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见故月明的下句是什么
只怕今人之做,估计取李白的《秋风词》和纳兰性德《饮水词》 中的《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亦有人做“月明花不语,只若初相见”。你的这句诗不知取自何人,愿交益友。
自作: 相思若清风。
博君一笑。
附
李白的《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以及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具体是不是我不敢说,
君自品鉴,君自思量
2.相见故月明的下句是什么
只怕今人之做,估计取李白的《秋风词》和纳兰性德《饮水词》 中的《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亦有人做“月明花不语,只若初相见”。
你的这句诗不知取自何人,愿交益友。自作: 相思若清风。
博君一笑。附李白的《秋风词》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以及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具体是不是我不敢说,君自品鉴,君自思量。
3.唐代张炽的《归去来引》:归去来,归期不可违
唐代诗人张炽的《杂曲歌辞·归去来引》
张炽的这首诗是出自陶渊明的典故,同为含义是不屈服于权贵,卸甲归田,辞官回家。
翻译为:归去吧归去吧,回去的日子不可延迟违背,因为明月照在归去的路而相见,天上的浮云也和我一起归去。
《晋书》曰:“陶潜素简贵,不私事上官。义熙初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绶去。乃赋《归去来》。其辞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言人生几时,不愿富贵,乐天知命,故去之无疑也。”
4.我本将心照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下一句是什么
一、“我本将心照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下一句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意思:我一片真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谁知明月它不理我,反而照在沟渠上。这是一种比拟的手法,实际上指一个人的真心遭人冷落。
二、出自:
1、出自《清诗纪事》扫叶录(第21册),第15106页,最后一行。
详解:
第15106页,最后一行,“曼殊和尚诗,余向嫌其妖冶。然佳处自不可没,七绝佳句,如‘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清风细雨红泥寺’、‘不见僧归见燕归,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我本将心向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皆风神绝世”。咏馨按:此一段句读多误,应为“曼殊和尚诗,余向嫌其妖冶。然佳处自不可没,七绝佳句,如‘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清风细雨红泥寺,不见僧归见燕归’、‘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我本将心向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皆风神绝世”。
注:曼殊和尚——苏曼殊也,(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原名戬,字子谷,后改名玄瑛,曼殊是他的法号。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代表作有《断鸿零雁记》及《碎簪记》。翻译过拜伦、雨果等人作品。曾三次出家。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2、出自元.高明《琵琶记》:
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
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3、出自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
卷三十六 东廊僧怠招魔 黑衣盗奸生杀
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