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写改善对策
我以前是生产管理,经常要写这样的改善报告。
你的情况不明,所以没办法帮你写,但其实很简单。 首先,你要明白一个道理,让你写改善报告并不是追究你的责任,而是让你这样的第一当事人想出不让这样的事再发生的办法,以杜绝同样的事或带有普遍性类似相同点的事再发生,正所谓“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发现不了的方法!”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再写这报告就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了,写起来就简单了。
(1)写出不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就写什么原因。要写清是什么时间在哪里发生的是怎么发生的,是谁发现的发现后采取了什么临时措施就是所谓的对策。
一共发现不良品多少台,是否全数追回。等等 (2)写出你能想出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杜绝此类事件再发生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改善。
这样的改善最好对事不对人,改善结果应适用于此类事件不再发生,不能只针对你一个人,或一小群人而是适用于每一个人,要不然,就没有意义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给我发邮件共同探讨cat8009@sina.com.cn。
2.如何写品质改善措施
8D法:
主要是要分析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问题描述
在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品质异常,有多少比例和数量;
二、根本原因分析
人、机、料、法、环、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有事还涉及包装运输等因素;
三、临时措施
针对目前已存在的问题,通过增加工序(返工、返修)或者挑选或者其他有效方法,保证此问题能消除掉;
四、永久措施
根据分析的根本原因,找出有效的对策,避免此问题再次发生。
五、包括验证、确认的其他一些辅助处理措施;包括培训、文件修改等固化效果。
3.不良品的对策怎么写
原发布者:zhanghuajun55
质量培训教材不良品防止对策品质管理,始于教育,终于教育!A、概论部分生产始于确认,终于确认。1、基本概念1)产品质量不良分为两种,规格内不良和规格外不良。规格外不良就是我们常讲的产品不良,即不符合产品固有特性的要求;规格内不良是指规格本身不标准,比如下导管的公差要求不得超过2mm。2)质量不良和操作错误(检测中发现的不良与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错误)3)不良率定义4)抽检样品5)抽检总量6)生产批量7)不良的再发性和延伸性8)全面管理到重点突破的思考方式转变(防止不良品发生)2、不良品控制的目的与方法不良品控制的目的?答:防止不良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不良品控制的方法是?答:先识别后控制,最后预防。3、监控范围进货生产过程最终检验交付后不良品的控制区4、不良品的控制流程1)识别2)标识3)隔离4)记录5)评审:当量较大时,或对公司信誉与资金影响大时须评审。6)处置:包括以下几种:降级、报废、返修、让步、纠正预防措施。5、识别不良品识别不合格:判断产品合格与否的依据或标准1、产品标准2、客户要求3、工艺文件4、检验文件5、样板或有效的封样6、上级的交代与叮嘱6、标识不良品(1)台山富诚铝业有限公司6、标识不良品(2)检验状态的标识标识“待处理”或“不合格”的标识。生产班组:不合格的半成品与原材料要标明“待处理”或“不合格”的标识。检验员在随机卡、流程卡或“
4.品质改善对策
品质改善的对策:
一、对缺陷产品做出原始记录。
二、用“分层法”将数据整理分类、填表。
按照分析问题的目的和要求,选择若干个标志对数据进行分类。例如,对期内工伤事故总频次,按工伤事故的标志: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出点、灼伤、车辆伤害等分层统计分析。又如,卷烟外观不合格检验记录,其标志:切口、贴口、空松、短烟、过紧、软要、表面等。
三、采用“排列图”寻找出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
把握“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关系(原则)。目的是分清主次、缓急,而不是次要的不管。
四、运用“因果图”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掌握产品质量特性与原因之间的关系(原则)。以此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或主要原因:1、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质量特性。2、集思广益,记录分析意见。3、现场验证。4、确认。
五、制订“对策表”。
召开“诸葛会议”,收集和制订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填入对策表中,其内容为:要因项目、现状、目标、措施、地点、部门、执行人、完成期限等。对策表及时实施的计划,又是检查的依据。
六、按计划实施、检查(纠偏)、评价和总结。
以此,消除产品的缺陷,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简而答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