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人习作观察量表
《我的伙伴》观察量表
观察的人物 我的小伙伴
故事中的人物情况 小刚爱摔跤,也喜欢研究摔跤比赛的动作。
日期 观察内容 观察方法 人物特征 完成情况
10月12日 外貌特点 抓特征观察 长方脸、大眼睛、胳膊肌肉发达而有力、个子 1米5左右、皮肤黝黑 较好
10月13日 语言、动作 亲自看他摔跤 动作灵敏、出手快、爱瞪眼,绷嘴。“来呀!我不信摔不到你。…” 很好
10月14日 兴趣、爱好 观察、调查、跟踪采访 爱好研究摔跤比赛的动作,喜欢摔跤,喜欢用别人摔跤制胜的方法 较全面
10月15日 思想表现 采访老师和同学 为班级争光、积极向上 真实具体
积累描写人物的语段 小刚是我班摔跤运动员。课间他又展示了。只见他把外套一脱,露出两根黝黑肌肉发达的胳膊,让人一看就有点胆怯,他双手叉腰,左右转了几下头,做了几次转身扩胸运动,双手抱膝半蹲揉揉了膝盖,活动活动脚腕,直上直下蹦跳了十几下,双手互相错捏了几下,甩手大步走向摔跤点。其间动作流畅,娴熟,不知道的人以为她是专业摔跤手哪。……
2.自主学习环节课堂中观察量表怎么写课前准备
对课堂教学观察量表的几点认识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如何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工作方式和课堂中师生互动等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比较客观、正确的评价,逐步研究出更适合 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现在,我国尚未有统一的为人们所公认的课堂教学观察评估体系和观察方法。各地结合自己的实际,一般是先建立课堂教学观察体系, 再进行量化,制定出课堂教学观察量表。
一、制定课堂观察量表的重要意义
1.制定观察量表可以比较公正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传统的评课方法是评课者根据教学原则凭自我感知和印象,对被评者的课堂教学做出定性的评论。这种评课 方法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可侧性,对一节课的好坏程度的表述也比较笼统。有了一套既科学又简便可行的观察体系,并制定出观察量表,就有了对课堂教学的具体 要求和评课依据,从而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制定观察量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学习和领会表中的每个观察因素,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备课、上课,把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落实到每节课上,还可以帮助教 师转变教学观念,逐渐掌握教学规律,研究出更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3.制定观察量表是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新思想、新观点不断纳入课堂教学,教师必然会面临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冲突。通过课堂教学观察,可 以促进激发教师学习和应用新理论的热情,使教师转变观念,更好的遵循教学规律去组织教学;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改革教法,提高职业技能,以适应教学 改革的需要。
二、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指标体系
对课堂教学进行观察,首要问题是明确反映课堂教学水平的指标。分析国内外各种课堂教学观察的指标体系可以看出,其重要指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方式。指制定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学会科学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观察思维、创新实践等学习能力。
2.教师行为。指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组织学生全方位参与, 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让学生通过群体的交流获得理解和体验(学生在实验、合作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3.师生互动。恰如其分的讲解、引导,体现当前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以学定教”,给学生观察、操作、独立思考活动的时间和机会,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的课堂语言主要用于引导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思维保持连续性,尽量避免一问一答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评价方式多样(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 评价内容科学全面(评价知识的获得、参与状态)。
