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穆萨经文名字怎么写啊
穆萨(Musa) 《古兰经》中记载的著名古代先知。
一译“母撒”阿拉伯语音译。 《旧约全书》称摩西(Moses)。
与阿丹、努哈、易卜拉欣、尔撒、穆罕默德并称为安拉的六大使者。相传于公元前13世纪生于埃及一以色列人家庭。
仪姆兰之子,哈伦之弟。后成为希伯来人的政治及宗教领袖,犹太教尊奉的先知和立法者。
《古兰经》中关于穆萨的故事,在所载近30位古代先知中记述最详,所占篇幅最多,计有134处提及其名,有23章400余节讲到其事迹。经文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1)关于穆萨的身份和地位。
经文指出他确系一位能直接与安拉密谈的先知和使者,受有安拉赐降的经典,被“选拔在众人之上”(19:51~53,6:154,32:23,7:144)。“经典”即指伊斯兰教信奉的四大天经之一《讨拉特》(al-Tawrat),通译《旧约》。
(2)关于穆萨的降生及其青少年时代。据载,他出生在法老统治下的埃及,因法老强令屠杀以色列男婴,其母怕被查获,便将其置于箱中,投入大河顺水漂流,后被人救起送入法老宫廷,深受法老之妻怜爱,遂抚养于宫中,其母亦有幸被召入宫为其哺乳。
及长,因击毙人命而出逃,在麦德彦被一老者(相传即先知舒阿卜)收留,娶其女为妻,并约定为其牧羊8年(28:3~28)。(3)关于穆萨接受安拉启示及其与法老的斗争。
穆萨牧羊期满后携眷离开麦德彦,夜行途中在西奈山圣谷图哇(Tuwa)的火光近旁接受了安拉的启示,成为使者,并被授予手杖变蛇等确证其为安拉使者的奇迹。后与其兄哈伦赴埃及向法老传播认主独一教义,要求他释放以色列的后裔,准许他们重返故乡,并在斗法中战胜法老聚集的众术士。
法老等因执迷不悟,继续作恶,故遭到安拉降下的各种天灾的惩罚。后法老率兵追击穆萨及其民众至红海边,海水遵照安拉的旨意分向两旁,展现出一条陆路,穆萨及其民众得以过海脱险,而法老全军覆没于合拢的海水中(28:29~40,27:7~14,20:9~79,7:103~136)。
(4)关于穆萨获赐法版及以色列人背教改奉牛犊。穆萨率民众脱险后,与安拉相约只身在西奈山封斋静修40天。
期间,曾因请求面见安拉而遭遇山崩之险,悔罪后蒙获安拉赐予的记有教规、教律的法版。与此同时,以色列入却因受撒米里人之惑而背教改奉金铸的牛犊,穆萨斥责了他们的丑恶行径,并将牛犊焚化,投入海中。
他们悔罪后,穆萨择选其中70人重登西奈山,再次去接受安拉的启示(7:142~156,20:83~98)。此外,部分经文还记述了穆萨以手杖自磐石中击出12道泉水、以死牛击尸审理命案和师从隐士赫迪尔学习哲理等故事(7:160,2:67~73,18:60~82)。
《古兰经》以大量篇幅反复讲述穆萨的故事,旨在阐明:(1)穆萨不仅是以色列人的领袖和犹太教尊奉的先知,亦系伊斯兰教所承认和尊崇的先知之一(19:5l~53)。(2)先知穆罕默德传教时的处境颇似穆萨,法老因妄自尊大而遭到惩治的结局(28:39~40),遂成为《古兰经》用以警告以麦加古莱什贵族为首的多神教势力的重大鉴戒之一。
(3)以穆萨同以色列人的故事为鉴,指责麦地那犹太教徒的离经叛道行为和对安拉的忘恩负义(2:47~66),以此劝告他们停止与先知穆罕默德的对抗,及早同穆斯林方面结盟修好,或改奉伊斯兰教。
