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繁体字怎么写
病
病 bìng
1. 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病,疾加也。——《说文》
疾病外内皆埽。——《仪礼·既夕礼》
2. 生理上或心理上不正常的状态
君之病在肌肤。——《韩非子·喻老》
性伤谓之病。——《荀子·正名》
又如:病笃(病势沉重)病革(病势危急将死);病亟(病革)
3. 缺点,毛病,瑕疵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唐·韩愈《原毁》
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病累(指文章中有瑕疵或累赘的字句);语病;通病(一般都有的缺点);
4. 疾苦,痛苦
长其孤,问其病。——《国语·吴语》
5. 困难,不利
利则东收齐,病则西侵秦。——《史记·商君列传》
6. 枯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又如:病树(即将枯死的树木);病叶(枯叶;黄叶);病草(枯萎变黄的草)
7. 生病
未果,寻病终。——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王充《论衡·订鬼》
又如:孩子病了;病状(请病假的文状)
8. 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论语·卫灵公》
又如:病滞(犹郁滞);病俗(犹言忧民忧俗);病疚(愧悔不安)
9. 苦恼,困恼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病涉(苦于涉水渡川)
10. 损害。如:病民(为害人民);病蛊(害人的毒蛊。犹言害人虫)
11. 疲累,倦困
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又如:病乏(困乏;因病惫乏);病喙(非常疲乏,呼吸困难)
2.蛊这种东西是不是真的有
有的。
是种虫。 ●蛊[1](拼音:gǔ) 繁体字:蛊 ◎ 传说中的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专用来害人:~惑。
◎ 人腹中的寄生虫。 ◎ 毒害人之物:~毒。
◎ poison;venom; harm;bewitch [编辑本段]详细字义 (名词解释) (1) 会意,从虫、从皿。本义: 人肚子里的寄生虫 (2) 同本义 [parasite] 蛊,腹中虫也。
——《说文》掌除毒蛊。——《周礼·秋官·庶氏》 (3) 又如:蛊慝(蛊虫引起的祸害);蛊证(腹内生虫的病);蛊毒(蛊虫之毒) (4) 毒虫。
传说取百虫于皿中,使互相蚕食,最后所剩的一虫为蛊 [the most poisonous insects who survive after fighting each other]。如:蛊虿(毒虫) (5) 神智惑乱的疾病 [demagogic disease]。
如:蛊疾(心志惑乱的疾病。多指被女性所迷惑而言) (6) 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 [cultured insect] 江南数郡有畜蛊者,主人行之以杀人,行食饮中,人不觉也。
——《舆地志》 (7) 又如:蛊蛊(传说人工培育的蛊虫);蛊主(传说饲养蛊虫的人) (8) 指与诅咒、祈祷鬼神等迷信有关的事 [superstition]。如:蛊气(施行诅咒术的邪气);蛊祝(用邪术诅咒害人);蛊师(迷信职业者。
利用符咒等邪术为人安排吉凶祸福的人);蛊杀(蛊术杀害) (9) 谷类中蛀虫所化的蛾 [grain moth] 谷之飞,亦为蛊。——《左传·昭公六年》 (10) 又如:蛊蛊(粮食中蛀虫所化的蛾) (11) 指淫邪之事 [lascivious and depraved matter] 关其门户,用止狂蛊。
