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麦收 作文
例如:
一年一度的麦收时节开始了,在这农民们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走进田间地头,一起去分享农民们丰收的喜悦吧!
瞧,先进的农业机器走进了田间地头,一台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边收割边碎秸边脱粒,收割机里的麦粒如水般倾泻而出。看着装满麦粒的一辆辆农用三轮车,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怎能想象到这是一派多么震撼人心的场景呀!当然,也有一些小的地块,机器无法开进去,只能依靠传统的镰刀进行手工收割,农田里的农民顶着炎炎烈日,戴上一顶草帽,挥舞着镰刀,伏下身子“刷刷刷”地割着,身后是一捆捆摆放整齐的麦子,这样虽然慢了一些,累了一些,但是也挡不住农民们往家抢收的劲头,挡不住他们脸上那种洋溢的笑容,难怪人们常说劳动是最美的!
农民们把自己收割的小麦铺散在门口进行晾晒,为了给麦子晒晒太阳,他们过一段时间就要给麦子翻个身。看到他们是那么认真、仔细,让我不由得想到了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呀,其实麦收很辛苦也很累,但当把麦子堆起来时,看着眼前这一座座像小“金字塔”似的麦子,农民们满心都是收获的喜悦。
六月,又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六月,农民收割时的汗水、疲惫和在打麦场的兴奋快乐交织在一起,真的使人难以忘怀!
2.关于/麦收的作文
麦收的遐想 夏季的风,就像馍锅里的“蒸汽”,它吹热了大地也“蒸熟了遍地麦子。”
老农戴着一顶草帽,来到了地里,看到了熟透了的麦子,眼睛眯成一条缝儿。啊!一块橙黄的麦地就是一个幸福的憧憬。
农民伯伯的腰变成了一张弓,背上还背着一个大太阳。汗水调皮地弄湿了人们的衣裳,不小心落到了地上。
人们不顾休息,只是不断地挥动镰刀,割起一束束麦子。啊!一束束麦子就是汗水的结晶。
一束束麦子,就是一份辛劳的写照! 收割完后,麦场上骤然出现了无数小丘,高山那样高,老汉站在上面,像巨人一样,脸上绽出笑容,就像绽开的菊花一样。 大伙唱着歌儿,带来了欢笑,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来到了地里,嚷嚷着要抬麦穗。
他们说,麦穗是村上大叔大婶们失去的心血和汗水。我们要把它们捡起,还给他们。
‘一双双小手小心翼翼地捏起一颗颗汗水一滴滴心血,一个个希望,一分分辛苦,可是,当他们回过头来时,小篮中的麦穗已变成了又大又香的白馍。
3.关于麦收的作文
麦收夏天是一个收获麦子的季节,这不我姥姥家开始收麦子了。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姥姥家,看见姥姥和姥爷正准备去地里收麦子。我赶紧坐上他们的车朝那块地飞驰而去。
一路上,我看见金色的麦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在风姑娘的吹动下,像海浪一样高低起伏,真是美极了!到了目的地,我下了车,跟着老爷来到地头,老爷说:“一会用联合收割机收这块地的麦子,地头上的麦子收不到,得先用镰刀割一割才行。”于是我们开工了。
忽然这时传来机器“轰隆隆”的巨响,把我吓了一跳,我想:这是什么东西在响,声音这么大。转头一看,原来是一架非常大的联合收割机正在工作,我连忙跑近一些,仔细地看了看:这架联合收割机就像一个永远吃不饱的“大怪物”,不停地在吃着麦子:首先前面有一个不停转动的耙子,就像人的手把麦子搂起来,里面还有一个旋转的转轴,把搂起来的麦子输送一个通道麦子经过通到,来到机器的内部,经过加工把麦粒留下储存到一个大铁箱里,把麦糠和麦秆从后面吐出来。
