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经历过却忘了的词或成语
【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的艰苦。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披荆斩棘】:拨开荆,砍掉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创业维艰】:开创事业是困难的。
激励人们奋发努力。【栉风沐雨】:栉:梳头发;沐:洗头发。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备尝艰苦】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饱经沧桑】饱:充分.沧桑:沧海变桑田的简缩.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饱经风霜】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饱经风雨】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同“饱经风霜”.【饱经世变】指经历了许多人世变故.【饱经霜雪】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饱经忧患】指经历了许多困苦患难.【久历风尘】经历过很多艰苦的日子.【命运多舛】舛:违背.一生经历坎坷,遭遇不好.【千锤百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身经百战】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比喻况历多,经验丰富.【世路荣枯】世路:生活道路.世间人事经历的兴盛和衰败.【创业维艰】:开创事业是艰难的。
【登山涉水】: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颠沛流离】: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
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风霜雨雪】: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
【赴蹈汤火】:赴:前往;蹈:踩;汤:热水。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甘之如饴】: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象糖那样甜。
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关山阻隔】:关隘山岭阻挡隔绝。
形容路途艰难,往来不易。【精卫填海】: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久经风霜】:比喻经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磨练。
【举步维艰】:指处境或行动十分艰难。【苦尽甘来】:甘:甜,比喻幸福。
艰难的日子过完,美好的日子来到了。【千难万苦】:犹千辛万苦。
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千山万水】:万道河,千重山。
形容路途艰难遥远。【忍饥受渴】:忍受饥渴。
形容极其艰难、贫困,苦苦度日。【玉汝于成】:汝:你。
玉汝:像爱惜玉一样爱护、帮助你。爱你如玉,帮助你,使你成功。
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
2.用一句成语形容别人忘了你
置之不理zhì zhī bù lǐ
[释义] 置:放。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语出] 清·顾炎武《华阳王氏宗祠记》:“凡所以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听民之所自为。”
[辨形] 置;不能写作“知”。
[近义] 置若罔闻 束之高阁 漠然置之 置之度外 视若无睹 视而不见 充耳不闻
[反义] 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连动式。
[辨析] (一)~和“置之不顾”意义基本相同;常通用。但它们有细微差别:“置之不顾”偏重在“不注意;不管”;~偏重在“不理睬”。(二)见“束之高阁”(903页)。
[例句] 马克思对那些诽谤、诅咒的言论;不屑一顾;~。
[英译] sit idly by
3.表达忘记的成语
逐末忘本 追求细枝末节,忘记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今题金山而必曰金玉之金,咏赤城而必云赤白之赤,皆逐末忘本之过也。”
流连忘返 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
忘情负义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情义,做出对不起他的事。
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