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公外婆的拼音
[wài gōng wài pó]
外祖父,即母亲的父亲,外公的书面称谓。古代又称外王父、外祖。各地方言又称外公、姥爷、外爷、公公、阿公等。
方言称谓
姥爷:中国北方,华北,东北;
外爷:中国西北,河南,四川话、吴语;
公公/阿公:粤语;
阿公/外公:四川话,上海话,闽南语、台湾话;
舅公:部分吴语区。
扩展资料
中国家庭亲眷之称谓,三代以上,就极复杂。父亲的父亲称祖父,父亲的祖父叫曾祖父,父亲的外祖父则称曾外祖父。母亲的父亲称外祖父,母亲的祖父则称外曾祖父。母亲的外祖父称外曾外祖父。这样说来,曾外祖父系指父系亲属的,外曾祖父系指母系亲属,区别甚大。
曾,在释义中,有重复、重叠这意。一般指隔两代亲属,如曾祖父,即隔着父、祖父两代。外,一般指母系,与内相对。内为父系,即已身家族,内字一般省略。己身之孙女之女男则称曾外孙,己身之外孙男之女男则称外曾孙。
2.外婆的拼音
拼音:wài pó
声母:w、p
韵母:ai、o
声调:去声、阳平
意思:外祖母。
引证:茹志鹃《妯娌》:“我的思想太自私,想分下红来,拿几个钱给孩子他外婆家里,又想年下给孩子添件衣裳。”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姥姥 [ lǎo lao ] 称外祖母。
引证:管桦《小英雄雨来》:“明天你到东庄他姥姥家去一趟,告诉他舅舅。”
例句:姥姥住在大山里,一辈子不曾坐过火车。
反义词:
外公 [ wài gōng ] 外祖父。
引证: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六章:“三姑娘打发她的十岁的儿子到外公家里来了。”
例句:外公家世代行医,不知为多少病人解除了病痛。
3.日语 哥哥弟弟姐姐妹妹阿姨叔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姥姥姥爷外公外婆
兄 (あに) ani
お兄さん (おにいさん) oniisan
弟 (おとうと) otouto
姉 (あね) ane
お姉さん (おねえさん) oneesan
妹 (いもうと) imouto
父 (ちち) chichi
お父さん (おとうさん) otousan
母 (はは) haha
お母さん (おかあさん) okaasan
叔父 (おじ) oji
叔父さん (おじさん) ojisan
叔母 (おば) oba
叔母さん (おばさん) obasan
爷 (じじ) jiji
お爷さん (おじいさん) ojiisan
婆 (ばば) baba
お婆さん (おばあさん) obaasan
“姥姥姥爷”“外公外婆”的叫法和“爷爷奶奶”一样
日语中有分 自己称呼自己家人 和 称呼别人家人 两种说法不一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外婆外公的拼音怎么写(外公外婆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