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填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
对申请人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意见:XXX的博士课题处于学科前沿,取得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其中X篇为SCI刊源,X篇被EI收录。XXX在科研工作中能够熟练地查阅国内外专业资料,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表现出优秀的科研创新精神,已经具备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对申请人提出的研究计划的评价(如可行性、先进性、创新之处、理论和实用意义):XXX的博士后课题围绕XXX开展研究,选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综述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我国XXX技术的需求为背景,研究方案先进,技术路线可行,可望获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2.怎么填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
对申请人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意见:XXX的博士课题处于学科前沿,取得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其中X篇为SCI刊源,X篇被EI收录。XXX在科研工作中能够熟练地查阅国内外专业资料,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表现出优秀的科研创新精神,已经具备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对申请人提出的研究计划的评价(如可行性、先进性、创新之处、理论和实用意义):XXX的博士后课题围绕XXX开展研究,选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综述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我国XXX技术的需求为背景,研究方案先进,技术路线可行,可望获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3.读文化研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计划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社会学系社会学系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是个相对年轻的学科。
1982年,费孝通教授、雷洁琼教授和袁方教授重建北大社会学系,在老一辈学者的指导下,今天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继承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优秀学术传统,教学与研究工作立足于对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的深入调查,脚踏实地,从实求知,实事求是,承上启下,面向世界,积极开拓,与国内学术界保持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社会学是一门主要通过实证研究深入系统认识社会,从而提出相应社会理论的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学科。
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迁之中,我国的社会组织、经济活动、思想观念、文化现象等方面的变化迫切需要社会学家来进行调查研究,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也为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这一切需要我们培养出更多的能够解决和思考中国现实问题的年轻的社会学工作者。
2000 年,北京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共同组建了领导机构,统一组织教学与科研工作。现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高等院校中教学队伍最强、研究领域最全、出版的教材和研究成果最多的社会学系。
近年来,社会学系的教师们承担着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社会科学项目,其横向课程更是百余项,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农村、边疆地区开展了大量实地调查研究工作,建设了一批有典型意义的调查基地和课程基地,可供研究人员开展专题调查研究,也为学生们的教学实习和参与教师组织的研究课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社会学系每年举办不同专题的系列学术讲座和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教授来系授课和讲学。
本系与世界各著名大学社会学系均有长期的交流和合作关系,教学和科研项目处于学科发展前沿。本系教师的学术著作和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由本系培养出来的学生遍布欧美和国内各主要大学。
社会学系历年招生专业规模硕士生: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社会保障(2000 年招生40人,2001年招生45人,2002年招生 43人,2003年招生45 人,2004年招生计划内45 人,计划外33人,2005 年计划内招生43人,计划外招生 40人,2006年计划内招生 40人,计划外招生34人,2007年计划内招生40,计划外招生40人)。自 2000 年开始社会学系的社会学、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人类学专业开始接受国家重点大学相关学科优秀毕业生为免试研究生。
博士生: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 2000年招生16人,2001 年招生18人,2002年招生10人,2003年招生 16人,2004年招生17 人,2005年招生16人,2006年博士招生21 人(包括港澳台),2007年博士招生23人(包括港澳台和留学生)。机构设置社会学系: 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方法教研室、应用社会学教研室、社会工作教研室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城乡社会发展研究室、社会人类学研究室、民族与人口研究室、文化与传媒研究室其他下设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 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生活口述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工人与劳动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学队伍蔡 华 教授 博导 社会人类学、亲属制度程为敏 副教授 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方 文 教授 博导 社会心理学、宗教社会学高丙中 教授 博导 文化社会学、民俗研究郭志刚 教授 博导 人口学、社会统计学李 康 副教授 口述史研究、历史社会学李建新 副教授 人口社会学、老龄研究李越美 副教授 社区研究、贫困问题林 彬 副教授 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分层刘 能 副教授 城乡社会学、越轨社会学刘爱玉 副教授劳动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刘世定 教授博导 经济社会学、城乡社会学马 戎 教授 博导 民族社会学、城乡社会学马凤芝 副教授 社会工作、妇女与发展钱民辉 教授 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秦明瑞 副教授 社会学理论、农村研究邱泽奇 教授 博导 社会项目评估、组织社会学佟 新 教授 博导 劳动社会学、性别研究王汉生 教授 博导 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分层王铭铭 教授 博导 社会人类学、仪式研究王思斌 教授 博导 组织社会学、社会政策(工作)夏学銮 教授社会心理学、社会保障谢立中 教授 博导 社会学理论、社会政策熊跃根 副教授 社会政策、社会福利杨善华 教授 博导 家庭社会学、社会学理论鄢盛明 副教授 城市社会学、老年社会学于长江 副教授 城市社会学、民族社会学张 静 教授 博导 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郑也夫 教授 博导 消费社会学赵 斌 副教授 传媒与文化社会学周飞舟 副教授 农村社会学、社会学方法朱晓阳 副教授 社会人类学、发展研究卢辉临 副教授 历史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卢云峰 讲师 社会心理学 宗教社会学特聘教授(招收博士生)李中清 教授 历史社会学周雪光 教授 组织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教学与研究条件社会学系设有两个图书资料室,共有社会学专业的中文图书4 万册、英文图书1 万册,分别向本系教师、本科生、研究生开放。学生可以及时借阅世界各国主要的学术期刊和专业著作。
