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信”的文章,怎么写
我国的书信史源远流长,战国时期乐毅的《报燕惠王书》、鲁仲连的《遗燕将书》、李斯的《谏逐客书》等,都已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但先秦两汉人写信,形式比较随便。至迟到魏晋时期,开始有人撰作"书仪",就是各类书信的格式,以供他人写信时套用。
这类文字在魏晋到隋唐之际非常流行,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谢元撰有《内外书仪》四卷,蔡超撰有《书仪》二卷。《崇文总目》称王宏、王俭、唐瑾,以及唐裴茝、郑余庆,宋杜有、刘岳尚等都有《书仪》传世。
此外还有专供夫人、僧侣使用的《妇人书仪》、《僧家书仪》等。有学者敦煌文献中发现了上百件"书仪"类文书,比较著名的有郑余庆书仪、杜友晋书仪等。
迄今所知最早的书信格式,是晋代书法家索靖书写的《月仪》。春秋战国时期的信是写在竹简上的,为了防止别人偷看,就在上面用木板覆盖起来,用绳子扎好,那个绳子就叫做“缄”。
我们现在说“三缄其口”就是封好扎好的意思。后来用封泥把信封好,再在封泥上盖章,表明这封信没有被拆开过。
封泥上的文字就是现在的文字学家研究的封泥文字。书信有许多叫法,如书札、手札、书牍、尺牍、尺翰等。
对唐以前的名人书信,后人称之为帖,是重视它的书法。故宫博物院曾为院庆80周年展出的镇院之宝《平复帖》,就是西晋陆机问候患病的朋友的书信,这9行84字的草书,是中国存世最早的书法真迹和名人手札。
《史记》:“说楚王发信臣。”《世说新语·雅量》:“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
古乐府诗句:“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资治通鉴》:“宜急追信改书。”
《越绝书》:“越绝粮,使素忠为信,告祟于吴。”等等。
上文中的“信”都是使者,即送信人的意思。文中的“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
“家书抵万金”,“答友人书”,以及鲁迅先生的《两地书》,还有今天仍在用的成语“鸿雁传书”中的“书”,都是信的意思。既然“书”是信的意思,那么古代的书一般是用什么代替的呢?古代的“书”是刻在竹片上或木片上的,刻在竹片上的书叫“简”,刻在木片上的书叫“牍”,这里的“简”“牍”以及把它们装订成册的“册”就是古代的书。
古人写信,一开始也写在木板上,写信的木板长约一尺,故称“尺牍”,“尺牍”就是古代的书信。为了与“简牍”区别开来,人们把作为书信的“尺牍”叫做“检”,在“检”上签字称为“署”,现在的“署名”就是由此而来。
有的“检”上还有一块凹陷的装饰叫做“函”,这就是今天“信函”“函件”的来源。书信的传递,是人类交往的重要手段,古代书信的传递有以下这些方式:羽檄就是插有羽毛的书信。
颜师古注解:“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急也。”
意思是古代战事紧急时,把羽毛插在书信上,称之为“羽檄”。羽书古时征调军队的文书。
古人认为鸟能飞翔,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快莫过于飞,所以在书信上插或粘上鸟的羽毛,表示此乃急件,必须飞快递送。鸡毛信古代羽书的一种,就是在书信上粘插鸡毛,因此又叫“鸡毛信”。
这种传递书信的方式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仍在沿用。我国西南地区的佤族、拉祜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直到民主改革前夕,仍然使用这种方式传信。
信鸽传书古代用信鸽传递书信的方式。这种传递书信的方式历史悠久,西汉的张骞、东汉的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时,都曾用信鸽传递消息。
传竹筒古代用竹筒传递书信的方式。这种方式始于唐代,据《唐语林》记载,白居易在杭州当刺史时,与朋友各居一方,往来不便,就把写好的诗稿装入竹筒中互相寄送,这种竹筒又叫“邮筒”,从唐代一直到明、清时期,相沿成俗,竹筒起着保护和传递书信的作用,类似今天的信封。
急脚递古代传递紧急军事情报的一种方式,俗称“传金牌”。始于宋代,元代称为“急脚铺”。
相传岳飞一日接连接到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令他退兵,这就是金字牌急脚递。在中国古代书信有别,书指函札,信指使人。
泛称书札为书信是后来的事。换句话说,现代所说的书信古代通称为“书”。
《左传》记载:“叔向使诒子产书。”著名的书信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在现代汉语中“书”仍保留了“书信”的意思,如“家书”等。现将古代书信的别称介绍如下:简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这种竹片称为简。
用于写信的竹片便称为竹简。牍古代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称为牍,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字时,诏书律令宽不超过3尺,一般书信宽不过1尺,故将书信称为尺牍。
柬在古代,柬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贴子之类的统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素古代称白绢为素。
用白绢(或绸)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笺笺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
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函函原指信的封套。
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邮递,这种匣子叫函。后来就称信件为函,如函件、来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书信,公私文书。据《文选》“古诗十九首之十七”有这样的诗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札原意为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
2.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课文《信》替谁给谁写
