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魂来枫林青的下一句是什么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赏析]梦归魂去,诗人依然思量不已:故人魂魄,星夜从江南而来,又星夜自秦州而返,来时要飞越南方青郁郁的千里枫林,归去要渡过秦陇黑沉沉的万丈关塞,十分遥远,十分艰辛,而且是孤零零的一个。
[出处]
《梦李白·其一》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2.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出自杜甫的《梦李白·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解】: 1、明:表明。 2、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3、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4、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 可见。
【韵译】: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 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 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 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 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 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 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 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 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评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 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 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 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 友谊。 ??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3.绝璧临巨川,下一句是什么
我昔钓白龙,放龙溪水傍。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楚臣伤江枫,谢客拾海月。
旷哉至人心,万古可为则。
凉风日潇洒,幽客时憩泊。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圣达有去就,潜光愚其德。
当时版筑辈,岂知傅说情。
一朝和殷羹,光气为列星。
伊尹生空桑,捐庖佐皇极。
桐宫放太甲,摄政无愧色。
三年帝道明,委质终辅翼。
时命或大缪,仲尼将奈何。
鸾凤忽覆巢,麒麟不来过。
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
龟山蔽鲁国,有斧且无柯。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宝镜似空水,落花如风吹。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泪垂。
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
何当一来游,惬我雪山诺。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4.魂来枫林青,魄返关塞黑
“魂来枫林青,魄返关塞黑”意思是: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 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出处:《梦李白二首·其一》
作者:杜甫
原文: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译文: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 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 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 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 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 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 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 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 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李白被流放夜郎(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第二年春,行至巫山遇赦,回到江陵。杜甫远在北方,只听说李白被流放,不知道他已被赦还,忧思拳拳,久而成梦,于是写下了两首《梦李白》诗。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