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雨”的拼音怎么写
xià yǔ
下雨是一种自然景象,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
1. 浓云密布,燕子钻天,是要下雨的兆头。
2. 一会儿刮风,一会儿下雨,这天气真别扭。
3. 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果不其然下雨了。
4. 同学们没有意料到会下雨,所以很多人没带伞。
5. 如果明天下雨,就不去公园了。
2.表示水汽的词语
朦胧、弥漫、模糊、缥缈、渺茫
1、渺茫
【拼音】[ miǎo máng ]
【解释】因离得太远而模糊不清:烟雾~。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料。
【近义词】渺小、飘渺、苍茫、茫然、迷茫
【反义词】巨大、明朗、清晰
2、朦胧
【拼音】[ méng lóng ]
【解释】月光不明。不清楚;模糊:暮色~。烟雾~。
【近义词】含混、隐约、混沌、惺忪、模糊、隐晦、含糊、昏黄、微茫
【反义词】清晰、明朗、皎洁、明显、清楚、清醒
3、弥漫
【拼音】[ mí màn ]
【解释】(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烟雾~。乌云~了天空。
【近义词】填塞、充足、弥散、烟煴、充实、充塞、泛滥、满盈、充溢、充斥、漫溢、充满、笼罩
4、模糊
【拼音】[ mó hu ]
【解释】不分明;不清楚:字迹~。神志~。认识~。~概念。睡梦中模模糊糊觉得有人敲门。使模糊:不要~了是非界限。
【近义词】含混、隐约、混沌、惺忪、昏花、依稀、吞吐、费解、隐晦、笼统、糊涂、隐隐、朦拢、朦胧、含糊、蒙眬、暧昧、恍惚、迷糊、蒙胧
【反义词】醒目、清晰、鲜明、明确、明显、明晰、分明、晓畅、明白、精确、明了、具体、显明、真切、清楚、清醒
5、缥缈
【拼音】[ piāo miǎo ]
【解释】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虚无~。云雾~。也作飘渺。
3.“雨”字的拼音怎么拼
“雨”的读音分别为【yǔ】、【yù】
笔顺:横、竖、横折钩、竖、点、点、点、点
释义:[ yǔ ]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
[ yù ] 下雨,落下。
组词:雨水 雨季 雨具 雨雪 冻雨 细雨 雨披 雨过天晴 泪流如雨
造句
1. 雨水打湿了我的裤脚。
2. 雨季总是让人心情烦闷
3. 我的雨具坏了,所以没法出门。
4. 雨雪天总是不想出门。
5. 这场冻雨冻坏了地里的庄稼。
6. 爸爸冒着细雨送我去了医院,
7. 妈妈给我买了新的雨披。
8. 雨过天晴,我看到了彩虹。
9.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坚持住就会雨过天晴。
10. 失去了最好朋友的她,泪流如雨。
4.普通话云字拼音怎么写
云字的拼音是:yún。
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
云吸收从地面散发的热量,并将其反射回地面,这有助于使地球保温。但是云同时也将太阳光直接反射回太空,这样便有降温作用。哪种作用占上风取决于云的形状和位置。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着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
扩展资料:
云的分类
1、蔽光高积云
蔽光高积云(Ac op) 云块较厚,呈暗灰色,云块已融合成层,之间无缝隙,不能辨别日、月位置。云块排列不整齐,常密集成层,偶有短时、间隙性降水。
2、荚状高积云
荚状高积云(Ac lent) 云块呈白色,中间厚、边缘薄,轮廓分明,通常呈豆荚状或椭圆形,弧立分散在天空。当云块遮挡日、月光线时,常出现美丽的虹彩。荚状高积云通常形成在下部有上升气流、上部有下降气流的地方。
3、积云性高积云
积云性高积云(Ac cug) 云块大小不一,呈灰白色,顶部略有凸起,外形略有积云特征。它是由衰退的积云或积雨云下部消失、顶部扩展而成。 一般预示着天气将逐渐趋于稳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积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
5.淋着雨的着拼音怎么写
(淋着雨)拼音如下:
【汉语拼音】淋(lín) 着(zhe) 雨(yǔ)
Ps:在拼写拼音时,常常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可混淆。如in和ing,en和eng等。
2)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可混淆。如zi和chi,si和shi等。
3)声调符号切不可标错位置。如把会(hui)的第四声错标在字母u上,实则标在字母i上。
4)处理“一不七八”等变调的字标注按原调,读的时候要变调。比如,一定,“一”原本是一声,但是要读成第二声。
参考资料[变调]:/link?url=fV0NQvU_q7t8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