1、替雏鸟给妈妈写信
2、替花朵给蜜蜂写信
3、替大海给小船写信
4、替云给云写信
5、替树给树写信
6、替自己给朋友写信
《信》是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单元课文,选自诗人,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的《金波儿童诗选》。
扩展资料:
《信》详细内容
我学会了写信,用笔和纸,用手和心。
我多么想写啊,写许多许多的信——
替雏鸟给妈妈写,让妈妈快回巢,天色已近黄昏。
替花朵给蜜蜂写,请快来采蜜,花儿已姹紫嫣红。
替大海给小船写,快去航海吧,海面上风平浪静。
替云给云写,愿变成绵绵春雨;
替树给树写,愿连成无边的森林。
给自己,我也要,写一封封信,
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
贴得紧紧、紧紧。
《信》的作者金波文学作品
1、《乌丢丢的奇遇》、《花瓣儿鱼》,散文集《妈妈的爱》、《等你敲门》、《感谢往事》、《心往哪里飞》、《寻找幸运花瓣儿》,歌词集《林中的鸟声》、《金波诗词歌曲集》,评论集《追寻小精灵》、《幼儿的启蒙文学》,
2、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金波儿童文学作品选》以及幼儿文学读物等约七十余册。此外,还发表了歌词作品和歌词评论约三百余首(篇)。《金波作品精选》中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选入初一人教版语文教材29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波《信》
3.信的内容和格式
(1)称呼写一封信,先要把收信人的称呼顶格写在第一行,然后,再在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问候语问候语要写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它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3)正文正文一般分为连接语、主体文、总括语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开头都应另起一行,空两格落笔。
(4)祝颂语祝颂语是表示致敬或祝贺一类的话,如“此致”、“祝”等。它可以紧接着正文写,也可以独占一行,空两格写。
另外,在写与“此致”和“祝”相配套的“敬礼”、“健康”一类表示祝愿的话语时,一般要另起一行顶格写。(5)署名写完信之后,在信的右下角写上发信人的姓名叫做署名。
在署名的前面一般还要加上合适的称谓,如“同学”、“好友”,“弟”“妹”等。(6)日期发信的日期可写在具名的后边,也可以另起一行。
示例一篇【□=空格】:亲爱的老师:□□您好!□□【内容…………………………】祝身体健康!□□□□□□□□□□□□□□□□□□□□□□□□□您的学生:xxx□□□□□□□□□□□□□□□□□□□□□□□□□x年x月x日。
4.求一篇文章《信》全文 是小学语文课文
我学会了写信,
用笔和纸,
用手和心。
我多么想写啊,
写许多许多的信——
替雏鸟给妈妈写,
让妈妈快回来,
天已经黄昏。
替花朵给蜜蜂写,
赶快来采蜜,
花已姹紫嫣红。
替大海给小船写,
快去航海吧,
海上风平浪静。
替云给云写,
愿变成绵绵春雨;
替树给树写,
愿连成无边的森林。
给自己,
我也要
写一封封信;
让自己的心,
和别人的心,
贴得紧紧,紧紧。
5.怎么仿写《信》这编课文
仿写示抄例如下:
我学会了读诗,
用眼和嘴,袭
用脑和心。
我多么想读啊,
读许多许多的诗——
替大雁给天空读,
让大雁快回来bai,
天已经黄昏。
替春天给大地读,
春天赶快来,
还我们一片生机勃勃。
…du…
《信》是一首儿童诗,作者通过zhi替不同的对象写信,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dao,同时也说明了信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6.信的格式怎么写
书信格式 例文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 ③正文。
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
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
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
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书信格式范文:给老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黎老师: 您好!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一个学期又快结束了。
通过这一个学期和您的接触,我对您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您是我最最崇拜的老师,您在我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上课时,课文内容讲得很深入、很透彻。
办事情认真到位,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育。不过,在这些优点中,我觉得您最突出的优点还是上课上得好。
您平时在教课文时,总是让我们推敲每个字的深层意思。上课绝不会只是了解表面意思。
您善于引导我们从课文的各个角度去探究,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我们“更上一层楼”。例如,有一次您给我们上第10课《月光曲》中的第6自然段,您从盲姑娘的一句话中推敲出了“这位穷苦的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还能从音乐中听出弹琴的人就是贝多芬。
所以,贝多芬认为他遇到了知音”。除了上课这方面,还有您给我们布置的作业并不多,而且光是背和读就占了大部分,但每一题都很重要,都能够调动我们的思维。
您很少布置大量“手工劳动”和“重复劳动”的作业,你所关注的重点都是“怎样以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任务”。 你做事情也是按照这个准则来执行的。
这也许跟您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您做事情都是赶前不赶后,比如说,改作文这一方面,53篇习作,您很快就能改完,而且每一篇习作还加以详细的点评,一些错别字也逃不过您的眼睛。而改考卷您就更快了,今天下午考完,明天上午就能改出来,真是“神速”。
