种家器拼音怎么写
1、碗[wǎn]
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碗的起源不可考证,不过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
2、筷子[kuài zi]
是指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
3、水杯[shuǐ bēi]
水杯通常是人们盛装液体的容器,平时可用来喝茶、喝水、喝饮料等。水杯是一种大多数情况下用来盛载液体的器皿。
4、电视[diàn shì]
指使用电子技术传送活动的图像画面和音频信号的设备,即电视接收机。
5、风扇[fēng shàn]
指热天借以生风取凉的用具。电风扇,是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内配置的扇子通电后来进行转动化成自然风来达到乘凉的效果。
6、冰箱[bīng xiāng]
保持恒定低温的一种制冷设备,也是一种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低温冷态的民用产品。箱体内有压缩机、制冰机用以结冰的柜或箱,带有制冷装置的储藏箱。
7、抽烟机[chōu yān jī]
抽油烟机又称吸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
8、毛巾[máo jīn]
毛巾是一种清洁用品,特征为方形纯棉纺织品,质地松软。使用方法为打湿后拧干擦拭皮肤,以达到去除污渍、清洁凉爽的效果。
9、牙刷[yá shuā]
牙刷是一种清洁用品,为手柄式刷子,用于在刷子上添加牙膏,然后反复刷洗牙齿各个部位。
10、脸盆[liǎn pén]
顾名思义就是洗脸用的盆,80年代和90年代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用品。
7.写必字笔画顺序怎么写
必字的笔顺:点、斜钩、点、撇、点。
必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bì,意思是一定,决定,肯定,固执,由甲骨文演变而来。词性较多,可作名词、动词、副词、连词使用。
1.必定;必然:我明天三点钟必到。不战知则已,战则必胜。
2.必须;一定要:事必躬亲。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必有一定的条件。
3.姓。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必,分极也。从八、弋,弋亦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必,分成两极。字形采用“八、弋”会义,“弋”也是声旁。
必组词示例如下:
1、想必[xiǎng bì]
表示偏于肯定的推断:这事~你知道。他没回答我,~是没听见我的话。
2、未必[wèi bì]
不一定:他~知道。这消息~可靠。
3、何必[hé bì]
副词。表示说话人认为某种事情没有必要或不一定必要。多用于反问句:发动大家做嘛,你~一个人忙呢?
4、务必[wù bì]
必须;一定要:大家都希望听你的学术报告,你~去讲一次。
5、必然[bì rán]
属性词。事理上确定不道移:~趋势。胜利~属于意志坚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