联合收割机来到地头,人们把一大块布铺在铁箱子的下面,打开铁箱盖,麦子就像瀑布一样流了出来,然后人们再把麦粒盛到袋子里运回家。不久,一大块地的麦子都被这个“大怪物”吃得一干二净。
后来听妈妈说,以前即使很少的一小块地,用人工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收割完,并且人们还会累得筋疲力尽。听了妈妈的话,我想:现代化真是好!又省时又省力。
4.以“麦收”为话题的作文
麦收1500字
金灿灿的麦子,铺满了路的两旁,像是好客的主人准备迎接远方的客人。李老汉和王大娘一大早就赶着家里的破马车行驶在这条路上。车轮碾着路边的石子簸簸颠颠地,年老的马儿在不断喘着粗气,走得很慢,但李老汉却没有用鞭子抽它,而是望着路边的麦子发呆。
三年前,也是这麦子快上担的时候,他唯一的儿子,在部队的一次演习中,为了掩护其他人牺牲了。从此,他们就去了离村子三里多路的半羊坡种庄稼。在那儿,他们常年备好了简易房和生活用品,每到农忙季节就会去小住一些日子。眼下正是麦子收割的时候,他们正是去收麦子。
太阳快从山坡上爬上来了,马车在简易屋棚外停下了。王老汉把带来的粮食和柴火搬下车,刚要卸下马身上的绳子,不禁犯了嘀咕:以往马车一停,不管老伴睡得多沉,都会惊醒过来,然后下车埋怨几句,但今天却没有任何响动,莫非是病了?……李老汉走到马车后一看,他的心顿时被烧焦了一半,老伴不见了!他赶紧掉转马头,往回赶去。心急如焚的他不得不动用鞭子了,老马生生的疼着,不时发出痛苦的叫声,车子发了疯似地向前冲。
走了约半里路,李老汉在空旷的路边发现了已咽气的王大娘,她身边还有一块zk168.com.cn被血染红的石头。这一定是刚才马车颠得厉害,王大娘睡熟了,结果被颠下来刚好撞在这个石块上。李老汉捧着老伴的头哀嚎着,就像当年抱着儿子的尸体哭得也差点咽气一样,老马好像也在为女主 人的不幸嘶鸣着,惨壮而又悲烈!
六月的风,吹得不甚烈,但足以让一个深受打击的人感到寒冷。老汉绝望地把尸体抱上马车回村子取棺材。时近中午才到了,往日王大娘已开始张罗着吃饭了,但现在人去屋空,还能有啥呢?回到家,老汉看到门口站立着一位军人,让他感到威严和凝重,又不禁想起了儿子。只见那位军人问道:“大伯,您是李少云的父亲吗?我是他的战友,特地从边关赶过来的。”老汉听了,忙道:“啊,快进屋坐,别客气啊!唉,真不好意思,云儿他娘刚去世,这不茶水也没一口啊!”老汉抹了把泪,又叹道:“云儿走了,老天让我断了子绝了后,没想到连老伴也去了……”突然,那位军人扑通一声跪向老汉道:“大伯,要不嫌弃,就收我做儿子吧?要不是为了掩护我,少云也不会牺牲的。反正我张立从小没爹没娘,孤苦伶仃,您就让我替少云大娘带孝吧!”
风儿似乎有些紧,但太阳还很炎烈,老汉答应了军人。让他同去半羊坡守丧,全村人都来到村口送行,为王大娘的亡灵祭奠,同时也为老汉和军人祝福。
原文地址:
5.关于写收麦子的作文怎么写啊
这个季节,这个季节,五月,我喜欢五月,农历来说。
因为五月可以割麦子。
麦子黄了,一浪一浪翻滚汹涌,看上去晕晕的。却看得人眉开眼笑汗珠子直淌。五月的太阳已经很热辣了,已经不象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而是三十郎当的少妇了。而且是绝不装嫩的本色少妇。那热情真的就象一把火,不过不会燃烧沙漠,倒有可能燃烧脂肪。谁要再说减肥难,弯腰撅腚去割上三天麦子试试。
我不会割麦子,小时候不会,大了就在学校一掷千金(一寸光阴一寸金嘛),偶尔回家参加劳动也总象旧社会的大少爷一样,什么家什都提不起来,只能打打下手。比如捆麦个子,看麦场什么的。虽然不会割麦子也不会打麦子,可我会吃麦子,真的。