至于您是如何根据学生特点来进行教育,我想首先是您在上课的时候,对一些简单的问题,您一般都会叫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同学来回答,而对于比较难的问题,您总是留给学习较好的同学来回答,这样使全班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其次,有的时候,您还会根据某个同学存在的问题,找他单独“谈一谈”。
您还会适当地给差生减少作业,这一点,您比较与众不同,别的老师都是给差生拼命加作业,而您对差生只是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的知识就行了,您就象一位母亲一样关爱着您的每一个学生。 当然,人无完人,您也有缺点。
您最明显的缺点就是上课的时候,一不留神就读出了口音,在《燕子》那课中,“五线谱”的“五”字,明明是读“武”,您却读“无”,害得我们全班同学也胡里胡涂地跟着您读,您还经常把“八”读成“拔”。听得我们同学哄堂大笑。
我希望您能够把您经常读错的字记下来,多加练习,在课堂上每当读到这个字时,就要特别注意,这样也许就能够把您这个坏毛病改掉了。在这里,我要再提一个小建议,您要注意身体,要劳逸结合,毕竟身体才是工作的本钱。
今天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了。 祝 身体健康! 您的学生:李硕 2009年6月19日 中文书信的内容格式 书信分为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两大类。
一般书信主要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家书类书信,朋友和同事之间的问候类书信、请托类书信、规劝类书信、借贷类书信、庆贺类书信等。这类书信多用于个人和个人之间。
专用书信主要有表扬信、感谢信、邀请信等。这类书信多用于单位与人、单位与单位之间。
书信的5个主要部分 一般书信可分为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格式。 (1)称呼。
根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平时怎么称呼,在信中就怎么写。如给爸爸写信,称呼就写“爸爸”;写信给老师、同学的信,称呼就写“*老师”、“**同学”。
称呼要从第一行顶格写起。称呼后面要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正文。 这是信的主要部分。
写信人要说的话都写在这里。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先写问候的话。
如果是回信,先要写明来信收到,并对来信中提及的问题或要求办理的事情作出回答。如果写的事情较多,可以分段写,一件事情写一段。
每段起行空两格,转折顶格。 正文: 正文是信函的主体。
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 1、。
7.信的格式范文
书信格式范文:给老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黎老师:
您好!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一个学期又快结束了。通过这一个学期和您的接触,我对您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您是我最最崇拜的老师,您在我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上课时,课文内容讲得很深入、很透彻。办事情认真到位,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育。不过,在这些优点中,我觉得您最突出的优点还是上课上得好。
您平时在教课文时,总是让我们推敲每个字的深层意思。上课绝不会只是了解表面意思。您善于引导我们从课文的各个角度去探究,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我们“更上一层楼”。例如,有一次您给我们上第10课《月光曲》中的第6自然段,您从盲姑娘的一句话中推敲出了“这位穷苦的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还能从音乐中听出弹琴的人就是贝多芬。所以,贝多芬认为他遇到了知音”。除了上课这方面,还有您给我们布置的作业并不多,而且光是背和读就占了大部分,但每一题都很重要,都能够调动我们的思维。您很少布置大量“手工劳动”和“重复劳动”的作业,你所关注的重点都是“怎样以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任务”。
你做事情也是按照这个准则来执行的。这也许跟您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您做事情都是赶前不赶后,比如说,改作文这一方面,53篇习作,您很快就能改完,而且每一篇习作还加以详细的点评,一些错别字也逃不过您的眼睛。而改考卷您就更快了,今天下午考完,明天上午就能改出来,真是“神速”。
至于您是如何根据学生特点来进行教育,我想首先是您在上课的时候,对一些简单的问题,您一般都会叫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同学来回答,而对于比较难的问题,您总是留给学习较好的同学来回答,这样使全班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其次,有的时候,您还会根据某个同学存在的问题,找他单独“谈一谈”。您还会适当地给差生减少作业,这一点,您比较与众不同,别的老师都是给差生拼命加作业,而您对差生只是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的知识就行了,您就象一位母亲一样关爱着您的每一个学生。
当然,人无完人,您也有缺点。您最明显的缺点就是上课的时候,一不留神就读出了口音,在《燕子》那课中,“五线谱”的“五”字,明明是读“武”,您却读“无”,害得我们全班同学也胡里胡涂地跟着您读,您还经常把“八”读成“拔”。听得我们同学哄堂大笑。我希望您能够把您经常读错的字记下来,多加练习,在课堂上每当读到这个字时,就要特别注意,这样也许就能够把您这个坏毛病改掉了。在这里,我要再提一个小建议,您要注意身体,要劳逸结合,毕竟身体才是工作的本钱。今天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了。
祝
身体健康!
您的学生: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