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请客的帖子怎么写
以诗作柬:
如李白诗“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白居易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如孟浩然诗“待到重阳日,还未就菊花”,陆游诗“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有的宴清短柬,或情景交融,豁人耳目,沁人心脾,令人必欲往之,
如范印心约友人柬云:“庭月可中,壶冰入座。豆花雨歇,正宜挥麈之谭;桑落杯深,愿续弄珠之句。敢告前驺,布席扫室以俟。”
幽默诙谐,令人解颐,必欲赴约,
如胡介邀周亮工东云:“草野荒寒,从不敢作地主饮。明日巳订林铁翁与一二同学,追随先生,作竟夕盘礴。道驾幸早过荒斋,并携卧具来。瓦盆木榻,贫家风味,亲历之耳。”请柬中特意叮嘱客人带铺盖卷,看来非要大干一场不可。
东中又道“贫家风味”,看似过谦,实乃自豪。这些都是独抒性灵、不拘一格的绝妙好词!同文人名士们的“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的清贫风味不同,
生意人家却要极力喧染酒盛食丰:
如内蒙古黑城遗址出土一件古代请柬,云:“谨请贤良制造诸般品味,簿海馒头锦妆。请君来日试尝,伏望仁兄早降。今月初六至初八日 小可人马二”
2.怎样写丧事谢贴
(1) 用「谨(敬)领」起行。
(2) 领受物的名称、数量、单位,接「领」字逐项列明。
(3) 不受者用「谨璧谢」奉还。「谢」字平抬或单抬。
(4) 具谢帖人姓名,表敬辞。
(5) 敬使(台力)数目、单位。
(6) 丧事谢帖,「谢」字印红色,平抬或单抬。
至于婚嫁喜庆及一般应酬的封套,比照一般信封,但通常使用红色底金色字;也有表面为信封格式,里面为柬帖的,多呈折合式,但加印「囍」
「寿」等字样或图案。丧葬柬帖的封套,今多采用折合式即表面为封面,里面为柬帖;封面中间套红长方框为写受帖人姓名处,框右写受帖人地址,框左上方套红印「印」字,下墨印具帖人地址、电话。
丧事谢帖
敬领
谢 棘人○○○ 泣叩
(敬使○元)
1
3.丧事礼金封面怎么写
按照古代的书写习惯,一定要竖着写,才能保持传统的风格。这是汉民族的习俗,适用于全国大多数的地域。大多数都以旧式中文书写法来写,其要点如下:
1、竖写;
2、从右至左,左边第一行与纸面顶部空两个字开始写,“痛悼(哀悼)世伯(父亲)大人x x x先生千古”;
3、正中行纸面上下空格近乎相当写上,写上“永垂不朽(英灵永存或与天地长存等)”等敬语;4、末行从纸面底部估计空余两个字位置,写上“世侄(儿或世友)x x x敬挽。即可。
注意:从纸面看,三行是从右至左,右中左一行比一行位置低。
丧事礼金、丧事封包注意事项:
1、白事送礼数额要单数,不能封双数的礼包。单数表示不好的事情只此一回,如果是双数,则寓意祸不单行,就会得罪主人家了。很多人习惯送礼包就封个大额的整数了事,可能不经意间就得罪人。一般封丧事的礼包都带尾数,常用1做尾数,比如501、511等。
2、现在一些年轻人都没有写封包的习惯了,一般都是购买现成的商业封包直接送礼包,因此,一些年轻人就容易误用封包,尤其是一些不懂人情世故和礼节的人,抓到一个就用,一旦用错,很容易得罪人。白事封包不能用喜事的喜庆封包,市场上的那种现成封包,只能用大吉大利或是白事专用封包,千万不要用恭喜发财、双喜、贺等封包。
3、白事礼包一般不具名和致辞,把礼包送给相关司礼人员即可。有些人家亲友多,司礼登记往往忙不过来,那就很可能会漏记收礼,送礼往往讲究的是礼尚往来,如果你送礼了,主人家却没有登记,主人家可能会怪你,这样是付出了没好报,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也可以具名,具体做法是:现成的白事专用封包不需要致辞,只在封包正面左下角具名“XXX敬”;那种无致辞的空白封包,则在正面顶部居中竖排写上“牛眠之敬”,在左下角具名即可。
4、办丧事的时候,主人家收到礼包时,很多地方的习俗是需要回礼的,也就是送一个小礼包给送礼者,这种礼包一般就是一块钱左右,象征着送礼者大吉利是。这种回赠礼包,送礼者是要收下的,不能拒收。
4.送礼帖怎么写
如果是结婚送礼(过节送礼)的话:
相亲相爱幸福永久,同德同心幸福长。愿你俩情比海深!
祝福你们新婚愉快,幸福美满,激情永在,白头偕老!
让这缠绵的诗句,敲响幸福的钟声。愿你俩永浴爱河,白头偕老!
祝你们永结同心,百年好合!新婚愉快,甜甜蜜蜜!
你们本就是天生一对,地造一双,而今共偕连理,今后更需彼此宽容、互相照顾,祝福你们!
愿你俩恩恩爱爱,意笃情深,此生爱情永恒,爱心与日俱增!
他是词,你是谱,你俩就是一首和谐的歌。天作之合,鸾凤和鸣。
千禧年结千年缘,百年身伴百年眠。天生才子佳人配,只羡鸳鸯不羡仙。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