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保执行情况
应赋予环保部门强制执行权力(主流评论) ■魏文彪 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4月1日生效,将限期治理决定权由人民政府转而赋予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据4月2日《新京报》报道) 以前的防治污染立法将限期治理决定权赋予政府,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却不拥有这项权力。其弊端显而易见。
首先是限期治理决定权在政府手中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因为即便有企业出现污染环境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也往往出于利益考虑而拒绝下达限期治理决定,以避免给地方财政造成损失。
尤其是在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体系中,政府更不可能将环境保护摆在先于经济增长考虑的地位。这样一来,原本具有强制权力性质的限期治理决定权就难以发挥应有的利剑作用,在有的地方形同虚设,以致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治理,甚至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环保闹剧也在纵容之下得以上演。
而对环境执法部门来说,尽管有保护环境、处罚违法企业的冲动,但苦于缺乏像限期治理决定权这样的强制执行权力,只能向政府提出下达限期治理决定的建议,导致在环境保护上难有大的作为。就企业而言,它们根本就不在乎额度规定得过低的罚款,而只害怕被强制性限期整顿与停产。
拥有强制执行权力的政府不愿意作为,而专职环境执法部门又缺乏强制执行权力,不少“努力”制造污染的企业就在这夹缝中得以逃脱制裁,而环境治理要想有所收效,也就几无可能。 这一“限期治理决定权错位”所折射出的正是当前环保部门的执法窘境,即其所肩负重任与其缺乏强制执行权力形成了强烈反差。
除“限期治理决定权”外,当前环境执法还缺乏对污染设施和装备的没收权;如果企业拒缴罚款,环保部门也不拥有在企业账户上直接划拨罚款的强制划拨权。此外,当前环境执法只能对“单位”作出处罚,而不能将被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与相关领导纳入处罚对象。
但现实的要求是,我们只有将这样一些必要的强制执行权力赋予环境保护部门,才能有力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对违法企业施加强大压力。 也正因为没有赋予环境执法单位以强制执行权力,《环境保护法》一直被视为是“软法”,而通过修改为其“补钙”的呼吁也一直没有停过。
尽管最终修改目标是将《环境保护法》提升为基本法,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实施,但当务之急是先在一些具体环保单行法中为环保部门增加强制执行的权力,即像此次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赋予环保部门限期治理决定权一样。在单行法中的赋权多起来,就可以较快地填补环保部门的强制执行权力真空。
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也是能否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环境保护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否则势必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最终建成。
而在这当中,通过修改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环境执法部门相应的强制执行权力必不可少。只有构建起强而有力的环境执法机构,才能担当确保祖国河清海晏的重任。
当然,通过制度设计改革,确保环境执法部门在人、财、物上的相对独立,为环保部门严格执法扫清权力羁绊也至为重要。这些都应在立法机构及有关行政决策机构的考量当中。
《江南时报》 (2005年04月03日 第一版)。
2.环保的内容怎么写
地球上的十大环境祸患
土壤遭到破坏。目前,有110个国家的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由于森林植物的消失、耕地的过分开发和牧场的过度放牧,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问题也是酸雨问题。以前,酸雨问题只涉及到欧洲和北美的老工业国。但现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经济高速发展的部分地区也受到了酸雨的侵害。空气污染还打乱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加速房屋的损坏,导致气候反常变化。
淡水受到威胁。在发展中国家,80%-90%的疾病和1/3以上死亡者的死因都与受细菌感染或受化学污染的水有关。现在,每天有2.5万名男人和妇孺死于通过水传染的疾病。
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据2500名有代表性的专家预计,海平面将升高。气温的升高也将对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
森林面积减少。在过去数百年里,温带地区国家失去了大部分森林。最近几十年以来,热带地区国家森林面积减少的情况也十分严重。按照目前这种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40年以后,一些东南亚国家就难见森林了。
生物品种减少。由于城市化、农业发展、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生物存在的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这就导致了数以千计的物种的绝迹。
化学污染工业带来的数百万种化合物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即使作为地球上最后的大型天然生态系统的冰盖也受到了污染。
城市化人口的爆炸和农业土地的恶化、贫穷,促使第三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离开农村,聚集于大城市的贫民窟里。
大城市里的生活条件将进一步恶化。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液、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 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 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 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3.环保污染总结怎么写
