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弦怎么连接,就是作曲的人是怎么写成的1,2,3的
你这里面问了太多的问题,我一个一个解答一下。
1、和弦怎么连接,就是作曲的人是怎么写成123的?这个是靠自己的创造力以及扎实的乐理知识写出来的。很多时候写法并不唯一,这就是为什么作曲家这么写是带有自己的理解的。
但又不能胡乱连接,这就是为什么和弦的安排也是有章法的。具体的那些规律和规则需要你系统学习乐理知识才能掌握。
2、比如看到一首歌,能不能分析出这首歌的和弦连接?能。3、自己又能不能作曲?这个取决于你懂不懂作曲理论,如果你不懂那些理论知识的话那你就只能瞎作,如果你懂的话你就可以相对正经地作出好听些的曲子。
4、怎么进行和弦的连接?这个是没法用一两句话讲清的,正如我刚才提到的,作曲是需要学习相关理论的,你把理论学扎实了自然就明白该怎么连接了。你问这些问题很明显能看出你并没有太多的作曲基础。
这里面所涉及的理论太多太复杂了,不是简单告诉你怎么连接你就能自己创作的。而且这一切也和作品风格有关,不同风格的音乐在安排和弦连接时所遵循的套路也不同,有些音乐更侧重于和声的功能性,有些音乐更侧重于单纯的色彩性,等等。
而我所提到的这一切,你只有从零开始把各类乐理知识都学透了才能明白。5、比如送别这首歌曲,作者是怎么和弦连接的?你是指李叔同那首送别吗?如果是的话,你可以从头至尾直接分析出作曲家所使用的和弦即可。
比如主歌部分是I-IV-I-V-I的和弦进行,副歌部分就更丰富些,逐一分析都可以写出相应的序列。如果你是问作曲家是如何决定使用这些和弦的,那么还是我一开始那句话,这些都不唯一,无固定答案,作曲家这样写了,所以它是这样的。
你要是不想这样写,就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但要想写的好听就需要掌握相关知识。还有任何疑问可以追问我。
2.和弦的基本连接模式
二度连接
C和D两个和弦,C是1 3 5 D是2 4 6; C7和D7,C7 1 3 5 7,D7 2 4 6 1' 这两个和弦彼此之间没有一个音一样的,就叫没有共同音
这样的和弦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但是下属和属和弦除外,是因为这两个和弦有联系,因为他们都是正三和弦,在和声连接时经常在一起,比如常用的I - IV- V- I,IV和V是有联系的
三度连接一个意思
比如C大调中的C和Em和弦,C是1 3 5 ,Em 3 5 7,很明显,两个和弦都有3和5,就是两个共同音,七和弦一个意思 1 3 5 7 和 3 5 7 9 ,共同音是3 5 7,所以有三个共同音
后面和弦的根音就是指三度连接时第二个和弦的根音,比如上面这个例子,C和Em,Em根音是3,在C和弦1 3 5里已经出现过
最后那个我没看明白 5- 6 3- 3是三度连接?这个你应该把前面的句子也打上。
可能他指的的是比如5 1' 3' 和6 1' 3' 两个和弦,第一个其实是C和弦1 3 5的第二转位,根音是1,而6 1' 3' 是Am和弦,根音是6,1和6分别是两个和弦的三音,正好是三度关系。
顺便问句,你在看哪本书
3.什么叫“和弦连接”
和弦连接中声部进行的一般规律单个的、孤立的和弦,还不能构成音乐。
只有和弦序进、和声的运动,才能使音响富于音乐的生命。和声的运动是靠和弦的连接来实现的。在进入和弦连接的实践之前,必须首先研究和弦连接中声部进行的一般规律。
1. 单声部的进行从声部运动的方向上看,单声部进行有三种形态:上行——由相对低的音级向高的音级运动。下行——由相对高的音级向低的音级运动。
保持——同音重复或延长时值。声部进行中,乐音作大二度或小二度的横向移动,叫做级进;不超过三度的移动,叫做平稳进行;四度以上的移动,叫做跳进。旋律线条的美感,有赖于级进与跳进的有机结合。平稳进行是四部和声中两个内声部运动的基本法则。
