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写春节习俗访谈记录
某某1):你能告诉我一些春节的习俗吗?
(某某2):春节来临,背井离乡游子,都纷纷赶回家,盼望与亲人团聚。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心理。这种心理,在我们民俗文化底蕴深处,可说是根深蒂固,流传甚广,仿佛是打在每个人身上难以磨灭烙印。这种团圆习俗在国内外中国人头都已扎下深根脉。
年夜饭(团年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这一天人们预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重要。家庭是华人社会基石,一年一度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关系更为紧密。家人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劈劈啪啪"算盘声和抑扬顿挫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乐章。 说到除夕刀砧声,邓云乡撰写《燕京乡土记》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故事:旧社会穷人生活困难,三十晚上是个关。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无。女人在家哄睡孩子,一筹莫展,听邻家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便拿刀斩空砧板,一边噔噔地斩,一边眼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确实心酸。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时候。大年夜.丰盛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某某1):谢谢你接受采访!
(某某2):不用谢。
2.传统民俗记录
青岛萝卜会(元宵山会)举办时间: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举办地点:云溪庵主要活动:开幕式,萝卜艺术雕刻大赛,民间工艺品制作大赛,元宵制作展评,闭幕式等。
交通方式:在市内乘坐2,5,21,24,305路车在“黄台路”下车即可。背景介绍:云溪庵始建于元代,属道教庙宇,因出产的萝卜脆而大著名。
民间有“正月初九吃萝卜不牙疼,可防百病”的说法,因而萝卜成了庙会上的主要商品,渐渐庙会也就被人们称之为“萝卜会”。现在的萝卜会人流如潮,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已成为岛城春节后第一个有影响的民间节日盛会。
海云庵糖球会举办时间:正月十六至正月十八举办地点:海云庵主要活动:茂腔、柳腔、皮影、杂耍、剪纸、年画、秧歌大赛、锣鼓大赛等民间艺术活动,还有大型广场文艺表演、地方戏专场演出、摄影抓拍比赛、书画现场表演、武术表演等。交通方式:市内可乘坐1、5、7、15、32、206、210、319路公交车前往。
背景介绍:海云庵始建于明代。旧时农历正月十六是该庵庙会,由于庙会上卖山楂糖球的特别多,便称之为“海云庵糖球会”。
1986年青岛恢复了这一民俗节日,为期3天。青岛樱花会举办时间:4月初~5月上旬举办地点:中山公园主要活动:樱花节主要有三大品牌活动:一是4月1日至4月10日的游园踏春。
二是4月10日至4月25日,传统的赏樱盛会登场。上千株樱花、20万株郁金香及紫荆、海棠等相继进入盛花期,呈现出“东园花海”盛况。
三是4月26日至5月7日的欢庆五一活动。交通方式:市内可乘坐604、605路公交车到达中山公园下车即可。
背景简介:青岛举办樱花会始于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东园花海”的中山公园樱花,已被列入青岛十大胜景。青岛海洋节举办时间:6月下旬—7月中旬举办地点:中山公园(主会场)主要活动:《欢乐中国行—魅力青岛》大型演唱会、航运活动、海钓大赛、海洋知识图片展、海上浪漫婚典、“海之情”等专题系列活动。
交通方式:市内可乘坐604、605路公交车到达中山公园下车即可。背景介绍:青岛海洋节于1999年开始举行,每次节日的主题都不同。
节日期间举办的中国海洋科技博览会暨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以其参会人员层次和论文学术价值水平高,成为近年来本市举办的最高层次的国际性会议。青岛国际啤酒节举办时间:8月的第二个周六开幕,为期16天举办地点:青岛国际啤酒城主要活动:开幕式、啤酒品饮、文艺晚会、艺术巡游、文体娱乐、饮酒大赛、旅游休闲、经贸展览、闭幕式等。
交通方式:市内可乘坐102、104、110、125、230、301、311、312、317、321、362、375、802、501、606公交车到中山公园下车即可。背景介绍:青岛国际啤酒节于1991年6月23日首次举行,具有青岛的地方特色。