4.学生状态。情绪状态:学生有适度的紧张感(课堂节奏紧凑,学生积极参与) 和愉悦感;思维状态:学生敢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活跃),能提出具有挑战性和独创性的问题;参与状态:有多边、丰富多样的课堂信息和反馈途 径,学生有良好的交流合作的氛围,有些学生对其它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和启发。
5.教学特色。对教材的处理独特、有创意;教法与组织形式具有个性化和艺术性;具有敏捷的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能灵活果断的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教学进展。
3.绩效考核观察量表怎么做
行为观察量表法适用于对基层员工工作技能和工作表现的考察。行为观察量表法包含特定工作的成功绩效所需求的一系列合乎希望的行为。运用行为观察量表,不是要先确定员工工作表现处于哪一个水平,而是确定员工某一个行为出现的频率,然后通过给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赋值,从而计算出得分。 [编辑本段]行为观察量表法的作用 行为观察量表法具体指出了员工需要做什么才能获得高绩效得分。经理也可以根据行为量表去监控员工行为,并用具体的行为条件给出反馈,这样员工们便知道他们正在做什么正确的事,哪些行为需要加以矫正。 [编辑本段]行为观察量表法的研制步骤 行为观察量表法包含特定工作的成功绩效所需求的一系列合乎希望的行为。运用行为观察量表,不是要先确定员工工作表现处于哪一个水平,而是确定员工某一行为出现的频率,然后通过给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赋值,从而计算出得分。
在使用行为观察量表法时,评估者通过指出员工表现各种行为的频率来评定工作绩效。其研制步骤如下:
(1)将内容相似或一致的关键事件归为一组形成一个行为标准。例如,一个主管对工作做的好的员工的进行表扬或鼓励。
(2)由在职员工成分析人员将相似的行为指标归为一组。形成行为观察量表法中的一个考评标准。
(3)评估考评者内部要一致,以判断另外一个人或另外一组是否会根据工作分析中得出的关键事件开发设计出相同的行为考评标准。
(4)检验行为观察量表法各个考评标准的相关性,或内容的效度。
检验内容效度的一种方法是:对关键事件分类前。挑出10%的事件不参加分类,按照步骤1完成分类后,检查挑出10%的事件。看看这些事件所描述的行为指标是否还未出现。
检验内容效度的另一种方法是:记录随着被分类的关键事件的增加而增加的行为指标的数目,如果对75%的关键事件分类后90%的行为指标已经出现,那么可以认定行为观察量表内容的效度是令人满意的。 [编辑本段]行为观察量表法的优点 (1)有助于员工对考评工具的理解和使用。它基于系统的工作分析,是从员工对员工所做的系统的工作分析中设计开发出来的,因此,有助于员工对考评工具的理解和使用。
(2)行为观察量表法有助于产生清晰明确的反馈。因为它鼓励主管和下属之间就下属的优缺点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因此。避免了一般化。
(3)从考评工具区分成功与不成功员工行为的角度来看.行为观察量表法具有内容效度。考评者必须对员工作出全面的评价而不只是强调考评他们所能回忆起来的内容。
(4)行为观察量表法关键行为和等级标准一目了然.由于行为观察量表法明确说明了对给定工作岗位上的员工的行为要求,因此其本身可以单独作为职位说明书或作为职位说明书的补充。
(5)它允许员工参与工作职责的确定,从而加强员工的认同感和理解力。
(6)行为观察量表法的信度和效度较高。 [编辑本段]行为观察量表法的缺点 行为观察量表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有时不切实际。
(2)行为观察量表法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因为每一工作都需要一种单独的工具(不同的工作要求有不同的行为),除非一项工作有许多任职者,否则为该工作开发一个行为观察量表将不会有成本效率。
(3)行为观察量表法过分强调行为表现,这可能忽略了许多工作真正的考评要素,特别是对管理工作来说,应更注重实际的产出结果.而不是所采取的行为。
(4)在组织日益趋向扁平化的今天,让管理者来观察在职人员的工作表现,这似乎不太可能,但却是行为观察量表法所要做的。
4.自主学习环节课堂中观察量表怎么写课前准备
对课堂教学观察量表的几点认识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如何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工作方式和课堂中师生互动等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比较客观、正确的评价,逐步研究出更适合 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现在,我国尚未有统一的为人们所公认的课堂教学观察评估体系和观察方法。各地结合自己的实际,一般是先建立课堂教学观察体系, 再进行量化,制定出课堂教学观察量表。
一、制定课堂观察量表的重要意义1.制定观察量表可以比较公正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传统的评课方法是评课者根据教学原则凭自我感知和印象,对被评者的课堂教学做出定性的评论。
