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油诗怎么写
一般人把俚俗的诗称为“打油诗”,这里有个典故。
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写了一首咏雪的诗: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全诗用语俚俗,浅白显露,张打油名声就此传开。后来人们把用语俚俗的诗均称为打油诗。
有趣的是,历代不少名人都偶有打油之作。相传苏轼长的是马脸,苏小妹的前额特宽,两人曾互作打油诗戏谑对方。
苏轼首先发难: 前脚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华堂前。 苏小妹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道: 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嘴边。
明初大才子解缙生性滑稽诙谐,机智善变,一次随朱元璋同出钓鱼,朱钓了半天,不见一条鱼上钩,大为光火,解缙忙在一旁恭维: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鱼。 直说得朱“龙颜大悦”。
明代的唐伯虎生性孤傲,不愿贪图宝贵,写了一首打油诗挂在自己书房里表明心志: 不炼金丹不坐禅,桃花庵里酒中仙。 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清代的郑板桥也有一首类似的自勉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打油诗多用来嘲讽、戏弄别人。相传纪晓岚为某官母亲写寿联时,提笔即写:太老夫人不是人。
某官脸上不觉青筋暴露,面色铁青。纪不慌不忙续道:九天仙女下凡尘。
该官员转怒为喜,连叹精妙。不料纪大笔一挥,却是:养儿偏惯去为贼。
该官员当即昏蹶在地。手下来弄醒他时,纪又续上一句:偷来幡桃敬母亲。
再回头看那官员时,面色灰白,大汗淋漓,狼狈不堪,恰似去鬼门关走了一遭。同样的例子还有一个。
古代某书生为一陶姓人家祝寿,献一打油诗道: 奈何奈何又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夜祝陶寿,寿比滂沱雨更多。
诗的前三句把主家气得暴跳如雷,结句异峰突起,神来一笔,使祝寿诗满篇生辉,足见书生运思之妙。 前清才子李调元也是位打油的高手。
据云,李在任两江主考期间,众士子不服,与李吟诗联对。比到最后以麻雀为题,各人吟一首诗。
李不假思索,吟出二首打油诗。其一云: 一窝一窝又一窝,三四五六七八窝。
食尽皇王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其二云: 一个一个又一个,个个毛浅嘴又尖。 毛浅欲飞飞不远,嘴尖欲唱唱不圆。
莫笑大鹏声寂寂,展翅长鸣上九天。 众士子先是哈哈大笑,继而哭笑不得,最后呆如木鸡。
李调元含笑不语,扬长而去。 也有写打油诗的皇帝。
相传清代乾隆皇帝年间,某翰林上书时,将“翁仲”误作“仲翁”,乾隆顺手批道: 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寒窗少夫功。 而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
乾隆以“毒”攻“毒”,故意将“功夫”、“翰林”、“通判”写作“夫功”、“林翰”、“判通”,这位翰林满面羞愧,灰溜溜地去了江南。 最有趣的数一首讽刺一些所谓的诗人的打油诗: 生平不见诗人面,一见诗人丈八长。
不是诗人长丈八,如何放屁在高墙? 此诗语言粗俗,讥诮诙谐,令人捧腹,足以令那些“诗人”们无地自容。 打油诗也常用于吹牛。
古代一干读书人偶然在野外相遇,互相吹嘘自己的才学,争执不下,最后决定各人吟一首最能表现自己才学的诗定高下。一书生技压“群雄”,勇夺冠军。
其诗云: 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故乡。 故乡文章数舍弟,舍弟与我学文章。
此诗一出,其他书生再无话说。 把打油诗的吹牛功能发挥得登峰造极的当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那个诗界泰斗也写出“杨家有个杨大妈,今年年纪五十八。
身材长得高又大,浓眉大眼阔嘴巴”的“全民皆诗人”的年代里,涌现出了许多“农民诗人”,有四首打油诗当属“代表作”: (一) 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 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
(二) 一个稻穗长又长,黄河两岸架桥梁。 十辆汽车并排走,火车开来不晃荡。
(三) 一头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 猪背可以降飞机,猪身成了飞机场。