与会期间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啤酒厂、啤酒代理商参加展销和交流,使青岛这座美丽浪漫的“东方瑞士”更富有魅力。 青岛国际时装周举办时间:9月举办地点: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主要活动:发布会、品牌展示会、美容美发大赛、时装设计邀请赛、时装周模特大赛等。
交通方式:市内可乘坐321、304、301公共汽车,在国际会展中心下车即可。背景介绍:青岛国际时装周自2001年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
自2006年起,青岛国际时装周更名为“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与会期间有来自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时装设计师。
国际服装周已成为展示时代服装特色的一个窗口,吸引着中外各地游客旅游参观。天后宫民俗庙会举办时间:农历正月初一至三十举办地点:天后宫主要活动:除夕夜撞钟仪式、向本命年朋友赠送红腰带、小礼物、民俗风情摄影大赛、征集“迎新春”对联、灯谜大赛、中外名鸡擂台赛、飞镖有奖大赛、“百姓乐”民间艺术杂耍表演赛、“祭海”民俗表演、民间剪纸大赛、元宵灯会、民俗信仰祭拜等。
交通方式:天后宫位于青岛太平路19号,市内可乘坐6、26、311、312、314、316、321、501、801、802路公交车,在大学路站下车即可。背景介绍: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历经明、清、民国等七次维修扩建成目前规模。
1996年青岛市政府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并将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每年在此举办民俗庙会。大泽山葡萄节举办时间:9月1日—9月30日举办地点:大泽山镇主要活动:狮舞、龙灯、旱船、高跷、秧歌、鉴评葡萄、葡萄知识竞赛、吃葡萄比赛、喝葡萄酒大赛、登山赛等。
交通方式:市区内可乘从内蒙古路车站出发的汽车,车票15元,也可在四方长途汽车站对面的四方大酒店门口等车,乘坐平度到大泽山的汽车,票价5元,15分钟一趟。背景介绍:大泽山葡萄节原为平度大泽山区独有的民间传统节日—“财神节”(农历七月二十二日),相传源于唐朝初年,1987年将其演变为“葡萄节”。
1991年改名为“平度葡萄节”,定于每年公历九月一日举行开幕式。近些年为方便游客参加,一般选在周六开幕,举办时间为一个月,期间横跨了不同品种葡萄的盛果期,游客可品尝到各种葡。
3.传统民俗记录
青岛萝卜会(元宵山会)举办时间: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举办地点:云溪庵主要活动:开幕式,萝卜艺术雕刻大赛,民间工艺品制作大赛,元宵制作展评,闭幕式等。
交通方式:在市内乘坐2,5,21,24,305路车在“黄台路”下车即可。背景介绍:云溪庵始建于元代,属道教庙宇,因出产的萝卜脆而大著名。
民间有“正月初九吃萝卜不牙疼,可防百病”的说法,因而萝卜成了庙会上的主要商品,渐渐庙会也就被人们称之为“萝卜会”。现在的萝卜会人流如潮,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已成为岛城春节后第一个有影响的民间节日盛会。
海云庵糖球会举办时间:正月十六至正月十八举办地点:海云庵主要活动:茂腔、柳腔、皮影、杂耍、剪纸、年画、秧歌大赛、锣鼓大赛等民间艺术活动,还有大型广场文艺表演、地方戏专场演出、摄影抓拍比赛、书画现场表演、武术表演等。交通方式:市内可乘坐1、5、7、15、32、206、210、319路公交车前往。
背景介绍:海云庵始建于明代。旧时农历正月十六是该庵庙会,由于庙会上卖山楂糖球的特别多,便称之为“海云庵糖球会”。
1986年青岛恢复了这一民俗节日,为期3天。青岛樱花会举办时间:4月初~5月上旬举办地点:中山公园主要活动:樱花节主要有三大品牌活动:一是4月1日至4月10日的游园踏春。
二是4月10日至4月25日,传统的赏樱盛会登场。上千株樱花、20万株郁金香及紫荆、海棠等相继进入盛花期,呈现出“东园花海”盛况。
三是4月26日至5月7日的欢庆五一活动。交通方式:市内可乘坐604、605路公交车到达中山公园下车即可。
背景简介:青岛举办樱花会始于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东园花海”的中山公园樱花,已被列入青岛十大胜景。青岛海洋节举办时间:6月下旬—7月中旬举办地点:中山公园(主会场)主要活动:《欢乐中国行—魅力青岛》大型演唱会、航运活动、海钓大赛、海洋知识图片展、海上浪漫婚典、“海之情”等专题系列活动。
交通方式:市内可乘坐604、605路公交车到达中山公园下车即可。背景介绍:青岛海洋节于1999年开始举行,每次节日的主题都不同。
节日期间举办的中国海洋科技博览会暨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以其参会人员层次和论文学术价值水平高,成为近年来本市举办的最高层次的国际性会议。青岛国际啤酒节举办时间:8月的第二个周六开幕,为期16天举办地点:青岛国际啤酒城主要活动:开幕式、啤酒品饮、文艺晚会、艺术巡游、文体娱乐、饮酒大赛、旅游休闲、经贸展览、闭幕式等。