麦子似熟非熟的时候,麦粒是软软的,但芯里并不是汁液而是已经渐趋饱满的,这时候采一把来,再弄一堆离离原上草,点一把野火,把麦穗放在火上烤,边烤边转,待到麦香四溢的时候,放在手心里来回地搓上几把,再吹一口气,卟,麦皮飞扬之后,手心里就剩下喷香的麦粒了。一把填到口里,那个满足啊,什么麦当劳肯德基,比我小时候的烧麦差得实在太远了。当然此烧麦非彼烧麦了(烧麦是什么玩意儿嘛!)。
麦秆也是可以拿来玩的。编个小戒指戴在手上,折一只蚂蚱振翅欲飞,都是乐趣无穷的。大人把麦秆最好的部分收集了晒干,可以蒸馒头的时候垫在箅子上,也可以编成扇子乘凉时用,或者做成长长的卷帘盖草垛防雨。这些都是麦收的副产品了。
真正的麦收,以前都是纯手工的。把镰刀磨罢,戴一顶斗笠,于田间飞刀豁豁,麦子便齐齐地抓在手里倒在地上。我对此类技术含量很高的操作一直心存崇拜。后面便有人将麦子一捆捆地扎好,置于田间。到一定数量时,牵来毛驴,一垛垛地撂到驴背两旁,一条绳子飞檐走壁地捆扎结实,由小孩或妇女押送到麦场里,一拉绳子,刷地落地(由此看出如何捆扎也是绝对的技术活),驴子便一身轻松了。
麦收时节是顾不得回家吃饭的,午饭要送到田间地头上,就着咸菜就是一顿好饭。麦子在场里先晒上三两天,待差不多干透,打乱了一大片地放在那里,牵上驴子带上碌碡,一圈圈地碾,麦粒就乖乖地落地。然后收起麦草,趁有风来时用木锨扬起麦粒,麦粒间的麦壳就飞出去,飞出去,只剩下黄澄澄的麦粒。也有用人工的,用摔用拉(阳平),总之要把麦粒折腾下来才算完。
麦粒在太阳底下还要晒上几天,这时候就要有人看场,防止鸡鸭牲畜糟蹋。不时还要翻场,就是赤脚走进去一圈圈地拖,拖出曲曲弯弯的沟谷,增加受光表面积,提高效率。一旦下雨,可就要耽误麦子的脱水,甚至会捂得霉变,所以要争分夺秒。看场是很枯燥的,不过也很休闲,想想看别人都在太阳底下割麦子,你捧本小说往树荫底下一躺,偶尔抬起眼往场院上一瞥,或者扔一块石头吓唬吓唬靠前贪嘴的麻雀和母鸡,清风徐徐,那是何等的享受。
最辛苦的是割麦和打场,麦芒会刺得身上一道道地,又热又累又痒又疼,若不是为了那些可爱的麦粒,才不会有人受这番苦楚。现在就好得多,有收割机脱粒机,大部分工作都被机器代替了,速度快质量高,省事得很。麦子可以拿去磨坊换面,回家做馒头花卷包子饺子随心所欲大快朵颐时,想起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过往所有的一切辛劳便都有了回报。而城里的人们,钞票递过去,便有馒头拿过来,又哪知道小麦是怎么来的,麦苗和韭菜的区别?
6.麦收作文
今年的夏似乎来得早,端午刚到,气温就一下子飙升到38℃。
灼目的阳光毫不吝啬的洒下一片金光,染黄了万顷麦田。饱实的粒穗坠弯了挺直的秸秆,阵风吹来,麦浪起伏,久久难息。
然而未等热浪烘热整个空间,温度却又降下来,很快恢复了往昔的清凉,变得天高云淡,风清气爽 。遍野的小麦经过了骄阳的曝晒,籽粒越加紧实。
微风吹过,一片沙沙作响。似乎提醒人们到了归仓的时刻。
路边待命的大型收割机终于出发了。它铆足了干劲,日收百亩,以排山倒海之势,只两天功夫,万顷麦田便颗粒归仓,秸秆归田了。
如今的麦收真是恢宏而简洁,田野里除了几台忙碌的收割机,就只有地头寥寥的几人。摒弃了劳作的艰辛,却依然享受收获的喜悦——这就是新时代的麦收,完全不同于我儿时的经历…… 儿时的麦收庄严而隆重,就连学校都要放假,假期两周,称之“麦假”,是我们的期盼。
麦田里一片热火朝天,人人争先恐后,个个汗流浃背。田间地头歇歇脚,喝口水,吸袋烟,评论着麦势,估算着收成。
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洋溢着满足。能不乐吗?这就是收获!是一年来承载着 一家老小幸福的实现! 割倒的小麦被运送到麦场。
早早运到的被蓬蓬松松地摊铺开来,正午的阳光热辣辣的抚摸着每一棵麦穗,静悄悄的晒麦场上,听得到麦粒脱离麦稃的炸裂声。晚运到的则被暂时堆集在场边,等着下一轮的晾晒。