——《太玄经》 (12) 一种腹部臌胀的疾病 [tympanites due to parastic infestation]。如:蛊膈(腹胀不思饮食的病);蛊胀(即臌胀病) (13) 通“故”( gù)。
故事、旧事、旧业 [story] 乃命五史以书五帝之蛊事。——《尚书大传》 (动词解释) (1) 诱惑;迷乱 [seduce;demagogic] 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孔某(指孔丘)盛容脩饰以蛊世。——《墨子·非儒下》糜费产业,蛊惑士女。
——南朝梁· 刘勰《灭惑论》 (2) 又如:蛊丧(惑乱丧失);蛊溺(惑乱沉迷);蛊伪(蛊惑诈伪);蛊诱(迷惑引诱) (3) 用符咒之术毒害人 [injure dangerously by charms] 因诬言欲作蛊道祝诅,以菟为厌胜之术。——《后汉书·清何王庆传》 (4) 又如:蛊毒(毒害。
用毒药害人,使人不自知);蛊道(指巫蛊咒诅之术) (5)〈形〉通“痼”( gù)。疾病久治难愈 [chronic] 晋胥克有蛊疾,郤缺为政。
——《左传·宣公八年》 [编辑本段]古书中描述的蛊 蛊,病名。 ①泛指由虫毒结聚,络脉瘀滞而致胀满、积块的疾患。
《赤水玄珠·虫蛊》:“蛊以三虫为首。”“彼蛊证者,中实有物,积聚已久,湿热生虫。”
《证治汇补》卷六:“胀满既久,气血结聚不能释散,俗名曰蛊。”参见虫臌条。
②少腹热痛,溺白浊的病证。《素问·玉机真藏论》:“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
③指房事过度成疾。见《左传·昭公元年》:“晋候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蛊。”
“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在《周易》,妇惑男,风落山谓之蛊。”
④古代用毒虫所制的一种毒药。《诸病源候论·蛊毒候》:“多取虫蛇之类,以器皿盛贮,任其自相啖食,唯有一物独在者,即谓之为蛊,便能变惑,随逐酒食,为人患祸。”
[编辑本段]常用词组 ◎ 蛊惑 gǔhuò 例:蛊惑人心 [demagogic] 使人心意迷惑 而滥求租税,糜费产业,蛊惑士女。——刘勰《灭惑论》 蛊:古代传说可以害人的毒虫。
——《新华字典》 [编辑本段]蛊的各种打字方法 蛊(拼音:gǔ) 繁体字:蛊 部首:虫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五笔:86&98:JLF 仓颉:XLIBT 笔顺编号:25121425221 四角号码:5010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86CA [编辑本段]蛊的来历、分类和下蛊方法 蛊,音同古,相传是一种人工培养而成的毒虫。传说放蛊是我国古代遗传下来的神秘巫术;过去,在中国的南方乡村中,曾经闹得非常厉害,谈蛊色变。
文人学士交相传述,笔之翰籍,也俨然以为有其事;一部分的医药家,也以其为真,记下一些治蛊之法。 制蛊法:多于端午日制之,乘其阳气极盛时以制药,是以致人于病、死。
又多用蛇、蛊、蜈蚣之属来制,一触便可杀生。 蛊之种类有十一种:蛇蛊、金蚕蛊、篾片蛊、石头蛊、泥鳅蛊、中害神、疳蛊、肿蛊、癫蛊、阴蛇蛊、生蛇蛊。
其余有些特殊的,分说如下: 癫蛊:传说多是壮族所为,把蛇埋土中,取菌以害人。 疳蛊:又谓之“放疳”、“放蜂”。
据说,两粤的人,多善为此。方法是:端午日,取蜈蚣和小蛇,蚂蚁、蝉、蚯蚓、蚰蛊、头发等研末为粉,置于房内或箱内所刻的五瘟神像前,供奉久之,便成为毒药了。
泥鳅蛊:用竹叶和蛊药放水中浸之,即变有毒的泥鳅。 石头蛊:用随便的石头,施以蛊药而成的。
篾片蛊:将竹片施以蛊药后便成。 金蚕蛊:据说这种蛊不畏火枪,最难除灭;而且金蚕蛊还能以金银等物嫁之别人。
《岭南卫生方》云:制蛊之法,是将百虫置器密封之,使它们自相残食,经年后,视其独存的,便可为蛊害人。
3.淋的繁体字怎么写的
拼 音 lín lìn 部 首 氵 详细释义 [ lín ]1.〔~漓〕a.沾湿或流滴,如“大汗~~”;b.畅快,如“~~尽致。”