交通方式:市内可乘坐102、104、110、125、230、301、311、312、317、321、362、375、802、501、606公交车到中山公园下车即可。背景介绍:青岛国际啤酒节于1991年6月23日首次举行,具有青岛的地方特色。
与会期间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啤酒厂、啤酒代理商参加展销和交流,使青岛这座美丽浪漫的“东方瑞士”更富有魅力。 青岛国际时装周举办时间:9月举办地点: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主要活动:发布会、品牌展示会、美容美发大赛、时装设计邀请赛、时装周模特大赛等。
交通方式:市内可乘坐321、304、301公共汽车,在国际会展中心下车即可。背景介绍:青岛国际时装周自2001年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
自2006年起,青岛国际时装周更名为“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与会期间有来自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时装设计师。
国际服装周已成为展示时代服装特色的一个窗口,吸引着中外各地游客旅游参观。天后宫民俗庙会举办时间:农历正月初一至三十举办地点:天后宫主要活动:除夕夜撞钟仪式、向本命年朋友赠送红腰带、小礼物、民俗风情摄影大赛、征集“迎新春”对联、灯谜大赛、中外名鸡擂台赛、飞镖有奖大赛、“百姓乐”民间艺术杂耍表演赛、“祭海”民俗表演、民间剪纸大赛、元宵灯会、民俗信仰祭拜等。
交通方式:天后宫位于青岛太平路19号,市内可乘坐6、26、311、312、314、316、321、501、801、802路公交车,在大学路站下车即可。背景介绍: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历经明、清、民国等七次维修扩建成目前规模。
1996年青岛市政府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并将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每年在此举办民俗庙会。大泽山葡萄节举办时间:9月1日—9月30日举办地点:大泽山镇主要活动:狮舞、龙灯、旱船、高跷、秧歌、鉴评葡萄、葡萄知识竞赛、吃葡萄比赛、喝葡萄酒大赛、登山赛等。
交通方式:市区内可乘从内蒙古路车站出发的汽车,车票15元,也可在四方长途汽车站对面的四方大酒店门口等车,乘坐平度到大泽山的汽车,票价5元,15分钟一趟。背景介绍:大泽山葡萄节原为平度大泽山区独有的民间传统节日—“财神节”(农历七月二十二日),相传源于唐朝初年,1987年将其演变为“葡萄节”。
1991年改名为“平度葡萄节”,定于每年公历九月一日举行开幕式。近些年为方便游客参加,一般选在周六开幕,举办时间为一个月,期间横跨了不同品种葡萄的盛果期,游客可品尝到各种葡。
4.写一篇记录春节民俗的文章600字
春节俗称过年。本地过年从老历年二十五开始到新年正月十六结束。
除夕下午,家家户户大门上贴好红对联,小门要贴“利是钱”。家长切开甜板,扮一副“牲仪”鸡,包括鸡旺子及内脏以示尊敬神明,未被凡人尝过的任何东西,一条鱼、一块甜米反、一刀猪肉、三只豆腐及一些煎堆、果品等。先到祖公祠堂谢祖公。然后将同一副牲仪拿回家中敬谢龙神伯公。等一切就绪,用石香符、柚叶煮水洗澡。入年嫁后,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到小溪石壁上找石香符。石香符要连根拔,根越大越好。据说根越大,来年家中饲养的鸡鸭会越肥大。洗澡时,男的先洗、女的后洗。
大年初一被认为是一年中最重大的日子。各家各户还要带果品到祖公祠堂敬奉祖公。不拜神明、伯公。这一天不能扫地及讲不吉利的话。初一早饭只能吃斋(与灾同音),主食为老酒、甜米反、青菜、粉面、葱蒜等。有的人家一直吃斋到年初三。开斋后,每户人家都有一个鸡肉盘,吃饭时,盘中鸡首向上横,表示尊敬家中长老。盘中鸡首、鸡翅、鸡脚一直留到正月十五。据说这样做了家中养鸡才会顺利。
而且在客家地区,每逢春节,各姓都张贴姓氏楹联,悬挂郡望灯笼,既渲染节日的喜庆气氛,又弘扬祖德炫耀门庭,激励后人饮水思源,不数典忘祖,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美德。
春节(过年) 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不出远门,忙着准备过年的食品、迎接远归的亲人。过年吃糯米做的油果、大笼糍,还有红烧肉、酿豆腐等客家菜。特别是大年三十除夕,客家人不管多远都要赶回家吃“团圆饭”,与亲人团聚。
5.春节民俗调查怎么写、
春节民俗----结题报告 一、春节的来历: 传说,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至,出来食人,使人不得安宁。
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这种凶恶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在"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燃起熊熊大火,"年"听到爆竹的响声,便逃走了。以后,人们开始以"挂红灯、放爆竹、吃年饭"来庆祝新年。
