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员工的需求怎么写
这是一个人员需求预测的报告模板,你可以参考一下,其中的一些表格复制不过来,没有显示表格的形式,但是不影响框架的体现。
公司年度人员需求预测报告
文本名称 **公司年度人员需求预测报告 受控状态
编 号
一、目录(略)
二、呈送文(略)
三、报告正文
(一)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1.员工构成情况
伴随公司成立以来的发展和积累,目前在生产和经营领域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质较好、层次较高的人才队伍,共有在职职工368人。具体人员构成情况见下表所示。
**公司员工构成情况表
类别 具体分布情况
职能分布 公司高层 管理中层 管理人员 生产人员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5 1.4 15 4.1% 38 10.3% 310 84.2%
学历分布 硕士及以上 本科 大专 大专以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6 1.6% 40 10.9% 135 36.7% 187 50.8%
年龄构成 30岁及以下 31~40 41~50 50以上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186 50.5% 116 31.5% 41 11.1% 25 6.8%
2.定岗定编情况
本公司目前各部门定岗定编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略)
3.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结果说明
(1)87.5%的员工集中在大专及以下学历,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多。
(2)员工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总人数的82.1%,具备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3)随着公司的发展、业务规模的扩大,专业技术人才、一线生产人员、市场拓展人员均应有较大需求。
(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结果
1.未来人力资源流失预测
(1)未来退休人员预测:公司2004年至2006年退休13人,其中2人内退,11人正常退休。2007年公司51岁以上人员仅有25人,相对公司人员规模来说,退休人员很少,不会影响公司的人员数量变化,建议不作考虑。
(2)未来离职人员预测:公司2004年至2006年共有15人,其中12人主动离职,3人被开除,离职人员人数较少,基本集中在一线生产工人类别上,在未来离职人员预测中不作考虑。
2.未来新增人员及主要岗位需求
为满足公司的战略发展要求,未来人员需求将集中于投融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等。
(1)投融资管理人才:公司未来几年内将积累大量财务资源,急需投融资管理方面人才,初步估计投融资管理人才需2人。
(2)专业技术人才:公司预计2008年将新增产品品种,新增1条生产线,初步估计具有生产专业技术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才3人,生产工人20人。
(3)业务经营人才: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将扩展销售领域和市场份额,可引进具有丰富业务管理经验、极具市场开拓精神的高级经营人才,初步估计业务经营人才需10人。
3.未来人员净需求
公司2008年各部门人员需求表
部门名称 新增岗位及人数 部门名称 新增岗位及人数
决策层 设置战略发展部,2人 生产部 车间主任1人,生产岗位工人20人
财务部 投融资主管1人,专员1人 市场部 策划专员1人
技术部 技术研发人员2 销售部 销售区域经理3人,销售专员7人
产品部 产品设计人员2人 质量部 检验员1人
行政部 人员不变 采购部 采购专员1人
人力资源部 人员不变 仓储部 不变
人员净需求 42人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人员需求报告怎么写
这是一个人员需求预测的报告模板,你可以参考一下,其中的一些表格复制不过来,没有显示表格的形式,但是不影响框架的体现。
公司年度人员需求预测报告 文本名称 **公司年度人员需求预测报告 受控状态 编 号 一、目录(略) 二、呈送文(略) 三、报告正文 (一)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1.员工构成情况 伴随公司成立以来的发展和积累,目前在生产和经营领域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质较好、层次较高的人才队伍,共有在职职工368人。具体人员构成情况见下表所示。
**公司员工构成情况表 类别 具体分布情况 职能分布 公司高层 管理中层 管理人员 生产人员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5 1.4 15 4.1% 38 10.3% 310 84.2% 学历分布 硕士及以上 本科 大专 大专以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6 1.6% 40 10.9% 135 36.7% 187 50.8% 年龄构成 30岁及以下 31~40 41~50 50以上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186 50.5% 116 31.5% 41 11.1% 25 6.8% 2.定岗定编情况 本公司目前各部门定岗定编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略) 3.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结果说明 (1)87.5%的员工集中在大专及以下学历,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多。
(2)员工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总人数的82.1%,具备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3)随着公司的发展、业务规模的扩大,专业技术人才、一线生产人员、市场拓展人员均应有较大需求。
