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舞剧的赏析或感想(400字)
有关《白鹿原》的感想 白鹿原为今年的北京戏剧演出季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话剧《白鹿原》的演出才刚刚开始。
北京人艺已经多年没有排过如此纯粹的现实题材话剧,说它纯粹,是由于剧院选择这个题材时比起其它相关作品,似乎更少功利色彩,而更多从艺术或文学本身着眼。或许,正因其动机单纯,它才会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今天下午观赏了话剧《白鹿原》,虽然还没看完但我挺想写点东西的,我怕过后想说的一些话表达不出了,但又不知道到底要从哪个角度对这部戏剧作出我的一些浅显的看法,幸好自己有电脑同舍舍友的鼾声彼起彼伏,打开电脑终于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了,希望和大家能有共同的感受。 先前我看过小说的,可惜没能耐住性子把它全部看完,下午我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去看得:这么一个鸿篇巨著,什么样的人能够让两个半小时内的舞台演绎出这么多人的悲喜和小说中一直在表述的一种精神? 每一个看了原著的人看完话剧后都很难给予一个高水准的评价,话这么说绝对了点,也许偏颇了一些。
单独从我个人来说,整出话剧给人的感觉就是匆匆又匆匆,时间匆匆,人物匆匆,时不时穿插着秦腔让人有时候摸不着头脑,我旁边的女生一直在说他们说的什么我都听不懂,哈哈,虽然是听不懂但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说对于我们这些不是专业的人来说它可能取得了些许的成功,教室里的阵阵暴笑声就说明了一切,只少给人的感觉不是苦涩乏味的,但我想评价一不巨作肯定不能只从这样的角度来说,秦腔好听是好听,但硬生生的也有点把剧情给扰乱了。人物出场缺乏戏剧性,也缺乏连贯性,缺乏背景的交代。
其实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无所谓的,毕竟这么厚重的一本书,仅仅两个小时的时间来体现这么漫长的故事,是比较紧了点。但我不能忍受的是没有字幕,整出戏都是陕西话对白,方言不说能否明白,就是有些字的音也不见得人人都能听懂,可这硬是没有字幕。
我只是从周围一起观看者的角度发表一下我们的共同感受。对于好一部分观众来说,看的晕晕乎乎的,台上的人表演的卖力,台下的人却看着吃力。
真恨自己为啥就不是陕西人呢?(哈哈)环顾一周,有不少观众已进入梦乡抑或是在那么昏暗的情况写还能写作业背单词,这就足以证明了这出剧的成功与否,也许跟正在步入22世纪的现在新人(大学生)也有关吧,我们正在一天天的疏远这种艺术,不知道这到底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倒退?还可以用那个与时俱进来形容我们吗?悲哀! 结束了。终于结束了。
不知怎么的对我一直有些喜欢的郭达产生了负面的看法,感觉有些遗憾,这就是媒体的力量很能影响到作为观众的我们,不知道这个写在《白鹿原》观后感上是否合适,是不是走题?呵呵,不管了反正这也是我的感受。不要怪我太刻薄。
真的,作为一个观众来说,我有权抒发我的感受。捧臭脚不是的习惯。
对于我来说,我要对得起我那宝贵的时间,更要对得起我不同于其他人的观看态度,我认真的看了,从开始到下课。我不能被人抽了还嗲嗲地喊声爽。
就好像狗蛋说的:“小娥,俄要日你,你就让俄日一下吧,鹿子霖能日,为啥俄就不能日?”换成我的话就是:“导演,俄没权怪你,你也别怪俄哦。 俄咋个又打起巴掌了呢?收起巴掌,在你的小脸上轻轻的揉一揉。
剧中的是我最欣赏的人,死的真是可惜,他是一个情种,一个爱情的奴隶,可能是我(们)太年轻谈到爱情我们往往都特别的关注特别的在意认为那是神圣的。“情种,爱情的“奴隶”(单引号不会用,键盘上没找到!晕!)”我一直对你们是持肯定的态度!兆海说:“**也好,国民党也好,到了屋里俄们就是俄们。”
