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蒙语的新年快乐怎么说
шинэ жилийн менд хургэе
谐音:赛音喜呢乐不
蒙古族过年
蒙古族称之为“查干”,即“白节”之意。蒙古族自古崇敬白色,把它作为美好和吉祥的象征。过春节很隆重,从农历12月开始准备食品、衣着和祭祀祖先的供物。除夕,家族长辈带领全家人向家里挂的佛像行大礼,焚香点烛,然后祭祖。接着晚辈给长辈敬酒,长辈则向晚辈祝福。到了晚上,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手抓羊肉和饺子。整个晚上家族人喝酒、唱歌通宵不眠。
初一清晨,全家首先祭祖、祭天。接着由家族中德高望重者致祝词,祝福人们在老天爷的保护下万事如意。然后,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祝福并送手帕、钱等礼物。接着亲朋好友们互相拜年,即使相距几十里地也要去拜年。
2.新年快乐 用蒙语怎么写~明天就是新年很急~~
шинэ жилийн менд хургэе新年快乐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使用者在中国蒙古族聚居区、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联邦管区。
蒙古国现在使用的蒙古语因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前苏联影响主要使用西里尔字母拼写,俄罗斯的卡尔梅克语、布里亚特语被视为蒙古语的方言中国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还在使用以往的传统蒙古文。语法是黏着语的蒙古语在语音方面有严格的元音和谐律,即按照元音舌位前后或圆唇不圆唇进行和谐,如在一个词里,要么都是后元音(阳性元音),要么都是中元音(阴性元音)。
前元音(中性元音)与后元音或中元音均可出如今同一个词里。在形态学方面以词根或词干为基础,后接附加成分派生新词和进行词形变化。
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副词、后置词和形动词,都有人称、数或格的语法范畴;动词都有时、体、态、式等语法范畴。在结构学方面,句里语序有一定的规律。
通常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修饰语在被修饰语之前,谓语在宾语之后。扩展资料蒙古文字用来书写蒙古语的文字,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蒙古族通用的回鹘(古维吾尔)式蒙古文;以及蒙古国主要使用的西里尔蒙古文。
蒙古文字从蒙古人开始纪录自己的语言以来,就有很大的变化。在过去蒙古语还未有文字的年代,要记录蒙古语就要采用其他友好邻族的语言文字。
传统蒙文是在回鹘(古维吾尔)文字母基础上形成的。早期的蒙古文字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款都跟回鹘文相似,称作回鹘式蒙古文。
17世纪该传统蒙文对满文的形成产生极大影响,1937年外蒙古地区开始推广西里尔字母书写的蒙古文,形成了今天用两种字母书写的蒙古文形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蒙古语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蒙古文字。
3.蒙古族是怎么过春节的
蒙古族春节习俗
蒙古族过春节分“送旧”和“迎新”。送旧是腊月二十三清洁卫生打扫家,到傍晚要“祭火”。“祭火”是从萨满教传入的,蒙古族信仰喇嘛教后有所改变,蒙民把羊胸脯肉连同白“哈达”、肉米粥、黄油、酒等做祭品,然后由长辈点燃九个小灯,并将祭品投入旺火里烧,口里诵赞词,祝福家人幸福。祭火忌用红筷子而用白色或黑色的,因为蒙古族都认为“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传宗接代、兴旺。烧完祭品后,全家进餐。有的把祭品的剩余送给附近亲戚吃。“祭火”的时辰为傍晚黄昏时,上祭品时,男人在前,女人在后叩拜。在古代,有钱人还专请喇嘛祭火。
腊月二十三以后,就准备过春节。有关衣食住各方面的事,如炸油果子,油食花样繁多,尤其供佛之品要讲美观。其次是包饺子。年三十是最热闹的一天,全家换新装,上午要上供祭佛,在佛柜供台上摆上各种奶食、油食,摆成小塔型,上边插上特制的金银花。还用十二个小铜盅倒满白水,一天换一次水,然后点上长明灯。同时,开始由对联(与汉族同,只是写蒙文)。晚上,备好饭菜后,在院外找一平地,铺好新毡,摆上酒、菜、肉,开始祭祖先。长辈嘴里念着高祖、曾祖的名字,把酒一盅又一盅地撒在地上,撒向天空。祭完祖先后,全家上席,晚辈敬酒给长辈送旧岁。这天,全家不论男女老幼,玩什么都可以。在牧区,男人下蒙古象棋,女人、娃娃玩“羊拐”,蒙语叫“沙”,一直玩到天明。初一凌晨,摆好饭菜上度给老人长辈敬酒,敬酒时要跪拜,男人双膝下跪,头往下低时双手向上下摆动。这时,长辈祝福你长命百岁,终身幸福等。未婚女子与男人一样叩拜,而已婚女人则右膝下跪,左膝半跪,右手在面额右侧上下摆动。新媳妇则须唱歌。初一不分男女相见第一名话是问:“新年好”、“过年好”,而不说“见面发财”之类的话。给亲戚拜年时,每人带蓝色哈达和酒。到亲戚家,先到佛堂或者供佛像之处,给佛像叩头,然后用自备的酒敬长辈。向长辈敬酒时,敬者必须戴帽子。长辈兄长向你敬酒,必须站起来等;而且喝完才算有礼貌,如不喝者可回敬。如今拜年时,已改为握手等新习俗了。牧区拜年时,不管你是否吃过饭,都煮饺子,实在吃不下可尝一个。
4.用彝语怎么说新年好
彝语的新年好是:KUSINUO--酷斯诺--新年好
zhi ma ge ni (彝语:吉祥如意!)
兹玛格尼是吉祥如意的意思,但不是新年好,不过彝族年时也可以彼此祝福。
拓展资料: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北部方言分布在四川和云南宁蒗等县,东部方言分布在贵州和云南东北部,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和广西,其余3个方言分布在云南。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