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怎么写
摘 要: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
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加以培养,不仅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更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好好学习,因此语文教学要担负起这神圣的使命。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首先,教师要有“育人”的意识;其次,要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规律和特点;再次,教师要言传身教,掌握一定的课堂教学艺术,教师努力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样,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敞开心扉,坦诚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流。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从以下方面实施。
一、注重文本的朗读与感受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因此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性。
朗读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作用,也便于学生从个体角度深切体会文章的情感因素。所以,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除朗读外,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其他阅读方法感受文本的意蕴。
例如在教学《**,你在哪里》一文时,首先简单介绍时代背景,然后播放课文配乐朗诵,而后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音乐朗读,学生相互点评朗读。整整一堂课,在反复朗读中,学生不但掌握了朗读的技巧,而且在朗读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对敬爱的**的高度赞扬和深切缅怀之情。
在第二节文本阅读课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表达了自己阅读课文后的独特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阅读中得到了培养。 二、重视文本的阅读与体验 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说明文,也写得趣味盎然,引人入胜,蕴藏着作者的审美情趣。
为了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拨动情感之弦,使抽象语言文字的学习变得情趣盎然,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形象的方式可采用以下几种。 1、表情感染。
小学生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小学生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用爱憎分明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表情以及身体动作去激发学生、感染学生。
例如教师在朗读时面部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手势中的握拳摆手等等。让学生在你的各种表情中不知不觉地走进文中境界,身临其境般地去领悟文章内涵。
2、语言感染。语言是人们交流情感的重要信息,具有直接的感染性。
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用爱憎分明、抑扬顿挫的声调,真挚的语言阅读,能叩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深刻的道理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3、画面渲染。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画面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林海雪原、古今建筑、风土人情、人文故事、童话故事等,它们无一不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珍品。
这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赏心悦目的艺术世界,美妙神奇的童话世界和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能引导学生畅游其中,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画面去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
4、实物演示。一幅幅画面吸引着学生,如果把生活中的事物拿给学生观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例如在引导一年级学生阅读《看花灯》时,我问学生:“课文中都写了哪些灯?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然后用多媒体课件,把正月十五灯展的各种花灯呈现出来,再让学生在原文中标画出相对应的句子,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并由对现实的感受转到对语言文字的赏析上,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时,充满感情,沉浸在语言文字描述的美丽情境之中。 5、表演体验。
体验指的是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语文课堂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引进体验教学思想,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和句子所要表达的精神。
如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模拟在具体情境中扮演一个社会角色。如老人、妈妈、售票员、路灯等等,体验其中的苦与乐。
学生们兴趣浓厚,纷纷按要求不折不扣完成。口语交际课上,学生们争相表演,表达了内心要讲的话,抒发了请求、抱歉、赞扬、悔恨等感受,整个课堂被一片真情包围着。
课后,他们一气呵成,写出来的文章构思精巧,情节迭宕起伏,发人深思,引人入胜。 总之,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展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课堂中也可以综合展现。
2.情感态度的词语或成语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哀感中年】: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哀乐中节】:中:合乎;节:适度。
指哀伤和欢乐都适度,抒发感情不过分。【爱博不专】:专:专一,专注。
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爱憎无常】:爱和恨的感情变化不定,叫人捉摸不透。【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倾盖:停下车子,指初次相逢。
指相识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有的刚认识,却象老友一样。比喻感情的厚薄是不以时间长短来衡量的。
【薄情无义】:薄:淡薄。感情淡薄,没有情义。
常指对于生离死别的事无动于衷。【悲从中来】:中:内心。
悲痛的感情从内心涌出来。 比肩相亲】:比:紧靠。
形容夫妻感情挚笃。【表情见意】:表达感情,申述意见。
【不情不绪】:情绪:心情,心境。无情无绪。
指感情上没有依托,情绪不佳。【惨绿愁红】:红、绿:指花、叶。
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缠绵悱恻】:悱恻:悲苦的样子。旧时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
也指文章感情婉转凄凉。【缠绵缱绻】:缠绵:心绪郁结;缱绻:难舍难分。
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畅叙幽情】:尽情地叙谈,把内心深处的感情都表达出来。
【痴男怨女】:旧指爱恋极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男女。【愁红惨绿】:红、绿:指花、叶。
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愁红怨绿】: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
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触机即发】:一触动弓弩上的扳机,箭就发出去。
后指触动某一点,就立即发作或有所反应。多用于感情方面。
也作“触机便发”。【触景生怀】:看到眼前景象因而产生某种感情。
同“触景生情”。【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吹埙吹箎】:埙、箎:古时的两种乐器。埙和箎两种乐器合奏起来,声音和谐。
用于赞美兄弟之间感情和睦融洽。【词不达意】:词:言词;意:意思。
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词不逮理】:词:言语,词句。
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词不逮意】: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辞不达意】:辞:言辞;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辞穷情竭】:言辞和感情都已竭尽。【寸步不离】:寸步:形容距离很近。
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现在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
【打成一片】:原指形成一个整体。现多形容感情融洽,成为一体。
【跌脚捶胸】: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跌脚搥胸】: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跌脚槌胸】: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动之以情】: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睹物兴情】:见到眼前景物便激起某种感情。
【断钗重合】:比喻夫妻离散而又重新团聚。也指感情破裂后又重归于好。
【多病多愁】:形容人体弱多病,感情脆弱,容易忧愁苦闷。旧时常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体态。
【多愁善感】:善:容易。经常发愁和伤感。
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多情多感】: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同“多情善感”。【多情善感】: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恩爱夫妻】:恩爱:相亲相爱。夫妻感情融洽,情投意合。
【恩断义绝】:恩:恩情;义:情义。感情破裂。
多指夫妻离异。【恩断意绝】:恩:恩惠,恩情;意:情份。
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恩恩爱爱】:夫妻恩爱,情义极为深厚。
有时也指骨肉之间的真挚感情。【恩绝义断】:恩:恩情;义:情义。
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儿女情多】:指男女相爱的感情丰富。【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指男女相爱的感情多,胸怀大局的气概少。
比喻文艺作品中男欢女爱多,社会斗争题材少。【儿女心肠】:年轻男女的柔情。
亦指感情丰富、助人为乐的心性。【儿女英雄】: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作为的英雄人物。
【法不徇情】: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
指执法公正,不讲私人感情。【飞眼传情】:借眼睛来传递感情。
【凤协鸾和】: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抚景伤情】:接触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伤痛。
【感情用事】:凭个人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
3.《现代汉语》课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什么
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从小事写起,通过自己对这件小事或者话题所产生的想法和看法引出主题,主要阐述情感态度的种类及重要性,价值观的不同对人生的影响,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第二种,全篇宏观描述,不需要围绕一个中心,可以一开始直入主题,先写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于现在生活的影响,然后具体分析是什么又影响了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如果是女老师,推荐第一种方法,以叙事手法烘托主题,女性比较喜爱这样的方式。更能感染咯是情绪。
如果是男老师,推荐第二种,男性思路较为清晰,观点摆明,按点给分,只要你能说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定义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和对社会的作用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词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