整个空间充盈着青草的气味和淡淡的麦香…… 当阳光褪去了炙热,经过晾晒的麦子便可以碾压了。晾晒充分的小麦,麦粒易脱落,干实,可以直接入囤储存。
拖拉机带着石磙,轰隆隆地绕着场地运转,脚下的地面似乎都在震颤。那个开拖拉机的人,成了我们艳羡的焦点,坐在拖拉机上绕几圈,成为了每个孩子心中的奢盼。
当蓬松的麦秸被碾压平实,拖拉机便转到另一家。压平的麦秸马上被等候的人们用铁叉翻扬蓬松,以便进行再一次碾压、脱粒,直到所有的麦粒脱除干净。
麦秸下是一层厚厚的金黄的麦粒。 沉去余辉的麦场上依旧热闹。
守麦的人聚坐在一起,沐浴着晚风,享受着初夏的清凉,讨论着各家的产量,盘算着下一步的打算……孩子们玩得最欢:捉迷藏,爬麦垛,争论着月亮到底跟着谁跑,躺在余温未尽的麦场上数眨眼的星星……清月西移,兴奋的人们终于疲惫的睡去。静悄悄的麦场里,鼾声阵阵,月光似水,落地如霜……。
7.作文麦收时节300字
麦收时节
听,机声隆隆,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麦海中欢快的唱着;看,麦浪翻滚,人们站在地头树荫下喜笑颜开等着接麦。这又是一个丰收年。
人们看着眼前的情景,不由的想起大生产队时的收麦景象。有位大娘说:“那时候,布谷鸟一叫,别想睡觉,铃声一响,马上到场,披星戴月就下地了。队里规定:一分一垄,十分十垄,拉开趟子,摆开阵势,谁也不让谁,谁也不替谁,你追我赶,低着头只听见‘唰唰唰’的镰刀割麦声,一清早下来,累的人腰酸背疼,俩胯骨酸疼酸疼的,走路一瘸一拐,回家只能吃个红薯干面馍,喝一碗红薯干子茶,那年月,没法提。”另一位大爷接着说:“你们妇女光割麦还好受些,我们男人拉麦、摊场、翻场、起场、扬场,干不完的活,一天五场(即出五次工),晌午头翻场,热、渴,加上麦尘呛,使人喘不来气。我最怕翻二遍场,怕麦秸裹籽,累得胳膊酸麻胀疼。有一年,咱队的麦一直打到八月十五,麦在垛上生芽,麻雀在麦垛上布窝。人吃苦受累,但粮食打的不多,一亩地二三百斤,那时候没有化肥、农药,种子也不知种了多少年的麦种。麦罢了,一个人只能分七八十斤,好一些的队也不过百八十斤,哪像现在,你看今年的麦子从种到现在虽然没下透犁雨,但今年的产量还不错,籽粒饱满,一亩地少说也打八九百斤。”来福插嘴说:“俺今年的麦子比去年的还好呢,我年前年后浇了两遍水,一千多斤没远跑”大爷接着说:“你们这些年轻人那吃过哪种苦啊,你们真是生在蜜糖罐里,住在幸福窝里,现在多享福啊,站在地头看着车,割了只管去接麦。”刚从南方打工归来收麦的朱开放说:“老头,你说的还不到位呀,外国现在已经是现代化大农业了,人坐在屋里不下地,电脑前面总指挥,一按电钮车下地,遥控指挥多神气,等着看吧。”大爷哈哈一笑说:“我恐怕是等不到了。”“不一定,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说不定明年就到咱这里了。以前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落地摔八瓣的耕作方式再也看不到了。”开放兴奋地说。“哈哈哈哈,我们就盼着这一天那。”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是啊,农民生活好,全靠党领导。现在种地不交粮了,还有补贴年年涨;学生上学不交钱了,全都享受两免一补;有病不用愁了,新农合解民忧,报销比例逐年增加;村里修了水泥路,天阴下雨畅通无阻。党和政府为咱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啊!
听着大家的议论,看着眼前的情景,想着党的富民政策,我从内心深处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麦收的作文怎么写(麦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