2. 两个声部的进行从两个声部在运动中的相互关系来看,也存在三种不同的形态:同向进行,是两个声部朝同一方向的运动。
3. 四个声部的进行四部和声应当被看成是六对声部的相对运动。
4.和弦连接的规则
以自己较熟悉调的和弦经常出现135这些音,则可断定为大调;即大调的C和小调的Am经常出现135这些音,则可断定为大调;先为歌曲初配和弦,然后通过调的之间的关系转换到实际调上来。
1、先将歌曲开头和结尾的小节配上和弦。大调为C ,小调为Am。
2、结尾前一小节一般配以属和弦或属七和弦。大调为G 或G7,小调为Em或 E7。
3、属七和弦前如合适的话,最好配下属和弦。大调为F ,小调为Dm。
扩展资料:
再修缮和弦:
在初配好的和弦基础上有必要利用音阶上各级和弦的功能寻找代理和弦再度美化和弦。
1、一级和弦,即主和弦C ,是唯一具有决定性和控制性的和弦,所以常用于开头和结尾。
2、二级和弦Dm、D7、Dm7,由于音色接近G7和弦,所以可作G7的先行和弦,使和弦进行地更圆滑。
3、三级和弦E 、Em和弦是较弱的一种和弦,它通常在一级和弦所占小节太多时用来作一级和弦的代理和弦。
4、四级和弦F建立在音阶第四度音上,它使和弦音色富于变化,被用来联接主和弦及属和弦。
5、五级和弦G 、G7有强烈地向主和弦靠拢的性质,故又称之为导和弦。
6、六级和弦Am和弦的音色介于一级与四级之间,可用来代理这两种和弦或用来连接两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弦
5.和弦与和弦之间连接的规则是什么
按照主-下属-属的形式进行连接,形式可以多变(如:主-属-主,下属-属-主,主-下属-主等等),但是切记不能进行属-下属的连接(和弦功能写为D-S),因为这样的和弦连接在音响效果上极其破坏旋律性,除非作曲者刻意要让旋律有该效果。
以上所说的是大小调中的主三和弦连接,另外还有副三和弦,副三和弦的使用是根据旋律情感来使用的(比如一个小节中出现1和3,那么我们可以使用C和弦,也可以使用a和弦,两个和弦有2个共同音,是可以使用和弦借代功能的,并且他们同属关系大小调中的主和弦,若想让旋律明朗一点则配C,若要忧伤一点则配a。),同理,对应的G与e,F与d和弦,都可以做为主和弦连接功能的替代。
6.什么叫和弦连接法,和声连接法
和弦连接中声部进行的一般规律单个的、孤立的和弦,还不能构成音乐。
只有和弦序进、和声的运动,才能使音响富于音乐的生命。和声的运动是靠和弦的连接来实现的。
在进入和弦连接的实践之前,必须首先研究和弦连接中声部进行的一般规律。大小和弦的重复音用四声部陈述三个音的大小和弦必然要重复大小和弦中的某一个音,一般情况下是重复根音。
所谓的重复就是和弦中的某一个音出现在两个声部中,这个重复的音可以出现在上方三个声部的任何一个声部中。大小和弦的旋律位置和弦中的哪一个音在最高声部,这个和弦就是什么旋律位置。
大小和弦的三种旋律位置,即根音的旋律位置,三音的旋律位置,五音的旋律位置。大小和弦的排列法大小和弦有密集的与开放的两种排列法。
密集排练时,上方三个声部中每一对相邻声部(高音部与中音部,中音部与次中音部)之间的距离是三度或四度开放排列时,这种距离是五度、六度、八度或以上。论是哪一种排列方法,低音部与次中音部之间的距离都不受限制,可以从同度一直到两个八度,甚至可以更远。
声部交叉在实践中,无论密集排列还是开放排列的大小和弦都不允许出现声部交叉。所谓的声部交叉就是次中音部高于中音部,低音部高于次中音部或者高音部低于中音部。
各声部的进行单独一个声部的进行是平稳的,也可以是跳进的。声部作一度、二度(级进)或三度进行叫做平稳进行。
声部作四度、五度、六度或更大音程的进行称为跳进。声部和同时进行两个声部同时进行有三种类型,即同向进行、反向进行、斜向进行。
