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体楷书春晓作品如何书写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由隶书逐渐演变而copy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这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bai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du“掠”(长撇)、“啄”(短撇)、“提”(直 钩)等笔画,使结构上更趋严整。
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一直沿用至今。
欧体始祖欧阳询生于南朝zhi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以楷书和行书著称。
为书法史上第一大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欧体",与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赵(孟頫)体并驾齐驱。 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dao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
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2.江南这首古诗怎么写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②,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 ① 这是一首汉乐(yuè)府民歌。 ② 田田:莲叶茂盛的样子。
[解说] 这首诗的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东汉仍设有乐府。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人采莲的诗。全诗格调轻快。
犹如一幅曼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的鱼儿在嬉戏,还有那水上愉快地采莲的男男女女,闭上眼,采莲的女温润柔美的歌声仿佛萦绕耳旁,滑进你的心间。
那么秀丽的江南风光!那么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小船儿轻轻的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读完此诗,一股夏日的清新空气迎面扑来。我们隐约感受到了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自己的心情也随着轻松起来。
全诗语言简练、朗朗上口是儿童初学诗品的佳作。让我们和江南的采莲人一起一边采莲一边愉快的吟送这首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