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繁体字和简体字是一样的,一共九画。
汉字演变:
汉字字义:
◎ 立,设置,成立:~立(a、开始成立;b、开始产生,开始形成)。~树(建立功业,或所建立的功业)。~国。~都(dū)。~党。~军。~交。~设。~功立业;
◎竖立:即取急子手中白旄,故意建于舟首,用自己仆从相随。--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 造,筑:~造。~筑。修~。新~。兴(xīng)~。筹~;
◎ 提出,倡议:~议。~策(出谋献策);
◎ 指中国福建省:~兰;
◎ 北斗的斗柄所指的方位。斗柄农历每月所指的方位不同,因此"建"亦转指月份(亦称"月建"、"月尽"):大~(农历有三十天的月份,亦称"大尽")。小~(农历有二十九天的月份,亦称"小尽")。
常用词组
◎ 建安 jiàn'ān
[Jian An period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219年)
汉末 建安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建白 jiànbái
[propose] 提出建议或陈述主张。
宰相卢携素食,令孜,每建白,必阿邑倡和。--《新唐书·田令孜传》
◎ 建绒 jiànróng
[silk fabrics] 因最早产于建康得名。表面丝绒密而挺立,棕黑色,用于做鞋帽
◎ 建设 jiànshè
[provinciate] 给…以一个省的地位。
海南于1989年建省。
◎ 建言 jiànyán
(1) [state]
(2) 陈述(主张或意见)
(3) 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
◎ 建堰 jiànyàn
[weiring] 堰坝的建造(如建在溪流中用以捕鱼)。
◎ 建业 Jiànyè
[Jianye county] 古县名。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孙权改秫陵县设置,治所在今南京市。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自武昌迁都于此。
◎ 建议 jiànyì
(1) [propose;suggest;bid;offer;recommendation]∶向有关方面提出自己的主张。
◎ 建筑 jiànzhù
[build;construct;erect] 指造房子,修路、架桥等。
建筑雕刻。--蔡元培《图画》
建筑一座高楼
建筑桥梁
◎ 建筑 jiànzhù
[building;construction;edifice;structure] 建筑物,如房屋、桥梁、水坝、隧道等。
古老的建筑
2.傅的繁体字怎么写
无繁体字
1. 傅fù辅相:太傅。少傅。教导:“傅立德义”。教导人的人:师傅。附着,使附着:傅粉。姓。笔画数:12;部首:亻;学汉字网给出傅的笔顺笔画顺序是:321251124124心得体会
继续掌握好的相关信息:傅的同音字 fù 12画 部首亻偏旁字 傅字的成语 傅字的谜语
2. 辅相:太傅。少傅。
教导:“傅立德义”。
教导人的人:师傅。
附着,使附着:傅粉。
姓。笔画数:12;部首:亻
3. 学汉字网给出傅的笔顺笔画顺序是:321251124124
傅
fù
【动】
(形声。从人,尃(fū)声。本义:辅佐)
同本义〖assist〗
傅,相也。——《说文》。按,与俌略同。
傅,傅之德义。——《汉书·贾谊传》。师古曰:“傅,辅也。”
郑伯傅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又如:傅父(古代辅育王室子女的年长男性保育人员);傅御(古代辅佐君王或诸侯办事的官员);傅弼(辅弼;辅佐)
辅导〖〗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孟子》
今日傅教帝。——《汉书·陈平传》
又如:傅姆(古时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年老妇人);傅相(古时辅导国君、诸侯王之官);傅导(辅导)
靠近,迫近〖closeto〗
傅,近也。——《小尔雅》
重欲傅人。——《考工记·庐人》
亦傅于天。——《诗·小雅·菀柳》
又如:傅郭(靠近外城);傅近(靠近)
依附,依凭〖dependon〗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又如:傅堞(凭借城堞);傅丽(依靠)
通“附”。附着〖stickto〗
辩士见一端,或以意傅着星历,虚造匈奴、乌孙、西羌之难。——《汉书·息夫躬傅》
毋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之。——《韩非子》
又如:傅人(依附于他人);傅于(附着)
涂〖apply〗。如:傅粉(敷粉);傅彩(在绘画中加上色彩);傅色(着色);傅致(涂上);傅饰(涂饰)
附会;强加〖beattachedwith〗。如:傅重(附会罪状);傅时(趋附时势);傅益(因附会而增加);傅理(附会于理);傅构(辅会虚构)
捎带,随带〖bring〗
边人驩激,执弓傅矢,唯恐不得进。——《宋史》
通“赙”。以财物助丧事〖〗
若国札丧则令傅补之。——《周礼·秋官下·小行人》
傅
fù
【名】
教师,师傅,古时特指帝王的相或帝王、诸侯之子的老师〖teacher〗。如:太傅;少傅
姓
傅会
fùhuì
〖strainone'sinterpretation;〗同“附会”。
凑合,集合
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草相交漆白黑丹青之所为。——《列子·汤问》
指文章的安排布局和修饰润色等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后汉书·张衡传》
参考资料
在线汉语字典:3/3165.html
3.“定”的繁体字怎么写
“定”的繁体字就是“定”。
定,ding,从宀从正。正家而天下定。
不动的,不变的:~额。~价。~律。~论。~期。~型。~义。~都(dū)。~稿。~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规~。鉴~。
2. 使不变动:~案。~罪。决~。确~。
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大局已~。
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心神不~。
5. 确凿,必然的:必~。镇~。
6. 预先约妥:~计。~情。~货。~做。
7. 姓。
〈形〉
(1) 会意。字从宀( mián),从正,正亦声。“正”意为“统一”。“宀”为“宇”省。“宀”和“正”联合起来表示“宇
本义:国家安稳的局面。
转义:确切的状态(如确切的时间、地点、人物等)。
(2)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stable;smooth and steady]
