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民党红军的故事
你说的这个国民党军官是张振汉,这个电视的名字叫做《张振汉传奇》
还有一本关于他的书《跟随红军长征的国民党将军 》
内容简介
《跟随红军长征的国民党将军》讲述了在红军悲壮的长征史上,红二方面军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国民党第41师中将师长兼纵队司令张振汉在1935年中堡战役中被俘后,没有像张辉瓒一样被杀,而是作为红军大学的教员随红二方面军一起经历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是的,历史上有这个人,有这段历史,张振汉将军也是在军阀猜疑中被军阀出卖的。
2.写一篇关于红军长征的理解不少于150字
红军长征又称两万五千里长征,发生于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国民党围剿失败,中国**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从中央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
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
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瑞金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火线——该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长征胜利的标志: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是红军战士悲壮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为党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留下了革命精英和军事人才。
3.写一篇关于红军长征的理解不少于150字
红军长征又称两万五千里长征,发生于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国民党围剿失败,中国**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从中央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
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
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瑞金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火线——该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长征胜利的标志: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是红军战士悲壮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为党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留下了革命精英和军事人才。
4.查査资料,搜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写一写.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为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5.关于红军长征的这种文章怎么写,有谁能帮我写一下
爱惜粮食——由长征中的小故事所想到的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所铭记。
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长征,那战胜一切困难的气概,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辉煌未来前进。
长征途中,没有吃的,把骡马杀掉;骡马没了,去挖野菜,哏树皮、嚼草根;野菜吃光了,就煮皮带吃……那一件件、一幕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动人的小故事——《金色的鱼钩》。这个故事叙述了一位老班长为了让几个伤员不饿肚子,自己不顾疲劳、强忍饥饿来到小水塘为他们钓鱼充饥,自己却一点儿也舍不得吃,最后活活的被饥饿折磨得倒下了。
老班长那舍己为人的精神、那崇高的革命主义品质,深深地打动着我:为了让自己的伤员不饿肚子而牺牲了。试想,当时如果有一把米,对,哪怕只有一把米,老班长也许不会被饥饿夺去他坚强的生命。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少同学不懂得爱惜粮食,他们把饼干、馒头、面包、稀饭随便乱扔,在家里挑吃捡穿……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五千万人吃一年,多么惊人的浪费啊!古人尚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彻骨感受,我们应该从中领悟粮食的珍贵。是的,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多少心血和汗水啊!你难道还忍心把咬了一口的馒头当泥巴扔,把吃了一口的饭当脏水泼吗?同学们,多想想长征中的革命先烈吧!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新生一代,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爱惜粮食,就是爱惜生命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国民党怎么写红军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