(四) 稻堆堆得圆又尖,社员堆稻上了天。 扯片白云擦擦汗,凑近太阳吸袋烟。
还有一种特殊的打油诗,整首诗十七字,民间俗称为“三句半”,这里也有一个故事。相传古有一书生,自视甚高,恃才放旷,常自诩自己出口成章,可惜在实际写作中,就是一首绝句,也常常在念最后一句时卡了壳,只得匆匆用二个字结束,于是获得了“三句半”的雅号。
有一次,“三句半”在野外碰到一农家姑娘,诗兴大发,出口吟道: 夕阳照山庄,走来一姑娘。 金莲只三寸,横量。
那农家姑娘一听,气得花容变色,叫来家人把“三句半”扭送到公堂,一上公堂,“三句半”一看县官是姓王的,不觉脱口而出: 县官本姓王,一心当皇上。 咔嚓只一声,命丧。
2.赞美劳模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只问耕耘,不计收获 克己奉公 身先士卒 率先垂范我们离不开教师的劳动、父母的劳动、农民的劳动、商人的劳动、工人的劳动、警察的劳动,因为有了劳动,才有了我们生活的蒸蒸日上,才有了如今的国泰民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智慧、勤劳付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养活了整个社会。
生活是如此的美好,人类是如此的进步,一切的一切无不来自于我们的艰苦劳动平凡的劳动,劳动是那样的默默无语。世界如此灿烂,生活如此美丽,就是因为有你--辛勤的劳动者,最伟大的人!水一样流走的是日子,记忆被时间流逝得日益斑驳,人们却没有遗忘这一幕,“五一国际劳动节”成为他们英勇壮举的特别纪念。
劳动模范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绩卓著的劳动者,经职工民主评选,有关部门审核和政府审批后被授予的荣誉称号。在劳模身上,凝聚着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他们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
如果说,五月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歌,那么,劳动者就是诗篇里最美丽的音符。我们赞美劳动者,这是一群平凡而伟大的人们。
每天,劳动者匆匆的脚步,总是奔波往返于事业和家庭之间;每天,劳动者忙碌的身影,总在需要的工作岗位上演绎精彩。劳动者是社会的一分子,国家繁荣昌盛离不开全体劳动者的智慧和创造。
多年来,在中国各级英模的行列里,始终行进着石油劳模的队伍,也闪现着宝管人的身影。这些英模的思想品德集中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精神风貌,体现着中国当代劳动者的时代精神,他们以实际行动昭示人们:劳动创造历史、奉献无上光荣!金山银山和万千世界,一切都是对劳动的褒奖。
劳动者,你用手上的老茧,换来明天的太阳,换来田野瓜果飘香,换来钢花飞溅涛涛煤浪。劳动者,你脸上的皱纹,刻着岁月的记忆,用劳动的苦辣酸甜,打造酿成玉液琼浆。
劳动者,你那双眼睛,藏着智慧与聪明,所有困难踩脚下,顶天立地无限风光。劳动者,你是开拓者,你创造历史的辉煌。
3.我心中的劳模该怎么写好
公司xx车间成立于1999年,从那时起,xxx就挑起了这个车间的大梁。
在担任车间主任的6年时间里,他兢兢业业、尽心尽力,把勤奋工作当作自己最大的乐趣,把建设一个文明向上的车间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从安全运行“零”起点到如今安全运行2668天;从一个新生的车间成长为现在湖北“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成功与荣誉的背后凝聚着他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身为车间主任,他始终用自己特有的“坚韧不拔”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职工,带领着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
以身作则树榜样 俗话说“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为了充实自我,将自己锻炼成为德才兼备的好干部,树立自己在群众中的良好威信,xxx视学习为自己的“第二工作”。
在工作学习之余,他耐心向其他党员学习,努力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让自己不偏不倚的和群众紧密结合在一起,做群众的“带头人”。为了使车间全体员工的思想素质得到提高,他积极支持并配合党政领导定期组织员工和领导班子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面对面交流,竭力协调党政关系,全方位地在车间内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
