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档案年龄被涂改,是否作废
对于涂改的档案年龄,不予认可,是否属于作废档案,还需要鉴定之后相关机关再做决定,涂改部分不是最先记载的,不影响认定档案出生时间,应按档案记载那里退休;影响最先记载的,可以按身份证认定出生时间办理退休。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
二、规范退休审批程序,健全审批制度(二)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要加强对居民身份证和职工档案的管理,严禁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
扩展资料
涂改档案年龄处罚
《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干部人事档案造假行为:
(一)篡改、伪造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习经历、工作履历、民族成份等信息的;
(二)篡改、伪造公务员(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身份等材料的;
(三)篡改、伪造学历、学位等材料的;
(四)篡改、伪造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等材料的;
(五)篡改、伪造加入中国**或者民主党派等材料的;
(六)篡改、伪造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材料的;
(七)篡改、伪造录(聘)用、招工、入伍、转业安置、工资待遇等材料的;
(八)篡改、伪造考核、考察、任免、鉴定、政审等材料的;
(九)篡改、伪造评先评优、奖励等材料的;
(十)擅自抽取、撤换、添加、销毁档案材料的;
(十一)冒用、顶替他人身份等材料,在入学、入伍、招工、招录等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十二)存在其他篡改、伪造情形的。
第九条 有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所列情形的,应对当事人和有关人员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书面检查、诫勉处理;情节较重的,给予停职检查、调离岗位、限制提拔使用处理;情节严重或者干部群众反映强烈、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处理。
干部人事档案造假行为涉嫌违纪的,由纪检监察机关依据《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 由司法机关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本办法施行前,已经作出结论如需进行复查复议的,适用当时的规定或者政策。尚未作出结论的,如果行为发生时的规定或者政策不认为是违规的,依照当时的规定或者政策处理;如果行为发生时的规定或者政策认为是违规的,而本办法不认为是违规或者处理较轻的,依照本办法规定处理。
2.档案年龄有涂改怎么办档案出生年月有涂改,不给退休,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如果档案出生日期不清楚的话,可以凭户口本;如果档案和户口不一致的话,以最开始登记的日期为准。
劳动者可以把档案托管在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人才市场,估计需要缴纳每年120-240元不等的费用,也是值得的,可以计算工龄的。
档案不能由本人自己保管。依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档案应由所在企业的劳动(组织人事)职能机构管理或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代为保管。
档案具有原始性、真实性、保密性和服务性。放在个人手中,易发生涂改、伪造、丢失、损坏等问题,给将来办理相关手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单位为非公有制单位,可以委托人才交流中心保管档案,长期不交纳费用的,将视为废档。
毕业生的档案应经机要通道转到户口所在地的人事局,不能以其他形式转到个人手里。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将档案交到人才服务中心,切不可自己保管甚至将档案袋拆开。如果将档案袋打开,任何单位都是不会接受的。
人事档案不但是一个人身份的证明,更是一个权威的信息数据库,除了记录履历等材料外,对个人的其他信息也有详细记录。计算工龄、工作流动、考研、考公务员、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以及出国、升学、结婚、生育等都没办法离开档案。轻易“弃档”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请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档案问题。
根据现行规定,没有档案办不了退休手续,同时档案还是工龄、交费年限等相关信息的证据出处,没有档案的证明,无法核算退休工资。即便到了退休年限,养老保险的手续都在手中,也无法领取养老保险金。
3.到退休年龄,发现档案涂改怎么办
建议找到当地社保局专管退休待遇的办公室,问问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办理。
一般情况下,如果档案出生日期不清楚的话,可以凭户口本;如果档案和户口不一致的话,以最开始登记的日期为准。具体如下:1、查看涂改情况,先看一下是如何涂改的,涂改以后是否清晰可辨别,是否能够看清楚涂改前的状况;2、区分不同情况,如果只是年龄涂改的偶尔一处,那么找到本人或者填表人了解情况,作出说明即可;3、进行重新认定,如果档案涂改影响了本人年龄的认定,那么就需要所在单位进行重新认定,并将重新核定的情况进行完善更正;4、保持其连续性,应该保持年龄的连续性,如果档案年龄一下子涂改而有很大的跳跃,那么应该更加连续性进行更正。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档案年龄涂改情况说明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