两个声部向同一个方向(上行或下行)进行,叫做同向进行。同向进行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是平行进行,在这种进行中,两个声部的距离保持不变,也就是两个声部以同样的音程进行,两个声部作相向或相背方向的进行叫做反向进行。
两个声部中,一个作向上或向下进行,而另一个声部保持不动,叫做斜向进行。上面列举的两个声部进行同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在多声部中,会构成几对两声部的同时进行。在大部分正确的和弦连接中,各对声部同时形成同向的、反向的和斜向的进行,相互之间取得平衡。
和弦的相互关系、共同音不同的和弦根音之间的音程距离就是和弦之间的关系。四度、五度关系的大小和弦之间有一个共同音。
三度关系的大小和弦之间有两个共同音,二度关系的大小和弦之间没有共同音。大小和弦的连接法和弦,有和声与旋律两种连接法。
和弦连接时将共同音保持在同一个声部中,叫做和声连接法。三度关系的大小和弦按和声连接法连接时,一般有两个声部保持不动。
四度、五度和声连接法,在构成第一个和弦后,先确定第二个和弦的根音,再让共同音保持不动,另外两个声部作平行的级进,如果是从主和弦到下属和弦,这个级进应该是上行,如果是从主和弦到属和声,就是下行。注:密集的,开放的都可以。
如果在和弦连接时,没有一个声部保持不动,即使在有共同音时也是这样,这就是旋律连接法。五度关系和二度关系的大小和弦作旋律连接法时低音不超过四度进行,上方三个声部与低音部作反向进行到后面和弦中离自己最近的音,没有跳进。
和弦的转换和弦的转换及其作用和弦在反复时改换另一种形式叫做和弦的转换。这种转换可以是旋律位置的改变,也可以是排列法的改变,或者是两者同时改变。
旋律从一个和弦音换到另一个和弦音称为旋律位置的转换,这对旋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得可以在不变换和弦的情况下保持旋律与节奏的运动,从而避免过多地变换和弦而形成和声的杂乱。排列法的变换经常伴有旋律位置的变换。
排列法的转换有时还有技术上的作用。和弦转换的方法当旋律作三度或四度进行时,可以有两种情况:中音部与次中音部向同一方向转换到最近的和弦音,排列法不变,中音部保持不动,次中音部与高音部相互反方向转换。
当旋律作五度或六度进行,中音部也向同方向进行,次中音部保持不动。注:当技术上需要时,也可以保持高音部不动,让中音部与次中音互相交换,甚至可以让上方三个声部向同一个方向作双重的转换。
三音跳进高声部的三音跳进当四度、五度的大小和弦作和声连接时,在高音部可以由一个和弦的三音跳到另一个和弦的三音,这样形成的向上或向下的四度或五度跳进称为三音跳进。这样的跳进时排列法为发生变化。
次中音部的三音跳进同样关系的和弦(同上)作和声连接时也可以在次中声部作三音到三音的跳进。这种跳进也会有排列法的变化。
注:中声部不采取三音跳进,因为那会使和弦形成错误的排列。大小和弦的第一转位和弦大小和弦的第一转位和弦重复根音或五音,最好不要重复三音,即使要用也是在一定条件下。
大小和弦的第一转位与四度、五度关系大小和弦连接用和声连接法,声部作平稳进行,不用跳进。大小和弦的第一转位与二度关系大小和弦连接时,不论第一个和弦重复的是根音还是五音,所有声部都要不稳进行。
转换同一功能的大小和弦与它的第一转位和弦的连接构成另一种形式的转换,低音由主音换成三音(或相反),同时上方的某一个声部则相对地从三音换成根音(或相反),它的第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和弦连接怎么写(和弦怎么连接,就是作曲的人是怎么写成的1,2,3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