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隶书的之字怎么写
“之”字的隶书写法如下:
之[ zhī ]
基本解释
1. 助词,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缓兵之计。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表达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置之度外。
5. 代词,这,那 :“之二虫,又何知”。(意思是: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6. 虚用,无所指 :久而久之。
7. 往,到 :“吾欲之南海”。(意思是: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
白话版《说文解字》:之,长出。像植物过了发芽的阶段,枝茎日益茁壮,有所扩张。字形底部的指事符号“一”,代表地面。所有与之相关的字,都采用“之”作边旁。
相关词汇解释:
1、之后[zhī hòu]
单独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之后,他们又提出了具体的计划。
2、总之[zǒng zhī]
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政治、文化、科学、艺术,总之,一切上层建筑都是跟社会的经济基础分不开的。
3、兼之[jiān zhī]
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加以。
4、之江[zhī jiāng]
谓江流之曲折如“之”字者。如古浙江及今钱塘江下游闻家堰 至 闸口一段即有此称。
5、加之[jiā zhī]
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天气闷热,加之窗外车声不断,简直无法休息。
2.隶书怎么写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汉隶在笔画上具有波、磔(zhe)之美。
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只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 写长横时,起笔逆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
这样,在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俱备,笔势飞动,姿态优美。在结构上,有小篆的纵势长方,初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阔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
隶书对篆书的改革包括笔画和结构两个方面。 隶化的方法有变圆为方。
变曲为直。调正笔画断连。
省减笔画结构等等。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毛笔书写自然状态两面点最为重要。
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上下运动受到制约。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笔法。
而毛笔的柔软性以使汉字笔画产生了粗细方圆。藏露等各种变化。
还有字距宽。 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点。
3.王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的写法是什么,请给我图片,谢谢
王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如下图所示:
王字的用法:
1,本义:名词:所向无敌的统帅,最高统治者,读音为wáng。组词如:王朝,王国,王储,王父,王公,王后,王孙,王爷,王子,王道,王法,王府,王宫,王冠,王牌,王亲,王权,王位,霸王,称王,国王,君王,女王,占山为王。
2,名词:某一领域中地位至高无上者,读音为wáng。组词如:蜂王,花王,蛇王,蚁王,歌王,拳王,龙王。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凡王之属皆从王。李阳冰曰:“中画近上。王者,则天之义。”
白话版《说文解字》:王,人心所向、天下归附和向往的英杰。董仲舒说“古代造字的方法,是在三道横画中间用竖笔连接,叫作王字。三道横画,分别代表天、地、人,而能够参悟、贯通这三者的人,就是王。”
孔子也说“能以一贯三者为王。”所有与王相关的字,都采用王作边旁。李阳冰说:“王与玉有微妙差异,王字的三横中,中间一横比较靠近上面的一横,而玉字的三横距离均匀。王之所为,就是天义。”
组词解释:
1,蜂王,蜜蜂中能产卵的雌蜂,身体在蜂群中最大,腹部很长,翅短小,足比工蜂长,后足上没有花粉篮。在正常情况下,每一个蜂巢只有一只蜂王。
2,王爷,封建时代尊称有王爵封号的人。不一定是王公贵族出身。拥有王爵封号的人还包括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平民被授予称号,如韩信等。
3,王法,封建时代称国家法律。指政策法令。
4,王室,指帝王的家族,在古代也代指朝廷。现今全世界“幸存的王国”大约有27个,如英国,日本,泰国,荷兰,丹麦,瑞典,马来西亚等。
5,龙王,古代神话传说中说它是水中鱼虾等水族之王,能兴云布雨。旧时迷信的人向它求雨。
4.求繁体龙字的楷书,隶书,篆书,行书图片各一张
一、繁体龙字的各种写法
1、行书写法
2、楷书写法
3、隶书写法
4、篆书写法
二、龙的繁体——龙的基本信息
拼音:lóng;部首:龙;四角码:01211;仓颉:ybysp;86五笔:uegd;98五笔:uegd;郑码:SI;统一码:9F8D;总笔画数:16;笔顺:4143125111515111。
三、龙的基本释义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4、姓。
扩展资料:
龙的组词
一、龙珠 [ lóng zhū ]
珍贵的宝珠。传说得自龙颔下或龙口中,故名。也称夜明珠。
二、飞燕化龙 [ fēi yàn huà lóng ]
形容男子未动情时如新生雏燕,动情后雄姿如龙。
三、喜得龙子 [ xǐ de lóng zǐ ]
非常高兴妻子生了一个儿子,“龙子''一词一般是对长辈,富贵人家得子的尊称。
四、驭龙宾天 [ yù lóng bīn tiān ]
古代将皇帝驾崩称为崩,宾天等,这个词汇是对皇帝亡故的专属词汇,皇帝驾崩即为驭龙宾天。
五、腾龙换鸟 [ téng lóng huàn niǎo ]
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 (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