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天中暑温度达40度,用冰块降温好还是用毛巾沾冷水降温好
冰块 比 冷水好
道理有二。
一,冷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温,这牵扯到热传导。也就是身体 A 的热量向冷敷物 B 传导。
冷敷物 B 的温度越低,传导越快,身体A的温度下降也越快。
二,冷水冷 还是 冰块冷?
答案很明显 ,冰块冷。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就算你把冰块放在高温度下,如40度,它要吸热,但因为有冰,所以热量先被冰吸收熔化。而冰吸热熔化的过程,温度不变,还是零度。所以,只要里面有冰,温度就不会升高(还是0度)。
而冷水因为里面没有冰,就算一开始的温度很低,但当你用来热敷后,由于受热,冷水将逐步升温,变成温水。这也是当你用冷毛巾冷敷一段时间内,有时是很短时间内,冷毛巾就会变成暖毛巾的原因了。
相对于冷毛巾,冰块会持续更久的时间,直到冰块完全溶化,变成冷水。
综上所述,冰块比冷水毛巾更好!
2.中暑应该喝热水还是冰水
酷夏解暑,喝热水降温比喝冰水好。夏季降温,“以热制热”才是良方。
夏天气温最接近人体温度,人体散热方式以汗蒸发为主,以热制热(或者以苦、酸制热),是较好的解暑降温养生法。
喝冰水会让人觉得瞬间清凉,但容易导致毛细血管收缩,不利于散热,不能真正止渴,也无法达到较好的降暑效果。喝热水时感觉有些热,但热水进入人体后引起血管扩张,促进排汗,将体内热量带出,使体温下降,这也是很多人大热天喝热苦丁茶等热饮反而消暑降温的原因。
喝冰水、吃冷饮有一定降温作用,但不能持久,反而容易刺激胃肠道,造成痉挛性疼痛,甚至腹痛、腹泻。老人和小朋友尤其要少吃。
3.\夏季中暑怎么办
中暑了怎么办? 要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垫高头部,解开衣裤。
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水中牞以浸没至**为宜。
几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患者的身体四周牞把皮肤擦红牞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 几种人容易产生“情绪中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厌食症等疾病的人;坐办公室的白领、室外工作者、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的人。
这些人天热时易表现出焦虑、忧郁、不安、情绪烦躁。 专家建议——在高温期间要注意自我调节;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及时补充水和维生素;保持所处环境的整洁通风。
4.夏天中暑了怎么办
中暑时的紧急救护: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补充液体:
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人工散热:
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
冰敷:
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
中暑野外防患措施及事后的紧急处理要点
户外运动者到山野,往往奔放追逐,而长时间曝晒在猛烈的阳光下,体内的热温未能充分散发,使体温升高,脑内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连受破坏而停止活动,这就是中暑。
中暑者头痛、发高烧、呕吐或昏倒,有时会造成死亡,因此野外活动者不可不注意防范及急救,最好戴上遮阳帽,并防止曝露在阳光下太久。
万一有中暑现象,应该赶快急救,以免虚脱而毙。首先,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让他舒适地躺着,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
次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他的头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将海绵浸渍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来擦拭身体,尽量扇凉以降低他的体温到正常温度。
最后测量他的体温,或观察患者的脉搏率,若在每分钟110以下,则表示体温仍可忍受,若达到110以上,应停止使用降温的各种方法,观察约10分钟后,若体温继续上升,再重新给予降温。
恢复知觉后,供给盐水喝,但不能给予刺激物。此外,依患者之舒适程度,供应覆盖物。
5.太热了 中暑了 怎么办
1、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电扇为他扇风,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
2、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3、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
4、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如果回到炎热的环境,会引发比之前更严重的后果。
6.夏季中暑怎么办
中暑时的紧急救护: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补充液体:
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人工散热:
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
冰敷:
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
中暑野外防患措施及事后的紧急处理要点
户外运动者到山野,往往奔放追逐,而长时间曝晒在猛烈的阳光下,体内的热温未能充分散发,使体温升高,脑内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连受破坏而停止活动,这就是中暑。
中暑者头痛、发高烧、呕吐或昏倒,有时会造成死亡,因此野外活动者不可不注意防范及急救,最好戴上遮阳帽,并防止曝露在阳光下太久。
万一有中暑现象,应该赶快急救,以免虚脱而毙。首先,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让他舒适地躺着,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
次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他的头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将海绵浸渍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来擦拭身体,尽量扇凉以降低他的体温到正常温度。
最后测量他的体温,或观察患者的脉搏率,若在每分钟110以下,则表示体温仍可忍受,若达到110以上,应停止使用降温的各种方法,观察约10分钟后,若体温继续上升,再重新给予降温。
恢复知觉后,供给盐水喝,但不能给予刺激物。此外,依患者之舒适程度,供应覆盖物
7.天气太热中暑怎么办
天气炎热,人容易汗流浃背,水分盐分流失过多就会中暑,重者危及生命。有人认为在炎炎烈日下运动才会中暑,其实不然,过度饮酒,睡眠不足、生活节奏被打乱都是中暑的导火索。
那么,夏日如何防中暑呢?
平时要多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最好的办法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升到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
不得不在户外高温工作时,可将凉毛巾搭在头上。
饮食上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等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外出时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类服装。尽量穿浅色服装、戴隔热帽和太阳镜、有条件最好涂抹防晒霜。
应随身携带一些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专家提醒,每天10时至16时在烈日下行走,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中暑的初期症状是小腿抽筋,腹部肌肉痉挛,重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意识不清,如不立即治疗存在生命危险。
中暑了怎么办?
要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垫高头部,解开衣裤。
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水中牞以浸没至**为宜。
几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患者的身体四周牞把皮肤擦红牞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
几种人容易产生“情绪中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厌食症等疾病的人;坐办公室的白领、室外工作者、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的人。这些人天热时易表现出焦虑、忧郁、不安、情绪烦躁。
专家建议——在高温期间要注意自我调节;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及时补充水和维生素;保持所处环境的整洁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