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羊尾油怎么用
羊油麻豆腐
材料:麻豆腐一包,水发青豆一把,水发黄豆一把,雪里蕻50g,羊尾油一小块,干辣椒5个,葱1段,黄酱适量,料酒一勺,酱油两勺,盐1勺
步骤:
1、先把腌好的雪里蕻洗干净了,用清水反复泡洗,去了咸味儿,顶刀切成末。水发的青豆、黄豆,放个八角开水煮到刚熟但还没烂的地步捞出备用。
2、用铁锅把羊尾煸炒出油来,下进去葱姜煸香了。注意,这东西吃油,羊尾得多放点,一般一斤麻豆腐要用二两多羊尾油。
3、葱姜炸出了味儿,再下一点儿黄酱煸透了,放入雪里蕻炒出香味、放入煮熟的黄豆、青豆,加上料酒、酱油。
4、这时放入麻豆腐,同时要加进去大量的水,水要能把麻豆腐没过来才成。
5做这道菜不能离人,因为得不停的用铲子抄着锅底翻炒,这样才能保证不糊锅,不巴锅底。这个活儿要有耐性,火候不到,糗的不透,炒得的麻豆腐就不滋润。
6、最后炸一点辣椒油往上一呲就香的不得了了。
2.羊尾油怎么吃
一、做羊尾滋补汤.
1.先300克羊尾巴切成5-6公分长度,用开水烫2分钟,把水倒掉;
2.用瓦汤煲放入羊尾巴,当归25克,花生米100克,姜5克,红枣5克,水1.5-2公斤,先用大火烧开,后用小火慢煲1.5小时即可,食用时加入适量熟花生油,鸡精,盐及葱花即可;
此汤滋阴补气,温补,老中少都可食用,没有油腻感.。
二、把羊尾巴用水煮熟后,凉拌吃
三、把羊尾巴放点盐和大葱一块用水煮熟后,喝汤(要少放盐)
3.羊尾油怎么用
羊油麻豆腐 材料:麻豆腐一包,水发青豆一把,水发黄豆一把,雪里蕻50g,羊尾油一小块,干辣椒5个,葱1段,黄酱适量,料酒一勺,酱油两勺,盐1勺 步骤: 1、先把腌好的雪里蕻洗干净了,用清水反复泡洗,去了咸味儿,顶刀切成末。
水发的青豆、黄豆,放个八角开水煮到刚熟但还没烂的地步捞出备用。 2、用铁锅把羊尾煸炒出油来,下进去葱姜煸香了。
注意,这东西吃油,羊尾得多放点,一般一斤麻豆腐要用二两多羊尾油。 3、葱姜炸出了味儿,再下一点儿黄酱煸透了,放入雪里蕻炒出香味、放入煮熟的黄豆、青豆,加上料酒、酱油。
4、这时放入麻豆腐,同时要加进去大量的水,水要能把麻豆腐没过来才成。 5做这道菜不能离人,因为得不停的用铲子抄着锅底翻炒,这样才能保证不糊锅,不巴锅底。
这个活儿要有耐性,火候不到,糗的不透,炒得的麻豆腐就不滋润。 6、最后炸一点辣椒油往上一呲就香的不得了了。
4.羊尾油是什么
羊尾油是绵羊的尾巴经过加热熬制出来的。
一、羊的尾巴,尾巴富含胶质、风味十足。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
二、通常去皮切块出售,以便用在汤或煨菜里。羊尾巴富含胶质、风味十足,加在砂锅菜或汤肴中长时炖煮即可尽释美味。羊尾还可做成派饼。
拓展资料
1.羊尾的食用禁忌:有内热者不宜应多食,不宜与乳酪、豆酱、醋、荞麦同食。
2.羊尾的适合体质:适宜体虚胃寒者。
百度百科—羊油
5.羊尾油和羊板油有什么区别
羊尾油和羊板油区别为:来源不同、形状不同、出油率不同。
一、来源不同
1、羊尾油:羊尾油的来源为羊尾巴的脂肪组织。
2、羊板油:羊板油的来源为羊的内脏附近和皮下含脂肪的组织。
二、形状不同
1、羊尾油:羊尾油的形状为呈球装的一个肥肉状油团。
2、羊板油:羊板油的脂肪组织比较分散,像面絮一样油团。
三、出油率不同
1、羊尾油:羊尾油的出油率比羊板油的出油率相对要低。
2、羊板油:羊板油的出油率比羊尾油的出油率相对要高。
6.羊尾油是什么
羊尾油是绵羊的尾巴经过加热熬制出来的。
一、羊的尾巴,尾巴富含胶质、风味十足。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
二、通常去皮切块出售,以便用在汤或煨菜里。羊尾巴富含胶质、风味十足,加在砂锅菜或汤肴中长时炖煮即可尽释美味。
羊尾还可做成派饼。拓展资料1.羊尾的食用禁忌:有内热者不宜应多食,不宜与乳酪、豆酱、醋、荞麦同食。
2.羊尾的适合体质:适宜体虚胃寒者。百度百科—羊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