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迅写的文章怎么样
作为一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犀利的文风和“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为人们深深敬仰,但大家或许不知道,他的书法写得也不错。
昨天,在绍兴举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兰亭书法节上,有55幅鲁迅的墨宝真迹亮相,是建国以来展出作品最多的一次。
这批展出的作品八成都是国家一级文物,是北京、上海、绍兴三处鲁迅纪念馆珍
藏的精品。有自嘲,有给胡适、许寿裳的书信,有《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自传》等文稿。
其中,有许多鲁迅手迹还没在任何书本中刊印。北京鲁迅博物馆的负责人笑着说,第一次出库房的鲁迅手迹精品,自己也没看过,先让绍兴观众“占了便宜”,这些手迹大部分是鲁迅家属赠送的,有的则是从社会上征集来的。
鲁迅800多万字的作品都是用毛笔写成的,书法圆润浑厚。郭沫若曾有过这样的评价:“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鲁迅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熔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唐宋,直攀魏晋。”
鲁迅手迹珍品享受的安保待遇也着实不一般,运输全程有武警保护,从北京运过来时包下了软卧车厢的一个房间,绍兴市大众保险公司还为它提供了1000万元的保险。所有手迹都不“裸展”,上墙展示的全部采用钢化玻璃封闭保护,有保安全天24小时看护,还新增了6个高精度监控探头盯着。
2.名人对鲁迅的书评价
**: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蔡元培: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鲁迅病逝后)
李敖在接受访谈时曾说:
我觉得鲁迅在大陆过份被政治化了,高估了。鲁迅像写《阿Q正传》和《中国小说史略》,都是非常好的书。可是,鲁迅写的杂文其实不好。大家觉得鲁迅杂文犀利,其实不好。……我觉得鲁迅被过分高估了。连他弟弟周作人也这样讲,他说鲁迅可能本人不愿意这样被高估。高估不在鲁迅,而是证明你高估他的人,你的水平出了问题
王朔:各界人士对他的颂扬,有时到了妨碍我们自由呼吸的地步。我不相信他如此完美,没有这样的人,既然大家载来越严厉地互相对待,他也不该例外。他甚至应该成为一个标尺,什么时候能随便批评他了,或者大家都把他淡忘了,我们就进步了。
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中对鲁迅的文学及思想进行评价:
鲁迅的作品,我已说过,比较精彩的是他的杂感。但是其中有多少篇能成为具有永久价值的讽刺文学,也还是有问题的。……在小说方面,……据我看,他的短篇小说最好的是“阿Q正传”,其余的在结构上都不像是短篇小说,好像是一些断片的零星速写,有几篇在文字上和情操上是优美的。……在文学的研究方面,鲁迅的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那本“中国小说史略”,在中国的小说方面他是下过一点研究的功夫的,……五四以来,新文艺的作者很多,而真有成就的并不多,像鲁迅这样的也还不多见。……但是要作为一个文学家,单有一腹牢骚,一腔怨气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有一套积极的思想,对人对事都要有一套积极的看法,纵然不必即构成什么体系,至少也要有一个正面的主张。鲁迅不足以语此。他有的只是一个消极的态度,勉强归纳起来,即是一个“不满于现状”的态度。这个态度并不算错.
3.认真阅读课本结合自己对鲁迅的其他了解
三味书屋的先生寿镜吾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为人正直,具有反帝的爱国思想,对清王朝丧权辱国的腐朽统治极为不满,很同情义和团的斗争。他甘于过书塾的淡泊生活,不愿出去做官。他和蔼可亲,对学生关心爱护,很少体罚学生。作为启蒙老师,鲁迅先生对他一直很尊敬。但由于封建教育制度的影响,又有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束缚儿童健康发展的一面。课文中,鲁迅刻画、描写先生也是以尊敬的心情,寓批评于幽默之中。作者批判的是封建教育制度,决非自己一向尊敬的先生。
三味书屋的描写,已经不像描写百草园那样纯粹用孩子的直观方法了,而是介入了作为思想家的鲁迅的文化审视,这种审视首先发现的是三味书屋中 “名”与“实”的矛盾。匾上大书“三味”,有鲜明的佛教特色;画中是“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有一种清空消遥的自然情趣,十足的道家风味;可偏偏“没有孔子牌位”,这对正统的儒家文化无疑是一种嘲讽,它暗示了晚清时期封建思想无法抗拒的衰落。
的确,在18世纪末期,封建思想的神圣地位不仅被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所动摇,并且也由于自身教育的贫乏与空泛而无力振作。这种神圣与贫乏的强烈对照,表现了鲁迅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与讽刺。
4.该怎样读鲁迅的书
鲁迅的书分为小说、杂文等,每篇文章都有它独到的深意。
读书也在读人,如果你想要全面理解鲁迅的书,首先需要的便是了解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处于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之下。
当时,中国的国情又是怎么样的,鲁迅不仅仅是一个闻名的作家,更是一个爱国者,他的文章影响了很多当时的青年人,鼓舞着他们,让大家看清国情。
每个人对于作者的文章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这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信息不对称。但是,最基本的东西一般不会偏离主流的评价。
我给你提供一些基本的常识吧: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青年时代东渡日本学医,后弃医从学,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曾受聘于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任教。他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鲁迅是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作为文学家,他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又是杰出的散文家,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同时,他还是卓有成就的诗人、文史家和翻译家。
建议在看小说之前,看看背景和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会对你有所帮助。
5.读了鲁迅写的《早》,觉得鲁迅怎么样
鲁迅先生的“课桌文化”是为了督促自己,践行“时时早,事事早”的座右铭,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鲁迅先生的“早”字刻在桌面的同时,也刻在心头了。他时刻谨记这个“早”字,并做到早到。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鲁迅说自己不是天才,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
一、鲁迅旧体诗: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
二、鲁迅名句: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7、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8、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9、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0、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1、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2、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3、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4、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15、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6、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7、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8、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9、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20、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21、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2、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23、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24、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25、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26、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7、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28、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29、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30、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31、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32、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3、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你认为鲁迅写的书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