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字大写怎么写
年字大写还是年
一、年的读音:nián
二、汉字释义: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2. 每年的。
3. 一年的开始。
4. 有关年节的(用品)。
5. 时期,时代。
6. 收成。
7. 岁数。
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
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
10. 姓。
三、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四、部首:丿
五、相关词组:
青年、过年、几年、年级、千年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撇、横、横、竖、横、竖
二、词语释义:
1、青年
指人十五六岁至三十岁左右的阶段对青年来说,没有不可超越的东西。
指上述年龄的人寻找生命永恒价值的青年。
2、过年
在新年或春节期间进行庆祝等活动。
指过了新年或春节。
来年;明年。
3、几年
暂无解释。
4、年级
学校中依据学生修业年限分成的级别大学三年级学生。
5、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2.岁的繁体字怎么写
◎ 岁
岁、嵗、歳 suì
〈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步,戌( xū)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2) 同本义 [Jupiter]
岁,木星也。——《说文》
岁在星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3) 又如:岁君(太岁。古人称木星为太岁,认为冲犯它不吉利);岁次(每年岁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称为岁次)
(4) 年的别称 [year]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豳风·七月》
武留 匈奴,凡十九岁。——《汉书·李广苏建传》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5) 又如:岁祲(一年到头妖气弥漫);岁腊(年终祭祀祖先);岁考(年度考试);岁事(诸侯每年秋季朝见天子之事);岁晏(岁暮,年尾);岁华(年华,岁月)
(6) 年龄 [age]
年十二岁,庄襄王死,政代为 秦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林觉民《与妻书》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7) 又如:三岁小孩;八十岁的老奶奶;两岁的牛儿正当年
(8) 岁月;时光 [time]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那堪正漂泊, 来日岁华新。——唐· 孟浩然《除夜》
(9) 又如:岁光(岁月,光阴);岁华(时光)
(10) 年景,一年的农事收成 [year for crops;year's harvest]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孟子·梁惠王上》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战国策·齐策》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11) 又如:岁恶(岁凶。收成不好);岁登(年谷丰登);丰岁;歉岁;岁熟;岁稔(年成丰熟);岁丰(年谷丰收)
(12) 新年,一年之始 [New Year]。如:岁旦(正月初一日);岁朝(一年之始,即元旦);岁旦酒(新年所饮的酒);岁夕(除夕);岁仗(每年元旦朝会时所用的仪仗)
(13)“郭沫若“岁”字考结论为:(1)岁戌古为一字。(2)古人尊视岁星,以岁为之符征,以表示其威严可怖,故以岁星名岁,(3)由岁星之威再孽乳而为年岁字(郭氏著《甲骨文字研究》上册)。《说文》则谓:“岁,木星也,从步戌声,律历书,以五星为五步。”其意亦先有木星名岁,然后始有年岁之岁。唯日本学者新城新藏反对此说,以“岁字似由配合步与戌而成,其意乃指戌月迄戌月之一年。又所谓戌月者,系指十一月”,由此十一月至彼十一月,为一岁,乃先有年岁之岁字,然后举以名诸木星。(《东洋天文学史研究》第三编第三节)古固无以十二辰记月,但戌为十一月,殊不可信。不过先有年岁,后以名星,亦可备一说。姑且不论先有木星名岁及后有年岁之岁,还是先有年岁之岁及后以名木星者,岁字实与农事有关。这是因为星象天文为农业兴起后之事。而年岁与农作有关,尤显而易见。”(
3.年龄的文字表述
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4.“岁”字怎么大写
百岁
[bǎi suì]
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 周立波 《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
岁月
[suì yuè]
[years] 年月日子;时间岁月如流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年岁
[nián suì]
1. [age]:年纪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 --《南史.虞荔传》
5.巧填年龄
不同年龄人的称谓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 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