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历上写的生源地是什么意思
简历上写的生源地指的是以户籍为标准,指参加高考时的户籍所在地。 [1] 对于以不同户籍多次参加过高考的考生来说,以最后一次参加高考时的户籍所在地为生源地。生源地以教育局的系统信息为准。从2016年起,以户籍所在地为生源地。
1.本科生的生源地
本科生的生源地是指高考时的常住户口所在地,一般为在哪个省市(自治区)参加高考,就是哪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源。对于高中异地(办理了异地的集体户口)的情况,以原户籍所在地为生源地。
例如:A同学在吉安就读小学和初中,高中在南昌就读并参加高考,录取了北京的大学。则生源地是吉安。如果A同学毕业以后去广州工作,并且迁移户口,则户籍是广州,生源地依然是吉安。
另外,多次以不同户籍参加过多次高考的考生来说,以最后一次参加高考时的户籍所在地为生源地。
例如:
① A同学是山东人,以山东考生的身份参加了高考,没有考上大学,第二年,A同学把户籍转到了海南省,以海南考生的身份参加了高考,并且考上大学。则A同学是海南户籍、海南生源。
② 如果A同学户籍是A市A区,高中学校是A市B区,在B区的学校参加高考,则A同学的生源地为A市A区。
2、研究生的生源地
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入学前未间断学业,由大学起连续攻读的(即全日制),其生源地为高考学籍所在地;若入学前有过工作经历且已在工作单位落户(非集体户)的,原则上以工作地为生源地。
3、公务员的生源地
所报考公务员时,考生毕业时的大学所在地和高考时的学籍所在地。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生源地不随户籍的改变而改变。
2、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3、户籍所在地由于搬迁、上学、工作等原因,本人户口会迁移到单位、学校等,这时户籍所在地就发生了变更。如某考生出生在西安,后来因为考上了南京某大学,并且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那么他的户籍所在地就变成了南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源地
2.毕业生就业信息中的生源地怎么填写
毕业生就业信息中的生源地,通常是指毕业生的原籍所在地,即填写高考报名时的户籍地址。
比如辽宁某高校某毕业生的原籍是来自四川成都市,其生源地可以这样填写: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民族街道办事处。即表明毕业生原籍户口所在地——生源地。
报到证上写的是成都市教育局,说明是师范专业的毕业生。
师范生培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签约免费师范生,另一种是自费师范生。因此有两种填法:1.“全日制签约师范生”;2.“全日制普通师范生”即可。“签约师范生”,一看就知道是免费定向培养的师范生。而现在的“普通师范生”,是自费自由择业培养方式的师范生。
3.毕业生就业信息中的生源地怎么填写
毕业生就业信息中的生源地,通常是指毕业生的原籍所在地,即填写高考报名时的户籍地址。
比如北京某高校某毕业生的原籍是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其生源地可以这样填写: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民族街道办事处。即表明毕业生原籍户口所在地——生源地。
报到证上写的是西安市教育局,说明是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师范生培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签约免费师范生,另一种是自费师范生。
因此有两种填法:1.“全日制签约师范生”;2.“全日制普通师范生”即可。“签约师范生”,一看就知道是免费定向培养的师范生。
而现在的“普通师范生”,是自费自由择业培养方式的师范生。
4.毕业生信息的生源地怎么写
毕业生就业信息中的生源地,通常是指毕业生的原籍所在地,即填写高考报名时的户籍地址。
依据就业主管部门有关规定,高校毕业生生源地是指毕业生高考前户籍所在地,一般与父母户口所在地相同。需要特别提醒:生源地不等同于“出生地”,也不等同于“籍贯”。
两种特殊情况的生源地确认:1、借考.高考时户口所在地为A市,高中期间于B市某中学读书,并在B市报名并参加高考,则生源地为A市.2、父母工作调动.高考时户口所在地为A市,并在A市参加高考,升大学报到时将户口迁至位于B市的高校,在大学读书期间,父母因工作调动等原因将户口迁移到C市,则生源地应为C市.生源地的填写规范1、生源地在区、县一级的学生,生源地填写请按照XX省XX市XX区或XX省XX市XX县格式填写.2、生源地在县级市的学生,生源地填写请按照XX省XX市XX市格式填写,如“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市”。.。
5.大学毕业生生源地怎么填
为毕业生入学前的家庭户口即父母户口所在地。
毕业生生源地为毕业生入学前的家庭户口即父母户口所在地,若入学后家庭地址变迁,由新址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父母户籍证明,可以将毕业生家庭所在地的新址作为毕业生的生源地。毕业生生源地与大学所在地的户籍没有关系,与毕业时的户口所在地也没有关系。
生源地以从哪里参加高考所填写的户口所在地为标准,不随户籍的变化而改变。扩展资料:毕业生生源地的相关要求规定:1、学校应在派遣前认真负责对毕业生进行健康检查,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让其回家休养。
一年内治愈的(须经学校指定县级以上医院证明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可以随下一届毕业生就业;一年后仍未治愈或无用人单位接收的,户粮关系和档案材料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办理。2、结业生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或自荐,找到工作单位的,可以派遣,但必须在《报到证》上注明“结业生”字样。
3、在规定时间内无接收单位的,由学校将其档案、户粮关系转至家庭所在地(家居农村的保留非农业户口),自谋职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毕业生生源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简历中的生源地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