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作词作曲
作曲之前,你们需要确定准备写的歌曲是几段体的!一段体,两段体,还是三段体! 两段体和三段体比较常见,就不说了!一段体最典型的例子是: 西部歌王王洛宾老先生的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 1. 使用和弦加入经过音来作曲。
适用于先写和声进行,然后再加入旋律。此类曲子的旋律与伴奏的和弦相对来说,非常和谐!旋律的和声走向特别明显!但是,一般篇幅比较短小! 这时候,吉他的不同的速度和扫弦节奏,不同的分解和弦的指法。
强弱节拍的不同变化,我们可以感觉到不同的旋律的!会产生不同的创作灵感的! 如: 李圣杰的<<痴心绝对>>的高潮部分(即副歌部分)的和弦音就非常的明显! 还有,你可以唱一下陈慧娴的<<千千阙歌>>的前奏,旋律,间奏和尾奏来试着去体会一下! 2. 使用纯粹的自然音阶来作曲。适用于写长段的旋律!先写旋律,后写和声! 如: 大调自然音阶: 1 2 3 4 5 6 7 小调自然音阶: 6 7 1 2 3 4 5 3. 使用各种特色音阶来作曲。
这一点,我要重点讲一下! 我们可以使用各个国家,或者各个民族的特色音阶来作曲! 如: a. 我国常用的五声音阶: 大调五声音阶: 1 2 3 5 6 小调五声音阶: 6 1 2 3 5 b. 和声小调音阶: 6 7 1 2 3 4 #5 c. 大佛里吉亚音阶: 1 b2 3 4 5 b6 b7 (Phrygian-Dominant)也有人把它叫做;弗拉门戈音阶! d. 自然音阶的各种不同的模式: 爱奥尼亚模式: 1 2 3 4 5 6 7 (Ionian)也就是大调自然音阶! 多里安模式: 2 3 4 5 6 7 1 ( Dorian ) 佛里吉亚模式: 3 4 5 6 7 1 2 (Phrygian) 利底亚模式: 4 5 6 7 1 2 3 (Lydian) 混合利底亚模式: 5 6 7 1 2 3 4 (Mixolydian) 洛克里亚模式: 7 1 2 3 4 5 6 (Locrian) 以上自然音阶以不同的音作为开始,向下顺次排列的方式,叫做: 旋法调 ! e. 减音阶: 1 2 b3 4 b5 b6 bb7(6) 7 f. 半-全减音阶: 1 b2 b3 3 b5 5 6 b7 g. 全音音阶: 1 2 3 #4 #5 #6 h. 布鲁斯音阶: 1 b3 4 b5 5 b7 ( Blues ) i. 混合布鲁斯音阶: 1 b3 3 4 b5 5 b7 j. 大利底亚音阶: 1 2 3 #4 5 6 b7 ( Lydian-Dominant ) k. 超级洛克里亚音阶: 1 b2 b3 b4 b5 b6 b7 (Super-Locrian) l. 印度音阶: 1 2 3 4 5 b6 b7 (Hindu) m. 吉普赛音阶: 1 b3 #4 5 b6 b7 (Gypsy) n. 匈牙利音阶: 1 #2 3 #4 5 6 b7 (Hungarian) o. 匈牙利小调音阶: 1 2 b3 #4 5 b6 7 (Hungrarian Minor) p. 旋律大调音阶: 1 2 3 4 5 b6 7 1 b7 b6 5 4 3 2 1 q. 旋律小调音阶: 6 7 1 2 3 #4 #5 6 5 4 3 2 1 7 6 r. 日本音阶: 6 7 1 3 4 其实,简单地说,就是在你作的自然音阶旋律中,你随时准备即兴的加入一个或者若干个变化音,也就是半音!可以升高半音,或者降低半音!看你自己的喜好了! 4. 借助各种乐器的音阶特点来作曲。 如: 云南乐器葫芦丝,巴乌只有一个8度加一个音,所以作曲的时候,最好要考虑到这个乐器的音域! 再如:新疆乐器独他尔,是弹拨类乐器,有两个尼龙弦,作曲的时候就可以加入很多的圆滑音等! 5. 模仿说话读音高低的方式作曲。
也就是说,在你读歌词的时候,读出歌词的抑扬顿挫,旋律的高低起伏和汉字读音的高低起伏一致。如同唱着说话一样! 根据汉语拼音的四个声调来作曲。