2.浇:~浴。~湿。
日晒雨~。[ lìn ]1.过滤:过~。
2.一种性病,病原体是淋病球菌。病人尿道红肿溃烂,尿有浓血。
通称“淋病”;亦称“白浊”。相关组词 淋雨 淋漓 过淋 淋病 淋巴 淋淋 淋浴 淋铃 淋森 淋润潜淋 淋踢 淋津 淋池 动词1(1)(形声。
从水,林声。本义:浇)(2) 同本义。
让水或其他液体自上落下 [drench;pour;sprinkle] 淋,以水沃也。――《说文》被淋洒其靡靡兮。
――王褒《洞箫赋》(3) 又如:用水淋头;日晒水淋;淋浴。(4) 浸渍 [soak] 淋,渍也。
――《广雅》(5) 又如:淋浪(沾湿的样子);淋淋漓漓(沾湿下滴的样子);淋淫(浸渍)。淋 lín 形容词(1) 山水奔流的样子,雨下的样子 [flowing at great speed] 淋沐,山水下貌。
――《说文》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枚乘《七发》(2) 又如:淋雨(霖雨,大雨),淋淋(水倾斜的样子);淋头盖脑(比喻来势猛)。
(3) 形容水、血、汗、泪等连续下滴貌 [dripping] 滴滴点点淋一桌子汁水。――《水浒传》(4) 又如:淋津(流滴的样子),淋涔(水流滴的样子),淋浪(流滴不止的样子),淋漉(流滴的样子),淋雨(连绵雨)。
另见lìn 淋巴 línbā [lymph] 又称“淋巴液”。由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所形成的液体,在淋巴管内流动,最后经颈根部大静脉注入血液。
其成分除蛋白质较少外,与血浆很相近。淋巴结 línbājié [lymph node (gland)] 淋巴管通往静脉间的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
多成群分布于颈、腋窝、腹股沟、肠系膜及大血管附近。产生的淋巴细胞在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又能作为滤器清除淋巴液中的细菌、病毒或瘤细胞。淋漓 línlí(1) [dripping wet]:液体湿湿地淌下,即流滴的样子。
淋漓不净(2) [be free from inhibition]:形容痛快 淋漓肺腑之言 淋漓尽致 línlí-jìnzhì(1) [be most incisive and vivid;make the most revealing performance; with poignancy]∶形容文笔或言词畅达详尽 刻划淋漓尽致,恰到好处(2) [bare]:赤裸裸;毫不遮掩 揭露得淋漓尽致 淋浴 línyù [shower;bath] 通过细的喷头使水有力地喷淋至人体上的一种水浴 他刮脸和淋浴后,精神顿觉爽快 淋2 lìn 动词2(1) 滤 [filter;strain]。如:用纱布把药淋一下(2) 酿酒 [make wine] 僧人这里是个苦地方,没甚么好吃的,就是一蛊素酒,倒是咱们庙里自己淋的。
――《儿女英雄传》另见lín 淋病 lìnbìng [gonorrhea;gonorrhoea] 由于淋病双球菌所引起的**粘膜的接触传染性炎症。淋滤 lìnlǜ [leaching] 也称“淋溶”。
指水连同悬浮或溶解于其中的土壤表层物质向地下周围渗透。淋1 lín ㄌㄧㄣˊ 浇:~浴。
~湿。日晒雨~。
〔~漓〕a.沾湿或流滴,如“大汗~~”;b.畅快,如“~~尽致。” 郑码:VFF,U:6DCB,GBK:C1DC 笔画数:11,部首:氵,笔顺编号:44112341234 drench;filter;pour;strain;淋2 lìn ㄌㄧㄣˋ(1) 过滤:过~。
(2) 一种性病,病原体是淋病球菌。病人尿道红肿溃烂,尿有浓血。
通称“淋病”;亦称“白浊”。郑码:VFF,U:6DCB,GBK:C1DC 笔画数:11,部首:氵,笔顺编号:44112341234 drench;filter;pour;st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