定,安也。——东汉·许慎《说文》
靡所定处。——《诗·大雅·桑柔》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诗·小雅·采薇》
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
以待阴阳之所定。——《礼记·月令》
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资治通鉴》
(袁可立)徐取一、二倡乱者抵法,事遂定。——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3) 又如:定迭(定叠。安定,太平);定害(定搅,定虐。扰乱,扰害);定帖(稳定;安定);定昏(请晚安)。
(4) 镇静;宁静 [quiet]
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李中《碧云集》
(5) 又如:心神不定;入定(佛教徒闭眼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
(6) 固定 [fixed]
我戎未定。——《诗·小雅·采薇》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7) 又如:定数(迷信者认为人生祸福都是命里注定,称为定数);定止(固定的处所);定式(固定的样式);定所(固定的住所、居处)。
4.一二三繁体字怎么写
1、壹 [yī]
①常用于支票、银行票据等,以避免差错或涂改 。如壹圆。
②古书及汉人用字。如”一之与壹,二之与贰,三之与叁,其义皆同。
③表示数量、次数。如壹再、壹倡三叹、壹尊等。
2、贰[èr]
①用于会计账中以防伪造
②古国名。故地在今湖北省应山县境 。如”楚屈瑕将盟贰、轸“。
3、叁 [sān]
①”三“的大写,代表数字。如”大都不过叁国之一“。”
壹贰叁“并非是繁体字,仍是简体字。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汉字七体”,即: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汉字的发展,大体上是由繁趋简,字形越来越简单,也越来越方便书写。
参考资料
在线新华字典:/zidian/S/0931807522862996700.htm
5.一字繁体字怎么写
一字繁体字为“壹”。
壹:yī。
1.形声。小篆字形。从壶,吉声。“一”的大写。本义:专一
2.同本义
壹,专一也。——《说文》
君子壹教,凝子壹学,亟成。——《荀子·大略》
与人之壹也。——《左传·文公三年》。注:“壹,无贰心。”
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左传·昭二十年》
3.又如:壹心(同心;专心);壹德(谓一心一意);壹意(专心致志);壹定(一贯不变,固定不变)
4.统一;一致
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商君书·赏刑》
5.又如:壹同(统一);壹统(一统);壹意(统一意志);壹体(一致,如同一个整体);壹气(元气,统一不杂之气)
6.皆;一概;一律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一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7.又如:壹是(一概,一律);壹概(一概,犹言齐一);壹切(一切;全部);壹匡(一匡。使一切得到匡正)
8.一样;等同;同一
镇静者修之,则壹。——《国语·晋语七》
9.又如:壹齐(齐一,划一);壹体(如同一个整体)
10.“一”的大写
节以壹惠。——《礼记·表记》
君答壹拜。——《仪礼·士相见礼》
古书及汉人用字,如一之与壹,二之与贰,三之与叁,其义皆同。——《容斋五笔》
11.表示数量、次数。
组词:
1.壹再:一再。一次再次,再三。
2.壹倡:三叹谓一人歌唱,三人应和。
3.壹尊:一尊。谓共尊立一帝。
4.壹适一度:贡举或推荐。
6.“建”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繁体字和简体字是一样的,一共九画。
汉字演变:汉字字义:◎ 立,设置,成立:~立(a、开始成立;b、开始产生,开始形成)。~树(建立功业,或所建立的功业)。
~国。~都(dū)。
~党。~军。
~交。~设。
~功立业;◎竖立:即取急子手中白旄,故意建于舟首,用自己仆从相随。--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造,筑:~造。
~筑。修~。
新~。兴(xīng)~。
筹~;◎ 提出,倡议:~议。~策(出谋献策);◎ 指中国福建省:~兰;◎ 北斗的斗柄所指的方位。
斗柄农历每月所指的方位不同,因此"建"亦转指月份(亦称"月建"、"月尽"):大~(农历有三十天的月份,亦称"大尽")。小~(农历有二十九天的月份,亦称"小尽")。
常用词组◎ 建安 jiàn'ān[Jian An period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219年)汉末 建安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建白 jiànbái[propose] 提出建议或陈述主张。
宰相卢携素食,令孜,每建白,必阿邑倡和。--《新唐书·田令孜传》◎ 建绒 jiànróng[silk fabrics] 因最早产于建康得名。
表面丝绒密而挺立,棕黑色,用于做鞋帽◎ 建设 jiànshè[provinciate] 给…以一个省的地位。海南于1989年建省。
◎ 建言 jiànyán(1) [state](2) 陈述(主张或意见)(3) 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 建堰 jiànyàn[weiring] 堰坝的建造(如建在溪流中用以捕鱼)。
◎ 建业 Jiànyè[Jianye county] 古县名。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孙权改秫陵县设置,治所在今南京市。
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自武昌迁都于此。◎ 建议 jiànyì(1) [propose;suggest;bid;offer;recommendation]∶向有关方面提出自己的主张。
◎ 建筑 jiànzhù[build;construct;erect] 指造房子,修路、架桥等。建筑雕刻。
--蔡元培《图画》建筑一座高楼建筑桥梁◎ 建筑 jiànzhù[building;construction;edifice;structure] 建筑物,如房屋、桥梁、水坝、隧道等。古老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