白灵是国民党,他就转而加入国民党,白灵成了**,他又想着加入**。对于他来说,什么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和心爱的人儿在一起,为了爱情而活,不是为了理想(我可是有理想的)。
兆海的爱情是伟大的,也是可悲的。正如同歌德在《少年维特的烦恼》里讲到:纯洁的爱情要抛弃那些远大的抱负。
但是兆海没有了抱负,也丢了爱情。这一段故事是此剧中我最喜欢的,自认为是最鲜活的一段。
在不好的戏肯定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的。 最后的对这部戏剧的看法:此剧不是很好看,但是里面的秦腔很好听,可惜秦腔是秦腔,不是话剧。
写到最后才发现让我很苦恼的问题——从什么角度来说这部剧——听觉。
2.《舞蹈赏析》课的论文怎么写
“当时自己觉得写出了自己的感受,现在一看觉得还是太俗了。不过还真的挺喜欢舞蹈的,大四了一定要选街舞课。”
舞蹈,不仅仅是美化了的人体动作的艺术,更是超越了肉体和灵魂的美的欣赏。从小就很喜欢舞蹈,喜欢它所表现的特有的美感,柔美苍劲并具,优雅洒脱共存。一挥手、一抬足之间,已将人体升华到不可等闲视之的地步。没有哪一门艺术能像舞蹈这样直接,没有语言,却超越了一切语言,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能表现出人物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
舞蹈,不是贵族的专利,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它是世界上不同阶层的共同体,是所有人类所能看到、所能想到的实体和情感的集合。它可以表现男版《天鹅湖》里面的皇室王子,也可以表现受人控制的悲剧木偶;他可以表现《木兰归》中代父从军的历史女英雄,也可以表现萋萋长亭惜别的寻常恋人。
舞蹈,无所不包。它不拘于形式,也不受限于环境。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式和规范的古典芭蕾,在西方被誉为舞蹈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它给人优雅的欣赏和崇高的品味;而反应不断叛逆、造反和独立行为的现代舞,又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的追求,处处流漏出感性的真实和人性的力量。
课堂上欣赏的舞剧让我大大开拓了眼界,也使我对舞蹈的欣赏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还记得看的那个中国舞者得了金奖的芭蕾舞,脚尖可立于人背上、肩上,甚至还可以立于人头顶而旋转,其技术难度和优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也还记得天鹅湖里面雄性天鹅拍动翅膀,强健给人以力度之感,而同时又不失优雅,相反,力度与柔美的结合能给观众以更大的视觉冲击,让人无法忘记那一幕。但是在看了那么多的舞剧里面最让我难忘的要算是大河之舞和王者之舞了,以前,我并不是很喜欢踢踏舞,但是大河之舞和王者之舞中细致而富有创意的编剧、恢宏的气势、和谐的布景、还有优美的舞姿让我深深地沉迷其中,可以说是这两部舞剧让我开始喜欢踢踏舞,也让我开始学着欣赏踢踏舞。在王者之舞中,迈克尔.弗兰德的精彩快速的舞步,不愧是舞王的风范。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不仅欣赏到了很多非常难得的经典舞剧,让我的视觉得到了充分的冲击,也了解到了舞蹈在历史中的发展,以及舞蹈的分类等,让我对舞蹈有了理性上的大致把握。
