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之大教皇的主角的老婆是
英国王室也实行一夫一妻制,不存在小老婆的问题,不过情妇还是存在的。
如果是情妇的话就不存在任何特殊称谓。如果是王后的话在正式场合就用your majesty,非正式场合就和普通人一样称呼好了。
汉字中对西方“皇帝” 一词的翻译来自拉丁语Imperator和Caesar,意思为罗马军队的最高统帅、元首。欧洲国家君主通常称为“国王”或“女王”,只有神圣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因为自称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和延续,所以其君主称为“皇帝”。
到了18世纪以后,欧洲许多国家变为君主专制国,皇帝这个头衔大多作为专制君主的头衔使用。18世纪早期,当时欧洲的只有法国(拿破仑)、奥地利和俄罗斯三国有“皇帝”。
18世纪中期后,德国及英国国王相继获得“皇帝”称号。俄罗斯1721年,俄罗斯元老院授予沙皇彼得一世以“皇帝”(俄语:Император)的头衔,以与其更加强大的君权和更加庞大的国家相对称。
俄国元老院直接把古罗马帝国皇帝的拉丁文头衔拿来献给彼得。这也是彼得大帝吸收西方文化的成就之一。
在此之前俄国最高统治者的最高头衔仅是“沙皇”(俄语:царь),也就是“恺撒”的意思,惟“沙皇”头衔在彼得称帝后,其层级地位仅略高于国王,相当罗马帝国末期之“副皇帝”,但习惯上仍然把俄罗斯皇帝都称为沙皇。法国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恢复君主制,因为国王(法语:roi)这个头衔在大革命后的法国已经极不得人心,象征腐朽、专制、蛮横,且法国自革命后自视为罗马共和国的再世,所以拿破仑不称国王而称皇帝(法语:Empereur),亦有自视为由共和之民意建立的罗马帝国精神继承人之意。
从这个时候起,“皇帝”这个称号有一种冠冕堂皇的、比国王高一级的味道在里头。后来路易拿破仑亦仿效拿破仑,称帝加冕为“拿破仑三世”,直到1870年普法战争兵败被俘为止。
奥地利1804年,奥地利大公兼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王国国王弗朗茨二世宣布采用“奥地利皇帝”的称号,并于1806年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1867年,奥地利帝国实行二元君主制,改为奥匈帝国,奥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国王(而非匈牙利皇帝,匈牙利王国有自己的议会和政府)。
德国德文“皇帝”是Kaiser,凯撒的意思,而不是Imperator。“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个头衔,德文写成R246;mischer Kaiser,拉丁文写成Romanorum Imperator。
意思都是“罗马人的皇帝”。1850年,德意志邦联议会曾经给普鲁士国王加皇帝的尊号,但被拒绝,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德意志统一,成立“德意志帝国”,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才接受“德意志皇帝”这个头衔。
英国仅有维多利亚女王、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和乔治六世使用过“皇帝”的头衔。 英国本土一直是王国,但因罗马帝国末期曾有数人于不列颠称帝之历史,加上亨利八世建立英国国教时,曾宣称已获得“皇权”(imperium),故伊丽莎白一世时英国国会为对抗天主教廷在英重建权威,通过法案认定英国王冠为“皇冠”(imperial crown),无须教皇加冕。
1801年不列颠与爱尔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巅与爱尔兰王国时,国会更建议乔治三世以“不列巅与爱尔兰皇帝”或“不列巅与汉诺威皇帝”(当时英王兼领德国境内汉诺威公国)头衔称帝,惟乔治三世基于传统拒绝称帝。直到维多利亚女王,她推翻了印度莫卧儿王朝,加冕为印度女皇。
她在1876年后的头衔是“托上帝鸿福,大不列颠、爱尔兰及海外领地女王,国教保卫者,印度女皇(拉丁文:Dei Gratia Magnae Britanniae, Hiberniae et terrarum transmarinarum quae in ditione sunt Britannica Regina, Fidei Defensor, Indiae Imperatrix;英文:Victoria, by the Grace of God,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Queen, Defender of the Faith, Empress of India)”。这是所谓“大英帝国”的来源。
不过确切地说,应该说是有一个共同君主的两个国家,大不列颠王国(及其海外领地)和印度帝国。英国在印度的直接统治者为Viceroy,直译为“副王”,意译为“总督”。
而英文皇帝称emperor,女皇称empress。在维多利亚女王之后,男性的英国君主头衔是“国王和皇帝”,Rex et Imperator。
全称则是“Dei Gratia, Magnae Britanniae, Hiberniae et terrarum transmarinarum quae in ditione sunt Britannica Rex, Fidei Defensor, Indiae Imperator”。只有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和乔治六世三个国王用了这个头衔。
爱德华八世未加冕即逊位,乔治六世时期印度独立,印度皇帝的头衔被取消。港英时期的香港,因为其宗主国的关系,官式称为女皇,而非女王。
2.圣三国蜀汉传人物怎么培养 圣三国蜀汉传人物培养计划
刘备
群雄 AAAAA(S)
人物评价:主角的运气天生提档,其他很中庸。看过有些攻略说刘备不用吃果子了,反正就那样了,其实不然,刘备是绝对有必要吃满精壮果的。101的统帅提档防御到S,配合霸气,可以保证刘备的生存,并作为一个坚强的肉盾加练果员。很多关刘备是中坚战力,比如徐州突围战。
吃果建议:7个精壮果。顺序在张飞,赵云,陈到之后。(马跃檀溪之前)
培养预期:AAA(S)AA(S)
关羽
裨将 SASBB
人物评价:关羽,前期用处很大,后期基本不出场,出场就快死了。吃一个好运果提档运气,其他就没必要给了,好运果也不要先吃,先留给马云禄,因为她很快就要走,归队的时候就是一场恶战。前期好运果很紧张。很多人会纠结要不要给关羽提档敏捷,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因为关羽和魏延同时在场的情况不多,青龙战袍可以满足敏捷的需求。而且敏捷果也根本不够给关羽的。除非特别钟爱练果的。
吃果建议:1个好运果。顺序在马云禄之后
培养预期:裨将 SASBB(A)
张飞:
重骑兵:SCS(A)BA
人物评价:三爷,铁一般的主力,有难度的关卡全靠他,还有一些单独的关卡。一定要重点培养。
吃果建议:2个精壮果(第一时间)5个敏捷果(和陈到同时)5个智慧果(第一时间)
培养预期:SC(B)SB(A)A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三国大教皇写的怎么养(三国之大教皇的主角的老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