2.穆萨经文名字怎么写啊
穆萨(Musa)
《古兰经》中记载的著名古代先知。一译“母撒”阿拉伯语音译。 《旧约全书》称摩西(Moses)。与阿丹、努哈、易卜拉欣、尔撒、穆罕默德并称为安拉的六大使者。相传于公元前13世纪生于埃及一以色列人家庭。仪姆兰之子,哈伦之弟。后成为希伯来人的政治及宗教领袖,犹太教尊奉的先知和立法者。《古兰经》中关于穆萨的故事,在所载近30位古代先知中记述最详,所占篇幅最多,计有134处提及其名,有23章400余节讲到其事迹。经文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1)关于穆萨的身份和地位。经文指出他确系一位能直接与安拉密谈的先知和使者,受有安拉赐降的经典,被“选拔在众人之上”(19:51~53,6:154,32:23,7:144)。“经典”即指伊斯兰教信奉的四大天经之一《讨拉特》(al-Tawrat),通译《旧约》。(2)关于穆萨的降生及其青少年时代。据载,他出生在法老统治下的埃及,因法老强令屠杀以色列男婴,其母怕被查获,便将其置于箱中,投入大河顺水漂流,后被人救起送入法老宫廷,深受法老之妻怜爱,遂抚养于宫中,其母亦有幸被召入宫为其哺乳。及长,因击毙人命而出逃,在麦德彦被一老者(相传即先知舒阿卜)收留,娶其女为妻,并约定为其牧羊8年(28:3~28)。(3)关于穆萨接受安拉启示及其与法老的斗争。穆萨牧羊期满后携眷离开麦德彦,夜行途中在西奈山圣谷图哇(Tuwa)的火光近旁接受了安拉的启示,成为使者,并被授予手杖变蛇等确证其为安拉使者的奇迹。后与其兄哈伦赴埃及向法老传播认主独一教义,要求他释放以色列的后裔,准许他们重返故乡,并在斗法中战胜法老聚集的众术士。法老等因执迷不悟,继续作恶,故遭到安拉降下的各种天灾的惩罚。后法老率兵追击穆萨及其民众至红海边,海水遵照安拉的旨意分向两旁,展现出一条陆路,穆萨及其民众得以过海脱险,而法老全军覆没于合拢的海水中(28:29~40,27:7~14,20:9~79,7:103~136)。(4)关于穆萨获赐法版及以色列人背教改奉牛犊。穆萨率民众脱险后,与安拉相约只身在西奈山封斋静修40天。期间,曾因请求面见安拉而遭遇山崩之险,悔罪后蒙获安拉赐予的记有教规、教律的法版。与此同时,以色列入却因受撒米里人之惑而背教改奉金铸的牛犊,穆萨斥责了他们的丑恶行径,并将牛犊焚化,投入海中。他们悔罪后,穆萨择选其中70人重登西奈山,再次去接受安拉的启示(7:142~156,20:83~98)。此外,部分经文还记述了穆萨以手杖自磐石中击出12道泉水、以死牛击尸审理命案和师从隐士赫迪尔学习哲理等故事(7:160,2:67~73,18:60~82)。
《古兰经》以大量篇幅反复讲述穆萨的故事,旨在阐明:(1)穆萨不仅是以色列人的领袖和犹太教尊奉的先知,亦系伊斯兰教所承认和尊崇的先知之一(19:5l~53)。(2)先知穆罕默德传教时的处境颇似穆萨,法老因妄自尊大而遭到惩治的结局(28:39~40),遂成为《古兰经》用以警告以麦加古莱什贵族为首的多神教势力的重大鉴戒之一。(3)以穆萨同以色列人的故事为鉴,指责麦地那犹太教徒的离经叛道行为和对安拉的忘恩负义(2:47~66),以此劝告他们停止与先知穆罕默德的对抗,及早同穆斯林方面结盟修好,或改奉伊斯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