这种评课 方法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可侧性,对一节课的好坏程度的表述也比较笼统。有了一套既科学又简便可行的观察体系,并制定出观察量表,就有了对课堂教学的具体 要求和评课依据,从而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制定观察量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学习和领会表中的每个观察因素,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备课、上课,把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落实到每节课上,还可以帮助教 师转变教学观念,逐渐掌握教学规律,研究出更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3.制定观察量表是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新思想、新观点不断纳入课堂教学,教师必然会面临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冲突。
通过课堂教学观察,可 以促进激发教师学习和应用新理论的热情,使教师转变观念,更好的遵循教学规律去组织教学;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改革教法,提高职业技能,以适应教学 改革的需要。二、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指标体系 对课堂教学进行观察,首要问题是明确反映课堂教学水平的指标。
分析国内外各种课堂教学观察的指标体系可以看出,其重要指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方式。指制定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
学会科学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观察思维、创新实践等学习能力。2.教师行为。
指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组织学生全方位参与, 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让学生通过群体的交流获得理解和体验(学生在实验、合作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3.师生互动。
恰如其分的讲解、引导,体现当前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以学定教”,给学生观察、操作、独立思考活动的时间和机会,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的课堂语言主要用于引导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思维保持连续性,尽量避免一问一答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评价方式多样(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 评价内容科学全面(评价知识的获得、参与状态)。4.学生状态。
情绪状态:学生有适度的紧张感(课堂节奏紧凑,学生积极参与) 和愉悦感;思维状态:学生敢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活跃),能提出具有挑战性和独创性的问题;参与状态:有多边、丰富多样的课堂信息和反馈途 径,学生有良好的交流合作的氛围,有些学生对其它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和启发。5.教学特色。
对教材的处理独特、有创意;教法与组织形式具有个性化和艺术性;具有敏捷的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能灵活果断的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教学进展。
5.绩效考核观察量表怎么做
行为观察量表法的提出 行为观察量表法也称行为评价法、行为观察法、行为观察量表评价法,美国的人力资源专家拉萨姆和瓦克斯雷在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和传统业绩评定表法的基础上对其不断发展和演变,他们于1981年提出了行为观察量表法。行为观察量表法适用于对基层员工工作技能和工作表现的考察。行为观察量表法包含特定工作的成功绩效所需求的一系列合乎希望的行为。运用行为观察量表,不是要先确定员工工作表现处于哪一个水平,而是确定员工某一个行为出现的频率,然后通过给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赋值,从而计算出得分。 [编辑本段]行为观察量表法的作用 行为观察量表法具体指出了员工需要做什么才能获得高绩效得分。经理也可以根据行为量表去监控员工行为,并用具体的行为条件给出反馈,这样员工们便知道他们正在做什么正确的事,哪些行为需要加以矫正。 [编辑本段]行为观察量表法的研制步骤 行为观察量表法包含特定工作的成功绩效所需求的一系列合乎希望的行为。运用行为观察量表,不是要先确定员工工作表现处于哪一个水平,而是确定员工某一行为出现的频率,然后通过给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赋值,从而计算出得分。