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整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一是认真清理不符合环境标准的建设项目;二是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清理;三是清理整顿未按国家规定期限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以及死灰复燃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共取缔关停小炼焦、小造纸等重污染小企业54家;四是加大对放射源、医疗危险废物的管理,共清查放射源201枚,对管理不规范的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 五是与公安部门联合查处影响居民生活的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有力地制止了各类噪音扰民现象;六是对重点排污企业加强督查,防止企业违法排污;七是开展水泥行业环保专项整治行动,责令烈山地区14家水泥厂停产整顿。
(二)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城考工作取得新进展。我局制定了详细的城考工作目标、落实措施和实施时间表,对20多项考核指标,特别是对失分较多的指标,协调多部门共同研究,群策群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去年我市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居全省第4名。
(三)狠抓项目落实,环保“十五”计划进展顺利。我市列入水污染防治计划项目12个,总投资4.52亿元。目前,项目完成投资率为55.33%,项目开工率为100%,居于全省前列。
(四)加强环境管理,防治工业污染。一是抓好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二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市污水处理厂管网工程、中水回用工程、濉溪县污水处理厂及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项目的立项和资金落实。目前,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项目已落实资金3500万元,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落实资金250万元,濉溪县污水处理厂落实省环保专项资金120万元,淮北凌云电力实业总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列入国家“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重大示范工程”,利用国债4660万元;三是推行清洁生产,抓好一批重点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削减工业污染负荷。
(五)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生态市建设。我市开展了生态市建设有关专题研究,共列20个专题,涉及18个部门和单位。目前,《淮北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草稿已完成。
(六)强化环境监理,抓实排污收费。全年,实施各类现场监理1700余户次,对违法排污单位,均依法予以处罚。全年征收排污费1050万元,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800万元排污收费任务。
(七)妥善处理污染投诉,维护社会稳定。我局参加“行风热线”10次,承办案件67件,办结率100%;接到来信、来电550余件次;接待群众来访170余起600余人次;受理污染纠纷案件39件,全部结案。此外,我局今年接到市人大代表建议5件,全部办结。
(八)提高服务能力,抓好招商引资。加大跑省环保局、国家环保总局力度,保证我市重大经济建设项目及时上马。经过我局的积极努力,50万吨甲醇和煤焦化电综合利用一期工程项目顺利通过环保审批;平山电厂前期环保报批正在进行。目前,我局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折合人民币145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 130.30%。
4.环保的内容怎么写
地球上的十大环境祸患 土壤遭到破坏。
目前,有110个国家的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由于森林植物的消失、耕地的过分开发和牧场的过度放牧,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问题也是酸雨问题。
以前,酸雨问题只涉及到欧洲和北美的老工业国。但现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经济高速发展的部分地区也受到了酸雨的侵害。
空气污染还打乱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加速房屋的损坏,导致气候反常变化。 淡水受到威胁。
在发展中国家,80%-90%的疾病和1/3以上死亡者的死因都与受细菌感染或受化学污染的水有关。现在,每天有2.5万名男人和妇孺死于通过水传染的疾病。
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据2500名有代表性的专家预计,海平面将升高。
气温的升高也将对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 森林面积减少。
在过去数百年里,温带地区国家失去了大部分森林。最近几十年以来,热带地区国家森林面积减少的情况也十分严重。
按照目前这种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40年以后,一些东南亚国家就难见森林了。 生物品种减少。
由于城市化、农业发展、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生物存在的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这就导致了数以千计的物种的绝迹。 化学污染工业带来的数百万种化合物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
即使作为地球上最后的大型天然生态系统的冰盖也受到了污染。 城市化人口的爆炸和农业土地的恶化、贫穷,促使第三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离开农村,聚集于大城市的贫民窟里。
大城市里的生活条件将进一步恶化。(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液、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 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 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 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
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