二、春节前的准备(腊月初八以后,各种年事活动便逐渐展开) 1. 祭祀灶神:灶神,又称"灶神",俗称"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宫,向玉皇大帝汇报情况。
除夕时分再返回人间。人们担心向玉皇大帝进谗言,所以再他去天宫的时候为他进行祭祀活动,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2. 其他准备活动:写春联,准备肉食,准备面食以及理发、沐浴,打扫卫生。 三、民俗活动--静态民俗 3.春联:(1)春联的来源:古代称"桃符"。
据说,东汉王充《论衡o定鬼篇》中神荼、郁垒二神住在大桃树上,处理鬼魂。他们把为非作歹的恶鬼都喂老虎吃。
因此,人们认为鬼害怕神荼、郁垒,也害怕桃树。于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总在门口悬挂桃符或桃木人来趋鬼避邪保佑平安。
(2)最早的春联:公元965年,后蜀皇帝孟昶在皇宫内门的桃符上写了: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春联。
此后春联成了春节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有人家喜欢贴"福" 字,而且倒着贴。
因为"倒"谐音"到",所以倒贴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4.年画:(1)门神画的来源:有三种说法。
一说源于神荼、郁垒的神话传说,古人把二神像挂在门口驱鬼。一源于唐太宗命令秦琼、尉迟恭看门驱鬼,并把二将画在宫门上。
一源于唐玄宗梦见钟馗为自己捉鬼,醒后命令画工把钟馗画在门上。(2)灶神画的来源:民间传说灶神在除夕从天宫返回人间,所以人们总在这时候买新的灶神画贴在门上,希望他能带来吉祥与幸福。
(3)其他常见的年画。 5.福字:最早?"福"字--传说史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
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百姓过年贴"福"字,史于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
一年赐福,恭王福晋把赐给的福拿倒了,犯杀头之罪,李连英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今年赐福,福真的就到了。 "慈禧一听极高兴,连说:"福到了……"传至民间,"福"也贴倒了。
6. 窗花: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庆贺新年的剪纸作品。窗花有两种制作方法。
第一种是剪刀剪,巧手的妇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纸剪出许多花样。第二种是刻刀刻,一般由专业的民间艺人操作,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张窗花,供应市场。
四、春节民俗--动态民俗 1.除夕守岁:1)什么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由于农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腊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腊月二十九夜是除夕。
2)除夕守岁:除夕重要的活动是守岁。因为秦汉以后,我国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时当作一天的开始时刻,相当于现代计时方法的23点到1点。
除夕夜的子时,正是辞旧岁,迎新年的关键时刻。为此,人们不得不彻夜不眠,守候着这一时刻的到来。
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等待,耐心的等待。 2.放鞭炮:1)什么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
新年钟声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齐鸣,迎接新年到来。2)爆竹的来历:据南朝梁代示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
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后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烧。
竹子爆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就能吓跑怪兽与恶鬼,保护全家平安。大约到了唐朝,人们把竹筒里装上火药,点燃火药,发生爆响。
后来,人们又用纸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样的鞭炮了。3)鞭炮的种类:鞭炮有各种花样。