在使用行为观察量表法时,评估者通过指出员工表现各种行为的频率来评定工作绩效。其研制步骤如下:
(1)将内容相似或一致的关键事件归为一组形成一个行为标准。例如,一个主管对工作做的好的员工的进行表扬或鼓励。
(2)由在职员工成分析人员将相似的行为指标归为一组。形成行为观察量表法中的一个考评标准。
(3)评估考评者内部要一致,以判断另外一个人或另外一组是否会根据工作分析中得出的关键事件开发设计出相同的行为考评标准。
(4)检验行为观察量表法各个考评标准的相关性,或内容的效度。
检验内容效度的一种方法是:对关键事件分类前。挑出10%的事件不参加分类,按照步骤1完成分类后,检查挑出10%的事件。看看这些事件所描述的行为指标是否还未出现。
检验内容效度的另一种方法是:记录随着被分类的关键事件的增加而增加的行为指标的数目,如果对75%的关键事件分类后90%的行为指标已经出现,那么可以认定行为观察量表内容的效度是令人满意的。 [编辑本段]行为观察量表法的优点 (1)有助于员工对考评工具的理解和使用。它基于系统的工作分析,是从员工对员工所做的系统的工作分析中设计开发出来的,因此,有助于员工对考评工具的理解和使用。
(2)行为观察量表法有助于产生清晰明确的反馈。因为它鼓励主管和下属之间就下属的优缺点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因此。避免了一般化。
(3)从考评工具区分成功与不成功员工行为的角度来看.行为观察量表法具有内容效度。考评者必须对员工作出全面的评价而不只是强调考评他们所能回忆起来的内容。
(4)行为观察量表法关键行为和等级标准一目了然.由于行为观察量表法明确说明了对给定工作岗位上的员工的行为要求,因此其本身可以单独作为职位说明书或作为职位说明书的补充。
(5)它允许员工参与工作职责的确定,从而加强员工的认同感和理解力。
(6)行为观察量表法的信度和效度较高。 [编辑本段]行为观察量表法的缺点 行为观察量表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有时不切实际。
(2)行为观察量表法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因为每一工作都需要一种单独的工具(不同的工作要求有不同的行为),除非一项工作有许多任职者,否则为该工作开发一个行为观察量表将不会有成本效率。
(3)行为观察量表法过分强调行为表现,这可能忽略了许多工作真正的考评要素,特别是对管理工作来说,应更注重实际的产出结果.而不是所采取的行为。
(4)在组织日益趋向扁平化的今天,让管理者来观察在职人员的工作表现,这似乎不太可能,但却是行为观察量表法所要做的。
6.写人习作观察量表
《我的伙伴》观察量表
观察的人物 我的小伙伴
故事中的人物情况 小刚爱摔跤,也喜欢研究摔跤比赛的动作。
日期 观察内容 观察方法 人物特征 完成情况
10月12日 外貌特点 抓特征观察 长方脸、大眼睛、胳膊肌肉发达而有力、个子 1米5左右、皮肤黝黑 较好
10月13日 语言、动作 亲自看他摔跤 动作灵敏、出手快、爱瞪眼,绷嘴。“来呀!我不信摔不到你。…” 很好
10月14日 兴趣、爱好 观察、调查、跟踪采访 爱好研究摔跤比赛的动作,喜欢摔跤,喜欢用别人摔跤制胜的方法 较全面
10月15日 思想表现 采访老师和同学 为班级争光、积极向上 真实具体
积累描写人物的语段 小刚是我班摔跤运动员。课间他又展示了。只见他把外套一脱,露出两根黝黑肌肉发达的胳膊,让人一看就有点胆怯,他双手叉腰,左右转了几下头,做了几次转身扩胸运动,双手抱膝半蹲揉揉了膝盖,活动活动脚腕,直上直下蹦跳了十几下,双手互相错捏了几下,甩手大步走向摔跤点。其间动作流畅,娴熟,不知道的人以为她是专业摔跤手哪。……
7.如何填写课堂观察量表关于学习目标的课堂达成
1. 用箭头表示语言互动的流向,箭头的起始点代表发问者;箭头的方向表示回答这一问题者。在图中向上箭头表示学生提出问题,向下表示来自教师的问题或反馈;其中问号表示教师提出问题、加号表示教师正面反馈、负号表示教师负面反馈。
2. 可以在学生出发的语言箭头上方加上字母或符号表示更多的含义,如
A :学生主动提出相关主题的问题 B :学生正确回答
C :学生提出无关主题的问题 D :学生错误回答
:学生主动表示疑问或不懂 ~ :学生直接对全班发表见解
3. 本记录由1人完成。
8.绩效考核观察量表怎么做
行为观察量表法的提出 行为观察量表法也称行为评价法、行为观察法、行为观察量表评价法,美国的人力资源专家拉萨姆和瓦克斯雷在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和传统业绩评定表法的基础上对其不断发展和演变,他们于1981年提出了行为观察量表法。行为观察量表法适用于对基层员工工作技能和工作表现的考察。行为观察量表法包含特定工作的成功绩效所需求的一系列合乎希望的行为。运用行为观察量表,不是要先确定员工工作表现处于哪一个水平,而是确定员工某一个行为出现的频率,然后通过给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赋值,从而计算出得分。 [编辑本段]行为观察量表法的作用 行为观察量表法具体指出了员工需要做什么才能获得高绩效得分。经理也可以根据行为量表去监控员工行为,并用具体的行为条件给出反馈,这样员工们便知道他们正在做什么正确的事,哪些行为需要加以矫正。 [编辑本段]行为观察量表法的研制步骤 行为观察量表法包含特定工作的成功绩效所需求的一系列合乎希望的行为。运用行为观察量表,不是要先确定员工工作表现处于哪一个水平,而是确定员工某一行为出现的频率,然后通过给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赋值,从而计算出得分。
