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分析记叙文里的六要素
下面的资料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2.写作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要素一般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文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拓展资料:常用修辞 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无知: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增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柯岩《**你在哪里》)(连续反复)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想,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鲁迅《“友邦惊诧”论》)(间隔反复) 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贾祖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反问 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鲁迅《藤野先生》)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编录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3.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六要素
写作文技巧 一、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 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
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 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三、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一要注重审题;二要明确写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选材要有根据;四要讲究谋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结构;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标题,作文提纲;六要注重文章写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语言,用思想调遣语言。
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四、作文大目标的逐年级分解:一年级字词,二年级句子,三年级片断,四年级篇章,五 年级综合,六年级提高。
五、实施五项训练 根据认识是作文的核心这一原则,围绕这个发展学生心理机制的核心,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五项训练: (一)、字词训练。学习掌握大量字词。
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运用十引说的方法,把字词学习与说话训练相结合。
十引说是:1、分析字形;2、利用教具;3、凭图学词;4、组词扩词;5、选词填空;6、词语搭配;7、调整词序;8、触景用词;9、词语分类;10、联词成句。丰富了说话训练内容,使自己积累大量会说会用的字词,为写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句子训练。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目的。
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没有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教学 生观察、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学 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写一句话,怎样说写一句话,说写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话,导致作文中语调单一、呆板、不活泼生动。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 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
学生 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三)、段的训练。
结合八种段式:以事物发展为序段,时间先后为序段,空间变 换为序段,总述、分述结构段,因果段、转折段,递进段,并列段。以此认识客观事 物的发生、发展规律。
不论哪种段式,都是记叙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即 段的内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 个意思。
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训练。
篇是由段组成的。通过对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定法、用 语的知识与方法,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法,文章开头与结尾、过渡 与呼应方法,各种文章体裁的知识与方法。
学会写中心明确,意思完整,详略得当的记 叙文和应用文。 (五)、生活现场训练。
采用生活现场训练,更好地体会从内容入手写作文。 通过各种作文教学活动,如确定中心讨论会、选材讨论会、作文会诊会、小诸葛审题会、妙用词语比赛会,从活动中生动具体地学到作文知识与写作文 的方法。
另外,还可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如跳绳、拔河、踢毽、球类、背书比赛,从 而学会如何写比赛作文;开展校内外义务劳动,学会如何写劳动场面;举行诗歌朗诵、讲演会,学会如何写会议场面及会议上的见闻;通过参观访问,浏览名胜古迹,学会如 何写参观访问记、游记。学习观察方法,留心周围的事物、事件,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通过现场生活作文,进一步认识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从而学会 写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文风。
实行互评互改,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作文写好后,组织在小组 内讲评。
先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再用批评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点,并指出改进 意见。在此基础上重新再写,从而使学生每写一篇都有收获。
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是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旨在营造自主作文的五彩 世界。
所谓自主就是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写 作。自主作文就是言为心声,率性而为,展现自我的风采,体现鲜明的个性。
应当脱离作文教学的陈旧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写作,褪去矫揉造作、模仿穿凿,赋予其鲜活的想象力,丰富的创造力,等待收获的将是缤纷的色彩,清新的 果实和勃勃的生机。写作时,课堂上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文思枯竭,三言两语就把要说的倾倒完 了,干干瘪瘪;有的学生却思绪绵绵,脑子里如有活水,或潺潺流淌,或波澜起伏,笔下 洋洋洒洒。
究其原因,与写作材料充足与否当然有密切关系,然而,切不可忽视另一重 要因素,即想象力发挥得如何。根据近代脑生理的研究,人的大脑可分为四个功能部位,即感受部位、判断部位、储 存部位和想象部位。
就多数人而言,前三个部位注意开发,想象部位比较忽视。据研究测 试,一般人只用了自身想象力的15%,潜力很大。
4.记叙文六要素是什么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5.11晏子使楚用写事六要素归纳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记叙文六要素一般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晏子使楚》本文的六要素:
1、时间:春秋末期
2、地点:楚国
3、人物:晏子、楚王
4、起因:楚王想侮辱晏子
5、经过: 三次斗智
(1)钻狗洞——是狗国——只好打开城门
(2)没人才——下等国——只好陪着笑
(3)没出息——强盗国——只好赔不是
6、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相关知识:
1、《晏子使楚》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想侮辱他和齐国,晏子以智慧取胜的三件事,赞扬了晏子智慧过人,热爱祖国的高尚品格。
2、《晏子使楚》主要内容
本篇课文节选自《晏子春秋》,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以智慧取胜楚王的三个事例。
3、《晏子使楚》段落大意
本文按故事发展的经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2小节):写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显示国威,要侮辱晏子。
第二段(第3~5小节):写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凭自己的聪明才智给予有力反驳。
第三段(第6小节):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6.叙事作文怎样讲究详略重点突出教案
叙事要详略得当
知识与技能:1、训练使用“详几笔,略几笔”写人叙事的一些方法。
2、训练写人叙事“详”要详尽生动,“略”要简约连贯。
过程与方法:围绕中心,恰当选材,掌握“详几笔,略几笔写人叙事的一些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作文的思想内涵,认识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1、处理“详”、“略” 之间的关系。
2、使用详略方法来写人记事。
教学方法:观察法、欣赏发、练习法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文章中叙事详略得当的片段描写,结合学生习作,总结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弄明白什么是详写和略写
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详略与中心的关系 1、要根据中心定详略。 在一篇文章里,详略得当,就能重点突出, 更好地表现中心, 增强表达效果。 二是,对表现中心起重要作用的典型材料,当详写;对表现中心起辅助作用的一般材料, 三是,对表现中心无关的材料,要舍掉不写。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读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候,你是否想起一个人阔大而豪迈的胸怀?读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时候,你是否想起一个人独抱冰雪的操守和情怀?读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的时候,你是否想起一个曾经忍辱负重者的英雄本色?在你的阅读或者生活经历中,一定有很多“与雪有关”的人或事,你不妨拿起笔来写一写。
请你以“与雪有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注意有详有略,详略得当;②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抒写感受,还可以创编故事;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④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第一步:审读题目,确定中心与“雪”有关,“雪”是一个限制。不管是写人还是记事,“雪”都将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雪”或者是行文的线索,或者是相关人、事的触发点,或者是一个人操守与情怀的象征„„而文章中的人或者事都必须与“雪”有关。我们以“反映某些人的操守与情怀”为中心来试试看。
第二步:根据中心,确定详略围绕“反映某些人的操守与情怀”这个中心,我们可以设置一个与“雪”有关的人物,记叙其与“雪”相关的生活经历,作为详写的内容。
第三步:考虑要求,有所侧重比如写柳宗元,根据我们确定的中心,就可以在叙事中侧重其讲述或描写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第四步:考虑前后,详略有致选“独钓寒江雪”一事作为详写的内容,就可以突出柳宗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操守与情怀。那么其愿为永州之民的家国情怀与爱民思想则可以略写,以作陪衬。 2.请以“回忆”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以叙述、描写为主的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其他表达方式,有真情实感。明确叙述线索,选择合适的材料,重点做到合理安排文章的详略。 详略安排:
①确定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详写内容:__________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写事六要素详略怎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