适用于先有歌词,后有曲。 模仿读音作曲的秘诀!两个字:好听!随你们的心情去写!具体地说: 汉字有四种读音: 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其中“上”字读音为第三声! 如用于为歌词谱曲的话: 比方说: 第一个字后面的字为阴平,也就是第一声,则谱曲时这个字上面的旋律音可与前面的第一个字同高,当然也可高或者可低! 如第二个字为阳平,也就是汉语拼音的第二声,则谱曲时这个字上面的旋律音可比前面的第一个字稍高! 如第二个字为上声,也就是汉语拼音的第三声,则谱曲时这个字上面的旋律音可比前面的第一个字稍低! 如第二个字为去声,也就是汉语拼音的第四声,则谱曲时这个字上面的旋律音可比前面的第一个字稍高或者稍低! 这只是我自己理解出来的一般规律而已,仅供参考!你们作曲的时候完全可以打破在这个框框!或者部分利用这种方法! 以上所说的,音高的比较,不是固定的,也不是规定的!只是我为了让你们方便理解,自己编出来的!希望它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如: 梁朝伟的《一天一点爱恋》、陈晓东的《心有独钟》、迪克牛仔的《梦醒时分》、孙燕姿的《开始懂了》、庾澄庆的《情非得已》、周惠的《约定》、杨坤的《无所谓》、阿杜的《他一定很爱你》和Beyond的《喜欢你》、《交织千颗心》等的歌词及旋律对应的就非常的明显! 再补充说明一下: 像这种模仿说话的方式作曲的最典型的歌手是: 任贤齐 如他的《心太软》、《很受伤》等等歌曲,有好多都是! 老狼《同桌的你》、《来自我心》等等好多! 朴树〈白桦林》,《那些花儿》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等! 许巍,有好多!如《故乡》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太多了! 郑钧《回到拉萨》和《商品社会》等,也有好多! 另外你们也可以注意一下歌手汪峰的《花火》和《在雨中》等歌曲! 总之,所有让你们第一次听的时候,会让你们感觉到是在向你说话或是聊天、谈心的歌曲,都是这样创作的。多数的校园歌曲都是这样的。
最典型的例子还有: 像老朋友倾诉般的唱歌好听的歌手。
2.怎样写歌
1、首先你必须准备一个可录式随身听,甚至其他录音器材皆可, 当你哼唱唱时,立刻将它录下来;
2、然后利用各种方法找到一位可以帮助你写乐谱的人(不管五线谱或简谱皆可), 请他将你的创作编制成一份完整的记录;
3、然后找到一位会乐器的人(最好是吉他、钢琴、电子琴等,属於可伴奏的乐器), 请他帮你简单地编曲,然后利用录音器材录起来(乐器搭配人声),做个简单的Demo(小样品);
4、会做Demo是件好事,不管和弦用得好听、不好听、变化多端与否、转调技巧等等问题, 先把原创Demo做出来,编曲是另外的事情。好听的旋律是可以经过编曲以后加分的。 所以,能写好的旋律是最重要的。若想学习特殊和弦运用法,最好的建议是去买本关于和声的书看. 这样的进步是很不可思议的哦;
5. 会编曲,也懂得如何运用和弦,能写出来的旋律,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必须常常唱歌, 而且要唱自己觉得好听的歌曲,唱多了,自然在创作能写出较漂亮的旋律了。 当然,一个人的感情的真正释放,才会是动人歌曲的最直接来源。
拓展资料:
在学习理论和经验之前,应该学着把各种和弦的进行运用自如。
A和D(象史普林斯廷,鲍布迪伦这些人用了很多。比如那首著名的(A)Born in the (D)U.S.(A) A).把G加进去再混一下你就能得到7成以上的流行,摇滚和民谣的精典歌曲了!!不信我的话吗??试试去!!!另一些合成的活儿也是一样的简单。我自己则是滥用Am--G 或者A--G这样的和弦混合多年了。在这开始之前先别问我理论,那不是我的专长。
读一下David Hodge的精彩专栏:"A" Before "E" (Except After "C"). David 将给出详尽的解释。 先围绕主和弦去弹奏(A-B-C-D-E-F-G,别用小调和弦什么的),并且感觉它们。开放式和弦和小和弦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小和弦有着忧郁的感觉,他们听起来象是有很多悲剧式的爱情故事在里面!现在来弹奏小调,感觉到不同了吗?现在先来弹一个A 然后再来一个Am并且注意他们的区别。接着弹完G后紧跟着来个Am,用不同的方式去弹。