(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结果 1.未来人力资源流失预测 (1)未来退休人员预测:公司2004年至2006年退休13人,其中2人内退,11人正常退休。2007年公司51岁以上人员仅有25人,相对公司人员规模来说,退休人员很少,不会影响公司的人员数量变化,建议不作考虑。
(2)未来离职人员预测:公司2004年至2006年共有15人,其中12人主动离职,3人被开除,离职人员人数较少,基本集中在一线生产工人类别上,在未来离职人员预测中不作考虑。 2.未来新增人员及主要岗位需求 为满足公司的战略发展要求,未来人员需求将集中于投融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等。
(1)投融资管理人才:公司未来几年内将积累大量财务资源,急需投融资管理方面人才,初步估计投融资管理人才需2人。 (2)专业技术人才:公司预计2008年将新增产品品种,新增1条生产线,初步估计具有生产专业技术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人才3人,生产工人20人。
(3)业务经营人才: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将扩展销售领域和市场份额,可引进具有丰富业务管理经验、极具市场开拓精神的高级经营人才,初步估计业务经营人才需10人。 3.未来人员净需求 公司2008年各部门人员需求表 部门名称 新增岗位及人数 部门名称 新增岗位及人数 决策层 设置战略发展部,2人 生产部 车间主任1人,生产岗位工人20人 财务部 投融资主管1人,专员1人 市场部 策划专员1人 技术部 技术研发人员2 销售部 销售区域经理3人,销售专员7人 产品部 产品设计人员2人 质量部 检验员1人 行政部 人员不变 采购部 采购专员1人 人力资源部 人员不变 仓储部 不变 人员净需求 42人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3.职业个人需求怎么写
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即使当不了将军也要能够从将军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做一个更好的有可能成为将军的士兵. 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力资源经理是我的职业发展目标.我想做的是改善目前混乱的管理现状,特别是关注几乎被彻底漠视的员工的需求,让企业中的每个人尽可能地发挥所长,帮助他们快乐地工作和生活,让企业成为令人尊敬的企业.听起来很像政客的宣言是吗?但是现在的我的确是这样想的.因为就目前来说,我也是被漠视的一员,而且生活在一群被漠视的人中间.既然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那么要改变自己和别人的现状就只能够从自己的努力开始.有句话怎么说的?如果对一个组织不满意,最好的办法是爬到顶端,然后改变它. 有位叫苏青的作者写了《人力资源经理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一文,按它的脉络,分析一下: 一) 公正、忠信、坚定勇敢的意志力。
公正忠信没有问题.因为本人由于懒及胆小怕事,总是按规则办事,如果现在还有君主一类的东东,应该会是属于愚忠的那一类人.但这又对坚定勇敢的意志力形成了威胁,所以我最担心的是我顶不住压力,特别是来自上层的不正确的意见,会让我很挣扎很痛苦.那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办法,只能指望有一条退路,然后无欲则钢,看看能坏到哪去. 二) 对人性的正确、全面的了解以及广博的知识。 这点十分之欠缺,因为容易看到恶的一面,又嫌人际交往太过麻烦,最根本的还是没有开放的心态,所以与人交往不多,由此带来的认识就片面\偏向\阴暗.广博的知识勉勉强强,因为兴趣爱好多到了没有兴趣的地步,所以啥都有一点,不过不深.这是不好的.所以以后要多接触一些人,试着了解他们. 三、亲和力和优秀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
保守有余,活力不足.我的朋友说我一开始接触时看起来严肃,只有熟了以后才会谈到一起,这应该是亲和力不足的表现.不过待人诚恳也是别人对我的评价.改进?参见上一条. 四、实现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专业能力 1.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完整规划没做过,基础分析做得多)和人力资源管理手册设计(基本可以完成)的能力。 2.职位分析(没有做过,止于知道)和绩效考核管理(指标设定不行,因为对业务生疏了)能力。
3.薪酬与福利管理能力。 一直在做的,执行OK,没有做过设计. 4.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能力。
(些许培训经验,但是在职业发展与培训结合方面虽然关注,不过没有实际行动,应该成为努力方向) 5.人事制度管理能力。 OK.因为现在俨然是员工首选制度咨询师. 当然,作为人力资源经理还应具备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表达能力、自信力(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兴趣或爱好)等其它素质能力。
经过这样总的分析,要实现我的职业目标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 1、性格上的缺陷:脆弱、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保守。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在实在没法改变的情况下,要把缺点变成特点。
随着时间的打磨,我相信自己。 2、专业能力的上欠缺:对业务方面了解不够,特别是对各个岗位的了解仅限于道听途说,没有一手的认知。
在本专业内,只限于一些低层次的工作,而且 PM对我的认同也只是因为工作量大,但又没有误太多的事而已。这样以苦劳获取的评价不是我所希望的。
