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以及地域上做考量,古代匈奴、蒙古、回鹘、突厥四个民族的血缘关系是:匈奴的后继者是突厥,突厥的后继者是回鹘;蒙古属于东胡支系,他和鲜卑、室韦、契丹,乃至于经常从事渔猎生活的女真,关系更为密切。
1.匈奴族在蒙古高原上一直存在在东汉中期(公元90年窦固兄弟北伐),他们的西迁看似彻底,但是对后来中国北方草原有明显影响,它所代表的蒙古高原西部势力在东汉之后仍然存在。古代匈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以大型部落联盟形态进入中原政权视野的民族。
2.突厥是历史上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是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公元540年,突厥这个词始见于中国史册。
公元745年,唐朝与回鹘攻灭后突厥汗国,东突厥诸部或者在战争中消亡,或者融入回鹘,或者融入唐朝。唐朝灭西突厥以后,原西突厥汗国所属突骑施、乌古斯、葛逻禄、钦察、卡拉吉、样磨、处月等部落也活跃于中亚地区。突骑施在防止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扩张起了重大作用,葛逻禄则在唐末以后的中亚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回鹘建立喀拉汗王朝。
3.回鹘出自敕勒,是匈奴北部一古老游牧民族,匈奴称其为丁零。与匈奴是异种,曾经臣属于匈奴。北匈奴被汉朝打败后,回鹘人开始与中原频繁接触。曾经高度鲜卑化。隋唐时期,为了反抗东突厥的欺压,其中的回鹘部崛起,自成一家。
4.蒙古是从东胡里分离出来。当年匈奴打爆东胡,他们躲到东边山里,依据所占地域,分为乌桓、鲜卑。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古代匈奴、蒙古、回鹘、突厥四个民族的血缘关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