肆意的乱弹一段时间,然后找出一个紧凑快速的模式来。看看你能在这两个和弦上找出几种不同的模式来,每一个模式都能是一首歌。 现在你可以只弹你最喜欢的那种模式。然后用笔在纸上写一些句子。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把时常在自己脑袋里浮现的事情写下来就成了。 接着你要一遍接一遍的弹自己喜欢的那个模式,直到你感觉舒服了为止,然后唱你写的句子。
如果你的句子有1到两个特别的音节,你就得把你的模式做1到两处相应的调整。或者你可以你可以从句子里拿一个词出来,或者把一个长的词用一个短的来代替。(有很多你可以做的,但我们在这仍保持简单的态度)。
如果你的句子错过了一个音节,那就把其中一个词拖长一拍。 现在来写别的句子。虽然不需要和开头的有什么关系,但有时也可能会有。如果和你的第一部分没关系的话,你得干别特别的工作将他们连接起来。 你必须记住在你选出的模式中的音节数(这些事实上比前一部分要麻烦,但在这时要继续保持简单的态度。)接着,别绞尽脑汁想,跟着感觉往下走。
接下来写和弦。我们试着用C--G的模式。把你先前的那些东西换掉,把这个当成和弦,你会把它用做歌曲的高潮部分的。你先前写的发生了些什么?他们给你的感觉是什么?让这些诗句变的有生命!你曾经想到过这些吗?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是什么?写好第一段后对第二段有准备吗?试着用F--G的模式来代替。写第三段时再回到C--G的模式。接下来的第四段将是很重要的。
从来F--G的模式,但是再碰到G时将它挂在那。正如你的乐句,将会又一次结束在G上。换句话说就是你把整首歌都挂在那了。 基于以上观点你可以把吉他放下了。但是不论你的感觉是不是很舒服,接着写别的句子。现在你遵从这个规律来写:第一段,第二段,和弦,第三段,和弦。然后弹奏整首歌。
3.前奏, 间奏, 尾奏, 用英文怎么写
Prelude, Interlude, End。
词汇分析:
prelude
英 [ˈpreljuːd] 美 [ˈpreljuːd]
n.序曲;前奏曲;序幕;前奏;先声
v.为…作序;开头;成为…的序曲;演奏序曲;唱开场戏
第三人称单数: preludes
复数: preludes
现在分词: preuding
过去式: preluded
过去分词: preluded
记忆技巧:pre 前 + lud 玩;戏剧 + e → 先演奏 → 序曲
例句:
Most unions see privatisation as an inevitable prelude to job losses
大多数工会认为私有化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失业。
扩展资料:
类似词:演奏:give an instrumental performance
词汇分析:
performance
英 [pəˈfɔːməns] 美 [pərˈfɔːrməns]
n.表演;演出;艺术上的表现;演技;表现;性能;业绩;工作情况
复数: performances
例句:
Inside the theatre, they were giving a performance of Bizet's Carmen.
在剧院里,他们正在演出比才的作品《卡门》。
4.歌曲的前奏该用什么音调啊 怎么也不会做
【前奏】
前奏可以为歌曲提供特定的风格,感情,意境,更可以一给歌唱的人以速度,调性以及从何处开始演唱提供依据!好的前奏可以很好的把听众和歌唱者带入歌曲的情景当中!给人以美的享受!一般可以这样处理!
1) 用歌曲中的某段旋律来当作前奏,常常用结尾的一小段!这样的例子很多,尤其我们很多跑场的乐手常常用这个方法,简单明了而有效,但缺少动感和色彩!
2) 把歌曲中的某段旋律加以变奏或者改变!这样的前奏与歌曲的风格相统一,具有一定变化和新鲜感!比较常用!
3) 写景式的前奏,这样的前奏可以是一个带有意境的旋律,与歌曲的旋律不一定有什么联系,甚至就是一些特别的音响效果,比如风声,雨声,雷声等,就是为歌曲提供一个特定的意境!在现代的通俗音乐中经常用到!象大家都熟悉的《神奇的就寨》前奏中的鸟鸣,流水的声音等!
4) 重新创作,可以根据乐曲的风格特点,感情的色彩等来创造,不要与歌曲的风格情绪想违背,运用的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5) 非旋律式的简单前奏,比如就用一两个和弦或单音,里查得.克莱得曼的曲子常用这个方法!也是相当有效果的!