通过老师的理论讲解和舞剧的实际欣赏,我渐渐明白了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而这些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舞蹈,又共同构成了舞蹈的多元化,也正是由于不同舞种之间的借鉴与冲突,才使得舞蹈在编排上、形式上、甚至是欣赏的角度上一步一步地发展前进。譬如,芭蕾在经历了这么多世纪后依然被世人称赞,而之前它曾受到来自内容、思想和各方面的冲击,但是经过形式和编排随着历史而改进,以及它三百年精炼的技术体系的确具有相当实用和科学的训练价值,所以芭蕾现在而且将来都将被人们所欣赏。而反对僵化保守、倡导自由的现代舞,则在伊莎多拉.邓肯的裸足落地时步入了历史,现代舞的出现给舞蹈的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纪元。正是由于这种种舞种之间的较量与权衡才使得我们现在能够欣赏到如此丰富多彩的舞蹈。
舞蹈伴随着人类而诞生,也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应该从各个角度去欣赏舞蹈,因为舞蹈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把握舞蹈的旋律。
人体的美感,莫过于舞蹈,而艺术的至高点也莫过于舞蹈。舞蹈,从诞生之日起,便将人本身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给欣赏者以最真实最丰富的欣赏。而欣赏舞蹈也不仅仅是一个赏心悦目的过程,它也是一门艺术,欣赏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才能在欣赏时通过舞者的一个细微的动作感触到他的悲欢离合和他的情怀。欣赏和被欣赏永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喜欢一个舞蹈,我们可以点头称是,也可以拍案叫好,而那并不代表真正的欣赏,真正的欣赏是与舞蹈中人物的感情互相融合。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理论水平,也会去欣赏更多更广的舞剧,让自己在感受舞蹈美感的同时,接受思想的升华。
3.关于吉赛尔的舞蹈赏析1000字
吉赛尔的舞蹈取材于德国诗人海涅的《论德意志》中关于神秘的维丽丝女鬼的传说。
舞 剧分两幕、第一幕在欢庆葡萄丰收的节日里,天真的姑娘吉赛尔与乔装成农民的公爵阿尔伯特一见钟情,而拒绝了守林人希拉里昂的求爱。 外出狩猎的亲王和女儿来此休憩,吉赛尔母女殷勤招待,贵族公主赠与项链相报。
守林人揭开阿尔伯特的身分。吉赛尔闻知公爵早已与巴蒂尔定亲,犹如霹雳轰顶。
她失去理智而狂舞,一剑刺进了自己的胸膛,阿尔伯特恶梦初醒,竭力表白,吉赛尔表示宽恕后瞑目长逝。 舞 剧的音乐十分出色,标志着芭蕾舞音乐发展的新阶段。
阿尔道夫 亚当为了在剧中体现浪漫主义意境,首次尝试使用了主旋律贯穿手法,如第一幕男女主人相恋的主调在吉赛尔发疯时的回忆中再现,这种音乐上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为后来舞剧音乐的创作树立了典范。其次,舞剧音乐还打破了“单旋律加伴奏”的传统,首次使用了赋格。
主副旋律对模仿的作曲技巧,它包含着旋律美和戏剧性。使整个作品格调一新。
作曲家亚当,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作曲专业,他一生中写有20多部舞剧,著名的舞剧有《海盗》和《吉赛尔》。《吉赛尔》舞剧音乐的浪漫主义色彩,受到了柴科夫斯基的欣赏和赞扬。
另外,吉赛尔编导技术取得重大成就,即把群舞改造为统一的抒情整体,后来,这一创造被史学家称之为“舞剧舞蹈交响化的原则”。 《吉赛尔》被公认为浪漫主义舞剧的成熟之作,有“芭蕾之冠”的美誉。
4.四小天鹅舞蹈赏析
这是柴可夫斯基的一首舞曲 ,有关的解释如下:
一、简介:
柴可夫斯基名曲《四小天鹅舞曲》 是四幕舞剧《天鹅湖》第二幕中的舞曲,该曲是舞剧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舞曲之一,这首舞曲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干净利落,形象地描绘出了小天鹅在湖畔戏嬉漫游的情景,质朴动人的旋律还富于田园般的诗意。
二、赏析:
四小天鹅舞曲以八分音符奏出活泼跳跃的伴奏音型,以二重奏的形式奏出轻快的乐句,生动地表现了小天鹅天真可爱的形象,显得十分有趣。整首乐曲欢快、活泼、跳跃,速度轻快,由管弦乐队来演奏,并且能较明显地听出管乐和弦乐分别演奏的乐句。
该舞曲通常以芭蕾舞的形式演绎出来,是芭蕾舞考级的必备曲目。
三、补充解释柴可夫斯基:
柴科夫斯基几乎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古典"作曲家。他在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充满激情,乐章抒情又华丽,并带有强烈的管弦乐风格。这些都反映了作曲家极端情绪化、忧郁敏感的性格特征--会突然萎靡不振,又会在突然之间充满了乐观精神。
柴科夫斯基对过上"正常"家庭生活的渴望,与他的同性恋天性的矛盾,使他一生都充满了痛苦的挣扎,这亦反映在他的音乐里,尤其是晚期的交响乐作品中。在柴科夫斯基的大部分音乐里,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他将民族文化与西方交响乐传统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尽管柴科夫斯基结识了"强力集团",但是他始终没有加入任何一个民族主义团体。柴科夫斯基曾写道:"至于我对音乐里俄罗斯元素芭蕾舞之四小天鹅的关注,是由于我常年生活在异国。在我年幼的时候,俄罗斯民族音乐无法描述的美丽就已经充满了我的生命。"
5.天鹅湖音乐鉴赏论文
芭蕾舞剧《天鹅湖》赏析——舞蹈论文 发布: 2008-12-26 09:49 | 作者: sz1w | 来源: 冰血灵猿blog | 查看: 144次 舞蹈欣赏论文——芭蕾舞剧《天鹅湖》赏析 芭蕾出现于15-16世纪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意大利,艺术家极力模仿古希腊的艺术风格。
最早的芭蕾表演是在宫廷宴会上进行的,1489年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里,为庆祝米兰公爵和西班牙阿拉贡公主伊达贝尔的婚礼,演出了《奥菲士》。当时的表演形式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芭蕾演出绝然不同,它的每一段表演大致都与上菜联系在一起,比如模拟狩猎的表演开始以后就吃野猪肉;海洋、河流神灵出场开始吃鱼。
然后,许多神话人物上场献上许多菜肴和水果,最后客人们也都参加到热闹狂欢的表演中去。这是一种把歌、舞、朗诵、戏剧表演综合起来的表演形式,可以说是芭蕾的雏形,后人称它为“宴会芭蕾”。
芭蕾继续发展,经历了宫廷芭蕾、情节芭蕾、浪漫主义芭蕾、俄罗斯芭蕾、当代芭蕾几个主要阶段。 传统的芭蕾舞技巧是一个严格的体系。
最基本的审美特征是对外开、伸展、绷直的追求,包括脚的五种基本位置,三种基本舞姿,腿的伸展、射击、打开、屈伸、抬腿、踢腿、和划圆圈等动作,还有各种舞姿的跳跃、旋转和转身,各种舞步和连接动作。将其按特定的结构手法编排、组合,就能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舞蹈艺术形象。
《天鹅湖》第二幕:慢板双人舞细腻地表达了白天鹅奥杰塔从恐惧、提防逐渐到对王子的放心和信任,进而迸发爱情,以至热恋的过程,奥杰塔的独舞突出了她的悲剧色彩,她的舞姿越是优美柔弱,就越是凸现出她的孤独和动人。 十九世纪末叶,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把芭蕾音乐提高到交响音乐的水平。
在他的舞剧中,音乐是和作品内容与舞台动作紧密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柴可夫斯基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表现力,通过交响性的展开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加深了作品的戏剧性。