社会学系设有两个计算机室,共有各。
4.怎么写研究水平,学术发展潜力,出国研究方向和研修计划进行评估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和有关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和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为追踪学科(专业)发展前沿,提高我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东北林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试行)》。
一、指导思想 东北林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留学基金委)与我校合作开展的“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为基础,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训力度,加快教师队伍国际化进程,推进我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养一批在学校各学科(专业)领域内起骨干作用的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二、选派计划 (一)选派范围 主要从我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和优秀年轻骨干教师中选拔;优先资助“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和语言类教师。
(二)选派规模 根据学校与留学基金委签订的协议及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学校计划每年选拔20名左右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 (三)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 (1)访问学者;留学期限为6-12个月; (2)博士后研究;留学期限为12个月。
出国访学的期限一般要求应为12个月,其中语言类教师出国访学、研修的期限不超过6个月。 (四)留学国别(地区) 教育、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
三、资助内容 学校与留学基金委联合资助内容包括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及在外期间的奖学金生活费。赴英国的访问学者可申请1000英镑以内的Benchfee。
奖学金资助标准及方式按照留学基金委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本项目所需经费由留学基金委与学校共同负担,超出奖学金资助部分发生的费用由选派人员个人承担。
四、申请条件 (一)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无违法、违纪记录,在工作、学习中表现突出,学成后回国为祖国和学校发展建设服务; (二)应具有坚实而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科研实践经验,教学质量优秀,科研业绩突出; (三)须在本校工作满3年,年龄不超过4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或受聘副教授(副研究员)岗位; (四)申请时原则上须有明确的国外合作对象或已取得拟赴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正式邀请函; (五)外语成绩达到合格条件的申请人员,在选派时学校优先考虑;外语成绩未达到合格条件者,可提供反映其外语水平的考试成绩证明进行申报,此部分人员被录取后,需参加相关外语培训并获得合格成绩或在此期间参加“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并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派出; (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东北林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东北林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引进计划人选”优先列入本研修计划;已受学校资助公派出国留学人员,不再受本计划资助。 五、选拔办法及申请受理时间 (一)选拔方式 遵循“公正、公平、公开”原则,采取“个人申请、基层单位选拔推荐,学校审核,留学基金委负责审批”的方式进行。
各单位应按照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及人才培养梯队建设需要审定申报人员所制定的研修计划,遴选排序推荐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学校根据单位推荐排序并结合学校整体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最终确定资助人选。 (二)申请受理及派出工作安排 (1)初审:学校发布申报通知,受理各单位及个人填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时间为每年12月初; (2)确定资助人选:学校根据单位推荐排序并结合学校整体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最终确定资助人选,时间为每学年第一学期末; (3)外语培训:确定的资助人选中有未达到留学基金委派出外语要求的人员需参加“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并达到合格标准或赴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进行外语培训; (4)学校负责审核、录取及申报:学校根据申报个人提供的国外院校或科研机构邀请函(含意向性)及外语水平合格证明确定申报留学基金委人选,时间根据留学基金委通知安排确定; (5)留学基金委确定录取人员:留学基金委审核申报材料后公布录取人员名单,时间为每年11月左右; (6)派出:符合派出条件的被录取人员凭我校开具的派出证明即可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联系办理派出手续。
申报个人根据各单位工作安排及邀请函时间尽快确定时间出国研修。 六、派出管理、考核及其他 (一)按照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要求,为使被选派人员能及时派出,请各单位及申请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妥善安排好培训和出国期间相关学习和工作任务; (二)被录取人员派出前应签订教师出国研修计划合同,办理出国(境)审批表及交存保证金等派出手续; (三)被留学基金委录取人员应在6个月内出访,超过6个月,除特殊情况外,学校将取消其出国研修资格,改派他人; (四)受资助人员不得随意放弃受资助资格,须按照留学基金委管理要求出访,出国期满需按时返校报到; (五)出国人员办理完护照、签证等手续并获得留学基金委的离境机票后,在离校前将出国时间报告学校人事与专家工作处教师与专家办公室。
如离境前仍未告知而擅自离境,学校将。
5.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招收办法
1、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根据国家发展战略按年度下达向各流动站单位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国家资助计划(资助标准为每人两年10万元人民币)和国家重点资助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计划(资助标准为每人两年16万元人民币),此种招收模式为国家资助招收和重点资助招收。
2、各设站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研究工作需要和经费来源(国家资助、各类基金资助、社会赞助、研究项目经费以及单位自筹)等情况,在批准的范围内设置博士后岗位,并确定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具体条件,面向社会予以公布,此种招收模式为自筹经费招收。
3、符合设立流动站、工作站条件的未设站单位(以下称非设站单位)可以招收留学博士(系指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在国外获长期居留证的博士)回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或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此种招收模式为留学非设站招收。
4、非设站单位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需先按《关于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招收博士后的报批及管理办法》,向全国博管办申报,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招收工作,此种招收模式为项目博士后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