5.前奏曲是什么意思
一、前奏曲简介:
引子性质
早期的前奏曲带有引子的性质,常在同一调式或调性的其他乐曲之前演奏。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中叶,前奏曲常与赋格组成套曲,或用作组曲的第一曲。十九世纪以后的前奏曲多无引子的功能,成为独立的具有即兴特点的中小型器乐曲,并常汇编成曲集,如肖邦所作《前奏曲二十四首》中的乐曲,有的具有单一动机的练习曲风格,有的具有抒情性的夜曲特征。拉赫玛尼诺夫、萧斯塔科维奇也作有同类的前奏曲集。戏剧音乐中的开场音乐或幕间音乐,有时亦称为前奏曲,如《茶花女前奏曲》等。有时也与序曲同义。
钢琴前奏曲
在世界钢琴音乐的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钢琴前奏曲。前奏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5、16世纪,当时是曲琉特琴或管风琴作为一种“开场白”式的即兴演奏而来,常用和弦与走句交织而成,起到引入“正题”的作用。音乐巨匠巴赫等继承和发展了这种体裁,以前奏曲与赋格、组曲、合唱等连结成套的出现,从而使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被举为“音乐圣经”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就是一套绝佳范例。这一时期前奏曲总的来说,仍具有引子的特点与即兴的手法。
二、历史
在巴洛克音乐时代,前奏曲经常作为赋格曲的前奏,巴赫就曾为所有12个大调和12个小调写过前奏曲和赋格曲的组合,总称《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到了浪漫主义时期,肖邦写的《24首钢琴前奏曲》就有了自己独立的性质,具有浪漫与幻想的风格。李斯特写过一部《前奏曲》,但并不是真正的前奏曲,而是一首独立的交响诗,取材于一首诗,原意为人的一生就是走向死亡的前奏,可是李斯特的作品却不悲观,充满对人生的赞美和肯定。德彪西也写过独立的前奏曲。肖斯塔科维奇也写过钢琴曲《24首前奏曲》(也是和赋格曲的组合)。
肖邦的前奏曲摆脱了“引子”的桎梏,以独特而崭新的面貌出现,成为音乐会及钢琴教材中的常用曲目。之后,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肖斯塔科维奇等不同时期的作曲家又各自奉献了具有独特个性与技巧的前奏曲集,丰富和完善了这一钢琴乐种。较之巴洛克时期的前奏曲相比,此时的前奏曲已由“配角”的地位升为“主角”了。
三、歌曲特点
前奏曲“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要在短小的篇幅中,用洗炼的笔法表达出鲜明而富于个性的音乐语言和形象,这决非易事。前奏曲的创作是衡量一位作曲家钢琴写作的水准高低、技法的成熟与否的试金石,更是每位有志于攀登钢琴音乐创作高峰的必经之途。
6.怎么用吉他写前奏还有间奏
吉他的编配是很深奥的学问。
各人的经验、技巧、乐感不同,编配出来的东西相差很多。建议还是多弹好的原版谱集。
本课全部载自《民谣吉他大教本》王鹰、马鸿编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此书来看看,上面还有很多的曲集,都编配的很好。 基本的方法:1.确定歌曲的调式。
以1、3、5其中一个音开始并结束在1音或5音上的是大调,以3或6开头并结束在6音上的是小调。大调歌曲主要配大调和弦;小调歌曲主要配小调和弦。
2.歌曲的开头和结尾应配主和弦。大调为C,小调为Am。
3.终止前的一个小节配属七和弦或属和弦。大调为G7,或G,小调为E7或Em。
4.属七和弦前应配下属和弦。C → F → G7 → C。
5.然后再为每小节配和弦。小节中的音明显倾向于某一和弦就配上该和弦。
6.如果小节中的音对任何和弦的倾向性都不明显的,就应以重拍上的音或时值较长的音为准。7.考虑和弦进行是否合理。
三度、四度、五度、六度连接是良好进行,二度、七度为不良进行。8.用代理和弦美化和声。
流行音乐的特点:一、和弦进行程式化1.C → F → G → C2.C → Am → F → G → C3.C → Am → Dm → G → C4.C → Dm → G → C5.C → G/B → Am → G → F → Em → Dm → G → C6.C → Em → Am → Dm → G → C二、和声配置围绕旋律为中心,允许反常的和声序进和声部进行。三、大量使用爵士味和声。
使用七和弦、六和弦、增和弦、减七和弦以及各种高叠置的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这些和弦的运用使和音变得富有刺激性。象在C → Dm → G → C中出了开始和终止用主和弦外,其他和弦完全可以全部变成七和弦。
还有一些象低声部的半音下行和高音声部下行来编配和弦。四、重视和弦色彩的变化如用F/G代替G,以bB或G/F代替G。
运用挂四和弦、九和弦、七减五和弦、大七和弦。最后引用一句西蒙的话,当记者问到西蒙:“您配置和弦是仅仅凭声响效果吗?”,西蒙是回答是:“噢,当然,取决于声响效果,选择那些听起来最有意思的和弦。”
还是需要更多的感觉,多弹些谱,你一定会成功的。
7.怎么给音乐谱曲
最近有很多朋友都说他有自己的原创歌曲,自己写好了歌词,就不知道怎么去谱曲,这里我就将我的一些心得和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作曲,需要很强的乐感和灵感.乐感来自与自己对音调起伏变化的感觉(简单的来做个比方,就是自己怎么样把自己说话的音调高低和速度进行调整,使这些音调高低和说话速度加入感情元素唱出来,当然唱的时候唱功也很重要.)有很多的人乐感很好,但是唱工一般,那么他在学新歌曲和谱曲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当然乐理也很重要.相比来讲,乐感好的人他虽然乐理不好,但是他可以哼出来后让别人去记谱子,当今音乐界这样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世界之所以没有出现两首相同的曲子是一方面是每个作曲家都不尽相同!因为他们的性格、审美观、生活阅历、时代背景和作曲风格的各异使音乐绎放出五彩缤纷的魅力.另一方面整首歌曲把音符分开来将少则上百成千,多则几千上万.所以要把两首歌曲的曲子完全一样,那就相当于是几百的几百次方才可能.