我相信渡过这一段人手奇缺的时期,我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做那些没有做过的难度大一些的工作。 3、具体实行上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变数:一是经过测算,工作量大占用时间长的情况在未来的三个月内不会有所改变,每天加班三小时?可能家庭方面会出现问题;二是缺乏指导,PM没有训练人的习惯、公司也没有这样的机制,但这也不能怪他们,否则的话我怎么会有我的政客宣言呢?这点自己解决;三是有可能会有不希望的PM的变更,Oh my God!那样的人成为我的上级?也许会使我的职业发展目标要绕好大弯才能实现或者被迫作出改变,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条条大路通罗马! 最后的总结和行动计划是: 1、按既定计划完成累积的小事。
2、增加自我培训的时间。 3、主动承接不熟悉的领域内的工作。
参照: 对初创的风险企业来说,创业计划书的作用尤为重要,一个酝酿中的项目,往往很模糊,通过制订创业计划书,把正反理由都书写下来。见后再逐条推敲。
创业者这样就能对这一项目有更清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创业计划书首先是把计划中要创立的企业推销给了创业者自己。
其次,创业计划书还能帮助把计划中的风险企业推销给风险投资家,公司创业计划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筹集资金。因此,创业计划书必须要说明: (1)创办企业的目的——为什么要冒风险,花精力、时间、资源、资金去创办风险企业? (2)创办企业所需多少资金?为什么要这么多的钱?为什么投资人值得为此注入资金?对已建的风险企业来说,创业计划书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定下比较具体的方向和重点,从而使员工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激励他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企业的出资者以及供应商、销售商等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目标,说服出资者(原有的或新来的)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 正是基于上述理由,创业计划书将是创业者所写的商业文件中最主。
4.人力资源需求清单具体指什么
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是指如下六大模块:
1、人力资源规划;
2、招聘与配置;
3、培训与开发;
4、绩效管理;
5、薪酬福利管理;
6、劳动关系管理。
诠释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核心思想所在,帮助企业主掌握员工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
5.人力资源需求清单具体指什么
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是指如下六大模块:1、人力资源规划;2、招聘与配置;3、培训与开发;4、绩效管理;5、薪酬福利管理;6、劳动关系管理。
诠释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核心思想所在,帮助企业主掌握员工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
6.如何写一份人才需求及跟进报告
工作计划的格式和要求工作计划是一个单位或团体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打算。
写工作计划要求简明扼要、具体明确,用词造句必须准确,不能含糊。(一)工作计划的格式:1.计划的名称。
包括订立计划单位或团体的名称和计划期限两个要素,如“育才二中**组2008—2009年度下学期工作计划”。2.计划的具体要求。
一般包括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工作的项目和指标,实施的步骤和措施等,也就是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3.最后写订立计划的日期。
(二)工作计划的内容。一般地讲,包括:1.情况分析(制定计划的根据)。
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2.工作任务和要求(做什么)。
根据需要与可能,规定出一定时期内所应完成的任务和应达到的工作指标。3.工作的方法、步骤和措施(怎样做)。
在明确了工作任务以后,还需要根据主客观条件,确定工作的方法和步骤,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三)制订好工作计划须经过的步骤:1.认真学习研究上级的有关指示法。
领会精神,武装思想。2.认真分析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这是制订计划的根据和基础。
3.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和本单位的现实情况,确定工作方针、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再据此确定工作的具体法和措施,确定工作的具体步骤。环环紧扣,付诸实现。
4.根据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缺点、障碍、困难,确定预算克服的法和措施,以免发生问题时,工作陷于被动。5.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组织并分配力量,明确分工。
6.科组计划草案制定后,应交全体人员讨论。计划是要靠群众来完成的,只有正确反映群众的要求,才能成为大家自觉为之奋斗的目标。
7.在实践中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计划。计划一经制定出来,并经正式通过或批准以后,就要坚决贯彻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需要继续加以补充、修订,使其更加完善,切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