他在《天鹅湖》中,以富于浪漫色彩的抒情笔触,表现了诗一般的意境,刻画了主人公优美纯洁的性格和忠贞不渝的爱情;并以磅礴的戏剧力量描绘了敌对势力的矛盾冲突。因此,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至今还是芭蕾音乐的典范作品。
《天鹅湖》取材于神话故事,描述被妖人洛特巴尔特用魔法变为天鹅的公主奥杰塔和王子齐格弗里德相爱。最后,爱情的力量战胜了魔法,奥杰塔得以恢复为人身。
全剧分四幕,包含二十九个分曲。其中第二幕描写齐格弗里德和奥杰塔在天鹅湖滨的相遇和相爱,由五个分曲组成。
第一分曲的基本主题是天鹅主题,它在全剧中贯穿发展,起着主导动机的作用。凄恻动人的旋律,由双簧管在竖琴伴奏下吹出,然后移转到圆号上;最后,由木管乐器和弦乐器隔开两个八度强烈地齐奏,并渐渐消失。
乐队演奏这个分曲时,舞台上是一片苍茫的夜色,一群天鹅浮游在湖上,领头的一只戴着花冠。 第二分曲是一个舞蹈场面。
开头一段音乐由弦乐器奏出,王子和他的朋友本诺穿着猎装登场。当强烈的乐队全奏和尖锐的木管乐器旋律交替出现时,王子看见天鹅,想举弓射击,天鹅急忙躲藏起来。
天鹅公主用一个猫跳,从舞台后部的斜坡上落地,所谓猫跳就是蜷腿侧跳的动作。接着是一段情节舞。
所谓情节舞,是用舞蹈和哑剧来表现感情和戏剧情节的芭蕾场面。双簧管吹出一个抒情曲调,天鹅公主责问王子为什么要射击她。
然后,音乐变为快板,天鹅公主向王子倾诉:她是一个公主,名叫奥杰塔。她和她的同伴都中了邪恶的魔法师洛特巴尔特的妖术,白天变成天鹅,到了夜里才恢复为人身洛特巴尔特化装成一只猫头鹰。
时刻监视着她们。这段音乐,是奥杰塔的独白。
当天鹅公主向王子叙述她的身世时,洛特巴尔特随着强烈的乐队全奏和管乐器的和强,出现在他们面前,威胁着王子。王子举起弓来准备射击,但为天鹅公主所阻,她安慰着惊惶失措的王子,并向他吐露了爱情。
第二分曲没有结束,就紧接着第三分曲。 第三分曲是另一个舞蹈场面。
舞台上出现天鹅的行列,奥杰塔的同伴们登场。她们发现王子,围拢来保护奥杰塔。
奥杰塔告诉她们:"他是善良的,你们走吧。"伴随着奥杰塔这个舞蹈动作的,是双簧管的独奏。
王子扔掉弓,向奥杰塔表白爱情,并告诉她说,他想杀死洛特巴尔特,使她获得自由。公主凄然告诉他说,这是不可能的,除非有一个准备为她而死的人,发誓始终不渝地爱她。
才能破除妖术,使洛特巴尔将毁灭。王子欣然起誓,并要求奥杰塔参加第二天晚上的舞会,届时他将选她为新娘。
但她说,她要到午夜才能摆脱妖术去参加舞会,而那时舞会已经结束了。她还警告王子,洛特巴尔特会用奸计破坏他的誓言。
奥杰塔请她的同伴们跳舞娱乐王子。这时,刚才听到的双簧管主题,改由长笛独奏。
这段慢舞,是奥杰塔在王子的支持和同伴们的拱卫下表演的。 下面一个分曲是天鹅之舞,是由六首舞曲接回旋曲的原则构成的,第一首天鹅舞曲再现了两次,整个分曲形成A-B-A-C-D-A的结构,最后是奔放活跃的尾声。
天鹅舞曲是由全体舞蹈演员表演的圆舞曲,音乐清新欢畅,婉转流利,用单主题的三段式写成。天鹅之舞的第二曲是奥杰塔的独舞。
小提。
6.胡桃夹子芭蕾舞剧 赏析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芭蕾舞剧之一,它之所以能吸引千千万万的观众,一方面是由于它有华丽壮观的场面、诙谐有趣的表演,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赋予舞剧以强烈的感染力。
《胡桃夹子》剧本是根据德国名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改编的,全剧共分两幕,描绘了儿童的独特天地。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
剧情大致为: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
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舞剧赏析怎么写(舞剧的赏析或感想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