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灵牌位怎么写
写XXX之灵位即可,有关系的话还可以在前面加上称呼。
亡人未出殡之前在灵柩前所用的牌位叫xxxxxx之灵柩,出殡后所用的牌位叫xxxxxx之灵位。去世三年之内灵位不能撤,三年之后撤掉灵位,换为”神主”xxxxxx之神主。灵位,不同于墓碑,不能写成“XX之墓”。
父灵:先严X公老大人之灵位,也可在公字的左下侧小一个字号写上”讳xx”,xx为父名。母灵:先慈X氏老孺人之灵位,也可在氏字左下侧小一个字号写上”讳xx”,xx为母名。
扩展资料:
牌位起源
原为儒教所用,记入死者官阶及姓名之木牌。宋代时,佛教禅宗采用牌位为死者及生者用。目前,佛教牌位分为:消灾牌位,为生者(活人)用,是此人的禄位,大都用红色或粉红色纸张代替木牌。
僧尼为此牌位主人行法事,以求诸佛菩萨如被此活人消灾免难,事业发达,凡事顺利。不必说,信者需付大笔金钱才能立此牌位。
往生牌位,为死人所设的牌位,大都用黄色纸张。僧尼为其行法事以助亡者神识(类似灵块)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般佛教家庭的牌位大都用木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牌位
2.大写的人怎么写
仁
古文〕《唐韵》如邻切《集韵》、《韵会》、《正韵》而邻切,音仁。《说文》天地之性最贵者也。《释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礼·礼运》人者,天地之德,隂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一人,君也。《书·吕》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称也。《汤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 又二人,父母也。《诗·小雅》明发不寐,有怀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国二邑, 又官名。《周礼》有庖人,亨人,浆人,凌人之类。 又枫人,老枫所化,见《朝野佥载》。又蒲人,艾人,见《岁时记》。又姓,明人杰。又左人,闻人,俱复姓。又《韵补》叶如延切,音然。《刘向·列女颂》望色请罪,桓公嘉焉。厥后治内,立为夫人。
3.给阴间人烧包怎么写
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
正面的写法就较复杂了。譬如在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某人给故去的父亲写包袱,正面就这样写。
中元寄钱
故显考某府讳某某老大人
魂下受用
即日化
子 某某某 某某某
孙
媳 某氏 某某某
如果是给故去的母亲写包袱,中间一行则改为“故显妣某府某老孺人”。
其右上角的“中元寄钱”,讲的是烧包袱寄钱的原由、时间。人刚死,烧包袱过去,谓伴棺寄钱;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烧包袱过去,分别为“元旦寄钱”、“端阳寄钱”、“中元寄钱”、“中秋寄钱”。
中间的那一行,是包袱的主体部分,注明收钱人的称谓、姓名。“故”,死也。“显考”、“显妣”是父亲、母亲的敬称,至于父母是否“显”过,并不重要。如果是孙辈给祖辈烧包袱寄钱,则要写“显祖考”、“显祖妣”。“某府”,表明是某家的事。“讳”要朝右挪半个字,上辈人的名字,是不能随便说随便写的。男的接着写名讳。女的写姓氏即可,不写名字。我的祖母那一辈女人也没有学名,只有小名。而母亲的小名,子女并不一定知道的。“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称。无论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称呼,这是公平的。阴间与阳间价值取向不一,乞丐死后可能升天,王公大臣死后可能就要下地狱。
“魂下受用”,让人看到晚辈跪在逝者魂灵前,双手捧钱高举过头顶,孝顺地呈上。
落款看似后人名字的罗列,其实并不简单。男人的配偶只能写姓氏,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写姓氏。未出嫁的女儿、孙女可以写名字,但出嫁后成了别人家的人,就不能再写了。
伴随邮给收件人大批包袱的同时,人们还会写上一两个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间写“地盘业主 孤魂野鬼”,右侧写“魂下受用”。
4.去世的亲人牌位怎么写
分别立还是立一个位?
立一个总位,可以写:张门宗亲之莲位(中间,竖写) 阳上 孝男 张**立(左下)
分立,
祖父的,中间竖写:显祖考张公讳**府君生西之莲位
左下:阳上 孝男 张**立
(注意如果老张爷爷奶奶上边还有长辈且近支主事的老人,要用“先”,不能用“显”)
祖母的:显祖妣张母太孺人***生西之莲位(***为去世老人的名字)
父亲的:显考张公讳**府君生西之莲位
牌位背面可以写上生卒日期
关于子女,一般不要带上。
另外,须注意,亡人和在世的写一块儿,一定要加上“阳上”二字
某某生西之莲位和某某之生西莲位有区别,“生西之莲位”通用,生前不信佛也可以,“之生西莲位”是已决定往生净土,用于佛弟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lebanon人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