1.首先是歌曲名称,因为大多数歌曲的歌曲名称就能反映出歌曲想表达的情感,根据情感可以很直观的大体确定风格,当然也有的歌曲风格和主题意义不是太相关的,这些要么就是乐音顶端的高手,要么就是很平淡的也可以说叫很一般的音乐.
2.读懂歌词,领会词义和思想感情
我们先把词读几遍,从中体会词意的思想感情.去体会歌词创作者创作时的内心世界.(词的情感也就是曲的情感)同时我们也在词的情感间确立了歌曲的调性(比如大小调等).有很多朋友是根据整首歌词来确定音乐风格的。
3.词构,也就是歌词的结构.(词的结构划分决定曲的曲式结构)同时在词句中划分节奏.
词的节奏划分也就是为词设计节奏.这一点是要靠我们平时多练、多研究、多听听,时间久了积累了经验后,我们才能设计得更好.
4.小节划分与高潮部分的旋律设计
把一首歌曲划分成几个音乐小节,一方面是给歌曲的意境进行分别.另一方面是为了歌曲在小节与小节中加上间奏,让歌曲很丰富.歌曲的高潮是整首歌曲中情感部分的最大宣泄.也是歌曲中让人最能记忆和传唱的部分.
5.设计音乐主题
音乐主题是音乐的呈现部分。在大型的乐曲里,有时是一个乐段都是音乐主题。而在我们的流行歌曲里面,一般歌曲的前一个乐句作为歌曲的主题!音乐主题就像一颗种子,它的好坏优劣决定着它是否能成长成大树。所以一首好的歌曲都是一个好的主题发发展出来的!所以写好音乐主题很关键!一定要力求精辟!
6.音调重合与顺畅
因为音调重合就会显得整首歌曲的节奏的吻合.至于顺畅也就是让曲子在听和唱都感到很舒服.假如有的曲子不顺畅的话,对于演唱和传唱翻唱都很有难度,严重的话,是不可能去传唱和翻唱.
7.发展主题完成音乐
我们设计好了音乐主题后,我们就根据这个主题去发展,最后成为一首完整的音乐.
在作曲的基本法里有(起、承、转、合)
所谓“起”就是所说的呈现的音乐主题; 所谓“承”就是承接的意思,也就是说,歌曲的第二乐句承接了(“起”就是主题的乐句)在作曲技术上称为(重复)有时是变化重复.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音调重合.重复手法是作曲技法里最主要的发展手法,这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法.
所谓“转”也就是转变,它的歌词句子与句子之间和前两个歌词句子产生了强大的对比,曲风的变化使人耳目一新,从而使原来的主题歌词句子扩大了发展的空间,使音乐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对比法)也是常用的手法之一,(它的对比是,跟前歌词句子间,节奏的对比,音调高低的对比等)
所谓“合”就是合在一块,也就是概括总结的意思!这一句总结了前三句的曲风!它的做法是:有时是再现了“承”的部分(让人加深对主题曲的印象)、有时是把“承”和“转”设计合在一起成为“合”使歌曲完整统一.
(起、承、转、合)作为作曲的基本法,指导着音乐的创作与发展!它不但是歌词句子与句子的发展手法,同时也是乐段与乐段间甚至是乐章与乐章间的发展手法.
8.编曲
整首歌曲下来后,我们还必须去考虑歌曲的前奏部分音乐,不可能一首歌曲一开始的第一个音符就唱,它必须得有前奏部分,前奏音乐一方面是同过音乐告诉听众音乐的意境和内心沟通.也有的人是成为提醒.然后是歌曲整个编曲,编曲的时候有的会考虑是否增加乐器或者是衬托音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