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资料中钎探资料如何填写
地基钎探记录
表C5-7 编 号 001
工程
名称 钎探部位 X#楼
地基 钎探
日期 XXXX年 X月 X 日
套锤重 10kg 自由落距 50cm 钎径 25
顺
序
号 各 步 锤 击 数
cm
0~30 cm
30~60 cm
60~90 cm
90~120 cm
120~150 cm
150~180 cm
180~210 备 注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XXX
XXX
XXX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部
专业技术负责人 专业工长 记录人
附:钎探点布置图
按平面图做好钎探布置图,进行编号,(一般1.5米----2米一个探点);现场进行钎探,(一般基础做到180~210cm),记录各个深度段的锤击数就ok了,贯入度均匀既合格。如贯入度相差较大,就要分析比对。确定是否合格。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2.我的钎探记录1.2m锤击150下 怎么知道符合要求
钎探是为了检查地基下有没有墓穴、洞坑或是地质条件不均衡的情况,验槽的时候只看钎探记录各个部位每30cm的锤击即可。
一般打入土30公分所得的锤击数换算为:15锤=105kpa,20锤=145kpa,25锤=180kpa。(90年代的地基课本都有介绍的)。注意:轻便触探仪只适用于粘性土!!!其它土质一般都不用此方法。
正确的计算式应该是:每30cm的锤击数*8-20。
扩展资料
基本要求
1、钎探完成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2、记录和平面布置图的探孔位置填错:
(1)将钎孔平面布置图上的钎孔与记录表上的钎孔先行对照,有无错误。发现错误及时修改或补打。
(2)在记录表上用色铅笔或符号将不同的钎孔(锤击数的大小)分开。
(3)在钎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的孔号的位置,把枯井或坟墓等尺寸画上,以便设计勘察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操作工艺
1、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m,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2、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3、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
4、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注意拔钎时防止钎杆变形。拔出后用砖盖孔,并用粉笔在砖上注明编号,以备验槽时使用。
5、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6、灌砂:打完的钎孔,由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然后经过验槽合格后,即可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木棍或钢筋棒捣实一次。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钎探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钎探结果怎么写(建筑资料中钎探资料如何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