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比喻拟人排比的手法写一段话
泰山像一个巨人般屹立在祖国的领土上.泰山有巍峨挺拔的身姿,有海洋般宽广的胸怀,泰山张开双臂热情的欢迎八方来客.春天的泰山万木争翠,百花齐放,蜂飞蝶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夏天的泰山,葱笼碧绿,气候凉爽,一派桃源仙境的奇观;秋天的泰山,金黄、火红的树叶在松柏的衬托下璀璨夺目,一幅秋色宜人的画面;冬天的泰山,银装素裹,冰棱高悬,蓝天白雪,一派飒爽的北国风光。
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直喻)”、“暗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 拟人:拟人(Personification)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
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
即把事物当做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2.怎样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写一句话
排比句就是采用一个统一的模板,由多个短句构成。每个短句一样的地方可长可短,没有固定。
举例:
1、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分析:这一句中,模板是“心灵是一······,······”
2、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
分析:这一句中,模板是“谎言是一······,将人/让人······”
拟人就是把动物、花草树木和其他一些物体,用形容人的动作,语言等来形容它们。
举例:
1、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分析:秋天不可能迈着脚步走来走开,只有人可以。这里就把秋天拟人化了。
2、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分析:星星并不能真的说话,更不可能窃窃私语了。这里把星星拟人化了。
(我完全是手打的,网友投诉是什么意思?)
3.怎么用比喻,拟人,排比手法写一副春景图片段
答:表达方式以描写为主,使用两种以上的观察顺序,调动各种感官,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用文字全方位立体再现你欣赏到的景色。例如:
1.春天的水,就像温柔、美丽的少女,她最受宠爱,最不寂寞。有天上的彩云对着她照影,有娇艳的桃花伴着她嬉笑,有活泼的水鸭跟着她唱歌。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春天,百花嫣然吐放,一点点绯红,一片片翠绿,把家乡打扮得更。
4. 迷人的春天是令人欢欣鼓舞的,虽然春风还是冷飕飕的,心里却感到美滋滋的,也在茁长出新的希望的幼芽。
5.春天随着气温的变化,有早春、仲春、暮春之分。怎样描绘春景呢?可以写春天的太阳,新生的绿草,含苞待放的桃树,发芽的杨柳,报春的燕子,北飞的鸿雁,消融的坚冰等等,总之,大自然的一切似乎都在复活、苏醒。
6.早春季节,冬天的严寒渐渐开始退出,太阳的暖流融化了岩石上的冰层,滴下第一个粗大晶莹的水珠,宣告了春天的到来。 春天,山坡的朝阳处雪开始融化,慢慢地露出黄黑色的地皮;雪水滋润着泥土。
7.被雪盖着过了冬眠的草根苏醒复活了,渐渐地倔强有力地推去陈旧的草楂烂叶,奋力地生长起来。与此同时,去年秋天随风摇落下来的草木种子,也被湿土裹住,在孳殖着根须,争取它们的生命。
8.山的背阴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渐渐衰弱。朝阳处的温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融化了硬硬的雪层,开始冲开山涧溪水的冰面。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比一天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河里,河中的冰层就喀嚓喀嚓裂成碎块,拥挤着向下流淌去,河面突然变得宽阔了,河水涨高了,水波飞溅,冲击着顺流而下的船只。
9.报春的燕子往来梭巡,空中充满了它们的呢喃的繁音。
10.新生的绿草,笑迷迷地躺卧在大地上,像是正和低着头的蒲公英的小黄花在绵绵情话;从渗透了水分的耕地里,到处可以闻到一种潮湿的、发酵似的气息。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追求用排比拟人比喻手法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