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进,又发明了烟花。烟花:又称"礼花","焰火"。
它在爆炸时能发出极为绚丽的光芒。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烟花装点自己的节日夜空。 3.舞狮子:白居易《西凉传》: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
金镀眼镜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
跳舞梁前来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
舞狮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兴起的时代。 4.其他民间活动:扭秧歌,踩高跷,敲锣鼓。
5.祭神祭祖:在传统的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迷信的家庭都设有专门的神龛,供奉各位神灵,同时还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画像。
正月初一早上,人们恭敬地在神龛与祖宗牌位前献上供品,(其中包括刚刚煮好的第一碗饺子),点上香火。十分虔诚地感谢神明与祖宗在天之灵在过去一年对自己的保护并祈求他们保佑来年的幸福。
6.拜年:祭神祭祖之后,儿孙们开始向长辈亲人拜年。传统的拜年礼是向长辈亲人三叩首,现在大多已经改为三鞠躬。
一边行礼,一边祝愿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端坐,接受儿孙们的拜年以后,把一个红包送给儿孙们。
这就是"压岁钱"。一般作为孩子们春节期间的零花钱。
其他亲戚之间则互相拜年,陆陆续续,可以持续很多天。朋友之间见面,则互道"恭喜发财"。
6.写一篇记录春节民俗的文章600字
春节俗称过年。
本地过年从老历年二十五开始到新年正月十六结束。 除夕下午,家家户户大门上贴好红对联,小门要贴“利是钱”。
家长切开甜板,扮一副“牲仪”鸡,包括鸡旺子及内脏以示尊敬神明,未被凡人尝过的任何东西,一条鱼、一块甜米反、一刀猪肉、三只豆腐及一些煎堆、果品等。先到祖公祠堂谢祖公。
然后将同一副牲仪拿回家中敬谢龙神伯公。等一切就绪,用石香符、柚叶煮水洗澡。
入年嫁后,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到小溪石壁上找石香符。石香符要连根拔,根越大越好。
据说根越大,来年家中饲养的鸡鸭会越肥大。洗澡时,男的先洗、女的后洗。
大年初一被认为是一年中最重大的日子。各家各户还要带果品到祖公祠堂敬奉祖公。
不拜神明、伯公。这一天不能扫地及讲不吉利的话。
初一早饭只能吃斋(与灾同音),主食为老酒、甜米反、青菜、粉面、葱蒜等。有的人家一直吃斋到年初三。
开斋后,每户人家都有一个鸡肉盘,吃饭时,盘中鸡首向上横,表示尊敬家中长老。盘中鸡首、鸡翅、鸡脚一直留到正月十五。
据说这样做了家中养鸡才会顺利。而且在客家地区,每逢春节,各姓都张贴姓氏楹联,悬挂郡望灯笼,既渲染节日的喜庆气氛,又弘扬祖德炫耀门庭,激励后人饮水思源,不数典忘祖,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美德。
春节(过年) 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不出远门,忙着准备过年的食品、迎接远归的亲人。过年吃糯米做的油果、大笼糍,还有红烧肉、酿豆腐等客家菜。
特别是大年三十除夕,客家人不管多远都要赶回家吃“团圆饭”,与亲人团聚。
7.以“我国各地民俗”为话题的调查报告怎么写
放鞭炮和贴春联是过春节必不可少的两件大事,春联都是前一天下午写好并且贴好,因为后面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春节当天一大早,人们就要很早起床放鞭炮,每到吃饭的时候还要放。家里面有小孩子的,要给父母或者一些长辈磕头,长辈给他们包红包,就是给压岁钱。
新衣服当然也是很能突出春节的气氛的,新年新气象嘛!(Jean Valjean@)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在桌子旁边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餐桌上饺子、汤圆、鱼都是缺一不可的,预示着团团圆圆、年年有余。大年初一,人们就相互串门拜年,新的一年已经正式开始。
8.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写日期和农历阳历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按阴历算的和阳历没关系。 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日,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
17、九月九日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中国民俗年记录表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