工作中,他的严于律己也让车间的同事敬佩不已。今年,车间发生了一起违章操作事件,尽管此次操作因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未造成事故,可他却毅然向上级部门递交了事故报告,并主动承担了责任。
回到车间,他除了在公告栏上张贴启示予以警告,严厉处理当事人外,还对自己及其他几位主要责任人进行了经济处罚。 与工作不同,生活中的他却是职工的“贴心人”。
每逢车间员工和家属的婚丧嫁娶,他总是头一个站出来,热心为其张罗周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年春节期间,车间一位职工在去外地接父亲的途中遭遇车祸,其父不幸去世,而这位员工也身受重伤。
接到电话的他迅速与公司联系车子,连夜赶往出事地为其送上“慰问金”并帮助处理善后事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xxx的领导下,xx车间逐渐形成了“领导班子齐心,职工队伍团结”的良好局面。
精专业务保安全 xx车间是电解的“心脏”。保障平稳供电,安全供电,他深感责任重大。
为了更好的了解设备的性能,搞好车间的生产管理,他刻苦攻读了“三万吨”设备的产品说明书,查阅安装施工图纸,从完善微机监控保护系统到6KV供电系统、110KV开关站的检修试验。从辅助设备的维护保养到秋季预防性检修试验,一点一滴他都亲自指挥,身先士卒,从实践中发掘经验、总结教训。
2001年,他大胆创新,在车间组建了技改小组,就在三万吨投产的第一年,他便带领技术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完成了电抗器遮阳蓬和循环水溢流口的改造。 2003年9月份二万吨工程正式提上日程。
与三万吨设备不同,两万吨设备是引进美国GE公司的产品,其PLC模块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技术,一时难以掌握,作为设备管理者,这块“硬骨头”一定要“啃”下来。在设备厂家的调试现场,xxx认真听取讲解,并拿起英语词典熟悉英文标识;为了能使二万吨早投产,早见效,他亲上一线,和技术工人们一道奋战在二万吨工地,在现场参与安装及试验工作。
为了保证现有五万吨设备安全运行,树立员工爱岗敬业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他和车间领导班子不定期地组织职工学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及铝业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让职工们都能充分认识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据统计,动力车间已处理风、水、电系统存在大小事故隐患300余次,其中特大隐患一起;准确无误完成了大型倒闸操作百余次;完成“五小”成果共计七项,小改小革60余项,为公司节约资金近百万。
文明管理求创新 为了配合公司的增收节支、目标成本管理和“工改”等一系列改革,xxx利用空闲时间指导和带领员工共同学习公司下发的各类相关文件精神。在车间节能降耗工作中,他与保管员一道对内部库存进行了细致的清查和统计,并拿出了“增收节支”方案。
6年来,他坚持以提高职工素质为落脚点,在管理创新上狠下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1年他率先打破常规管理模式,推出了新型的劳动竞赛体制,使车间的管理工作迈出了系统化、规范化的第一步。
2002年初,善于总结的他根据在实践中发现的弊端再次修改细则,推陈出新,以“月明星评比”的形式开展新的劳动竞赛,将评比成绩与效益工资挂钩,进一步加大力度,使车间内部形成一个“班班争明星,人人比贡献”的局面。2003年,他与党支部积极商讨后,本着立足岗位成材的目标,在车间内又推行了“**员责任岗”、“共青先锋岗”和“巾帼文明岗”。
“最佳文明车间”“省级青年文明号”、“省冶金系统先进班组”等一系列荣誉的接踵而至,他的心理有说不出的自豪,这更激励着他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2003年4月28日,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信任,车间喜获“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
2005年岁末,车间又在xx省开展的“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中,以其新颖明确的创建思路,扎实有效的培训理念,实现职工共同超越的学习目标,被省总工会授予“xx五一劳动奖状”称号。 面对荣誉,喜悦自然不用说,但他更多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