在使用行为观察量表法时,评估者通过指出员工表现各种行为的频率来评定工作绩效。其研制步骤如下:
(1)将内容相似或一致的关键事件归为一组形成一个行为标准。例如,一个主管对工作做的好的员工的进行表扬或鼓励。
(2)由在职员工成分析人员将相似的行为指标归为一组。形成行为观察量表法中的一个考评标准。
(3)评估考评者内部要一致,以判断另外一个人或另外一组是否会根据工作分析中得出的关键事件开发设计出相同的行为考评标准。
(4)检验行为观察量表法各个考评标准的相关性,或内容的效度。
检验内容效度的一种方法是:对关键事件分类前。挑出10%的事件不参加分类,按照步骤1完成分类后,检查挑出10%的事件。看看这些事件所描述的行为指标是否还未出现。
检验内容效度的另一种方法是:记录随着被分类的关键事件的增加而增加的行为指标的数目,如果对75%的关键事件分类后90%的行为指标已经出现,那么可以认定行为观察量表内容的效度是令人满意的。 [编辑本段]行为观察量表法的优点 (1)有助于员工对考评工具的理解和使用。它基于系统的工作分析,是从员工对员工所做的系统的工作分析中设计开发出来的,因此,有助于员工对考评工具的理解和使用。
(2)行为观察量表法有助于产生清晰明确的反馈。因为它鼓励主管和下属之间就下属的优缺点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因此。避免了一般化。
(3)从考评工具区分成功与不成功员工行为的角度来看.行为观察量表法具有内容效度。考评者必须对员工作出全面的评价而不只是强调考评他们所能回忆起来的内容。
(4)行为观察量表法关键行为和等级标准一目了然.由于行为观察量表法明确说明了对给定工作岗位上的员工的行为要求,因此其本身可以单独作为职位说明书或作为职位说明书的补充。
(5)它允许员工参与工作职责的确定,从而加强员工的认同感和理解力。
(6)行为观察量表法的信度和效度较高。 [编辑本段]行为观察量表法的缺点 行为观察量表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有时不切实际。
(2)行为观察量表法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因为每一工作都需要一种单独的工具(不同的工作要求有不同的行为),除非一项工作有许多任职者,否则为该工作开发一个行为观察量表将不会有成本效率。
(3)行为观察量表法过分强调行为表现,这可能忽略了许多工作真正的考评要素,特别是对管理工作来说,应更注重实际的产出结果.而不是所采取的行为。
(4)在组织日益趋向扁平化的今天,让管理者来观察在职人员的工作表现,这似乎不太可能,但却是行为观察量表法所要做的。
9.怎样根据教师教学环节观察量表去总结评价
综合分析:我们组负责观察的维度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共设计了三个视角:提问、指导、教师理答。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在课程总目标上提出了: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现在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不再是单纯地给出问题、提出问题,而是以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或主题图的形式出现的,这就给学生学习新知识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就是从情境图或主题图中找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新问题。
根据这个要求和课堂教学活动的需要,在本节课中,苏老师的课堂提问共 25 次,其中,提问 A 层学生 9 次,B 层学生 5 次,C层学生 11 次,占学生人数的 78.1%,从这些数据中看出,苏老师在每个环节面向全体,创设恰当的情境,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大面积关注学生,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问题的分配非常合理,并且苏老师的问题有效性较高,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充 分调动学的行为和思维,问题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不断启发学生的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体现了老师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策略。在教师提问过程中,教师的追问对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起了很大的助推作用,例如在环节 3 有位学生画出两个 45°的内错角而得到平行线时,老师追问“利用 30°的角能画出平行线吗?”让学生互相质疑,在思维碰撞中引出问题。
通过学生的操作和合作交流,从而加深了对“内错角相等,两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