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做高大上的城市肌理分析图
如今作这种分析图基本上有三种思路:纯人工(PS/AI),使用应用(软件)和利用开发者工具(写代码)。
理论上纯人工和写代码能够达到的效果自由度是最大的,但是分别有两个不太好的地方。前者效率极端低下而且可复用性不佳;后者有一定的学习门槛,需要你了解html,css以及javascript,具备一定的前端常识才能得心应手地画出自己想要的效果来。
程序员界提倡不重复造轮子,我认为设计人员更加应该明确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善于利用已有的工具。这里推荐mapbox.实际上mapbox一开始也需要上述提到的前端基本常识,因为mapbox studio classic是通过CSS属性这种方式来定义地图的风格的。
但是后来有了mapbox studio(没错就是去掉了classic),很多事情就比较傻瓜化了。从此设计师们(规划师、小清新geographer,etc)获得了新生。
您可以参考以下链接链接:/question/41656663/answer/92386951如何做高大上的城市肌理分析图?@神罗天征、殇采集到酒店(6图)_花瓣 /pins/691513298。
2.城市规划中肌理的含义
肌理,是指皮肤的纹理。皮肤纹理细腻、光滑,富有光泽和弹性,是许多女性的追求。
城市肌理的表现,亦在于可目睹触摸的硬件方面,如有街坊、道路、桥梁、树木、花草、设施等,进而是房舍所展示的色彩、高度、立面、体量、情状等,以及蕴含在城市中无形的又可以感受到的方面,如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行为道德、礼仪风尚、文化宗教等。
滇西北的丽江古城,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化遣产,就缘于其独特而丰富的城市肌理。城市风貌年年如故,建筑色彩古朴厚重,街巷布局收放有序,处处漾溢着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几年,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使许多优秀、丰厚的城市肌理被糟塌了。苏北有两个县级市,仅一年多时间,就将旧城区夷为平地,重新建了一座新城。这种“大手笔“,一度还被广为宣扬。然而,人们却再也难以找到那种对城市的认同感、亲切感、归属感……
从机理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状态,从城市机理可以反映城市精神,一个城市最有底蕴的东西就是这个城市的机理。
3.南京城市肌理分析,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这个作业应该通过对比研究,是让你感知不同的城市肌理和城市功能、场所特征的关系,什么样的空间大概是啥感觉。
具体来说,分类讨论吧。像莫同学说的,你按功能也可以,按时间序列也可以,建议按功能(历史城区、多层小区、高层小区、工业区、商业区等)分简单点。
可以的话和同学合作,每一类每个人选一两个个典型地区,不用太大。然后对地区现状功能、简短的历史情况、人群情况(现场调研)、肌理特点(通过描百度地图osm等方式获得),内部的可达性(现场调研),建筑密度,容积率(现场调研数楼层),主要街道高宽比(现场)、界面连续性(现场),界面的装饰特点等等,最后汇总到一起进行对比。
框架可以这样:我们对肌理的理解案例分类与分布xx功能的案例:概括肌理1特点xx功能的案例:概括肌理2特点总结。
4.城市规划中肌理的含义
城市肌理(Urban Texture)是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无论建筑师、城市规划师都对城市肌理十分重视.在进行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和规划设计时,城市肌理既是应该考虑的影响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参照因素.该论文综合学界在城市肌理方面的共识,明确城市肌理的概念,赋予了城市肌理抽象和具象两方面的含义.在研究过程中,该文首先从共时性的角度,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分别对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肌理进行分析.然后从历时性的角度分析不同类型城市肌理的演变,借用遗传和变异的生物学理论,探讨城市肌理的复制和突变性,并从动态中论证了城市肌理"进化"需要建立在一定的遗传信息上的必要性;城市肌理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城市肌理在新旧更替的同时,也要继承优秀传统.该文的研究突破了简单的形态和视觉表象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该文利用分形学、拓扑学与原型理论在体系上的关联性,对城市肌理进行了深入的解析,提出了城市肌理是一种复杂的分形结构,并尝试建立了一个空间形态研究方法.最后一章针对现代城市普遍存在的有关城市肌理的困境,结合国内外城市的实例进行个案分析,归纳为几种典型的问题,运用分形、拓扑、原型理论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切实可行的设计对策,这些问题和对策分别是:①通过自相似系统的扩延,解决城市肌理的协调、延续问题;②通过自相似系统的自组织变化,解决城市肌理更新的问题;③通过自相似系统之间的互补,解决城市肌理的拼贴问题;④通过原型理论,"创造"城市肌理.。
5.建筑名词解释:1.交通枢纽 2.采光系数 3.城市肌理
用城市最基本的元素(如北京的四合院)来分割城市,无限分割到基本元素的质量,得到的城市分割形状就是城市的肌理。从城市肌理可以反映城市精神,一个城市最有底蕴的东西就是这个城市的肌理。
采光系数就是室内给定水平面上某一点的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光照度和同一时间统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的比值。
交通枢纽:在公共建筑中,考虑到人流集散,方向的转换,水平和垂直交通空间的衔接等,需要设置门厅、过厅等空间,起到交通枢纽和空间过渡作用的空间。在设计中,要注意与人流活动路线相协调,大小与建筑使用性质、规模及质量标准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