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存知已的下一句

1.海内存知己的下一句是什么

“海内存知己”的下一句是“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扩展资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大约作于乾封年间,是王勃为送别一位到蜀地任县令的杜姓朋友而作,是清代的时候所发表的。

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海内存知己的下一句是

【词 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读 音】hǎi nèi cún zhī jǐ,tiān yá ruò bǐ lín 【释 义】四海之内思念着自己的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

【出 处】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好处: 根本特点在于它虽是送别之词,但却充满豪迈的气概,洋溢着昂扬奋发的精神。它下笔即颇雄劲,两句话就把送别地长安和杜少府即将奔赴的目的地联系起来,既切合题意 又显示出开阔的视野,把人的眼界引向高处、远处。

次联点题,但关键在于把自己与杜少府的共同点突出来。今天你将远行,我留长安,但长安既不是我的故乡,也难以永久居留,有一天我也会同你一样远游,因为归根到底我们都是为了出仕从政而不得不四处奔走的人。

这一联对出行者既是安慰,又可以使他感到下面的祝词更为亲切。三、四两联是诗的中心意思所在:四海之内相互思念着自己的知己朋友,哪怕远隔天涯,也会心心相印,如同近在咫尺。

因此我们今天分别,一定不要学那些没出息的儿女,哭哭啼啼弄湿了巾袖。这样的祝词,无疑是 有助于壮行色、鼓勇气的。

所以千百年来为人传诵不衰。

3.海内存知己,下一句是什么

海内存知己的下一句是:天涯若比邻,这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作品原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即将告别)由三秦之地护卫的长安城,遥望蜀州,只见风烟迷茫。(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我们)不要在分手的岔路上因离别而感到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流泪沾湿衣襟。

扩展资料:作品赏析: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海内存知己的下一句诗句

“海内存知己”的下一句诗是“天涯若比邻”。

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译文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王勃(649~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

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他和卢照邻等皆企图改变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诗风(见杨炯《王子安集序》)。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也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但有些诗篇流于华艳。

其散文《滕王阁序》颇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5.海内存知已的下一句是什么

“海内存知己”,下一句是“天涯若比邻”。

这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一、作品原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二、注释译文 1、少府:官名 2、之:到、往 3、蜀州:现四川崇州 4、城阙(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

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现在的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

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5、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6、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 7、宦(huàn)游:出外做官。 8、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9、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10、无为:无须、不必。 11、比邻:并邻,近邻。

12、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13、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译文一 (即将告别)由三秦之地护卫的长安城,遥望蜀州,只见风烟迷茫。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岔路上因离别而感到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流泪沾湿衣襟。

译文二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歧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6.“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下一句是

下一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原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白话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岔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作者简介: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37626232代诗人。

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海内存知已的下一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海内存知已的下一句

下一句

无风不起浪下一句

阅读(25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无风不起浪下一句,内容包括无风不起浪下一句,无风不起浪,下句是什么,无风不起浪下句。下一句:无根不长草。释义:比喻事情发生,总有个原因。出 处 《高玉宝》第十章:“无风不起浪,咱能听说,想必不会在天外头,只要下狠心,不愁

下一句

相由心生下一句

阅读(2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相由心生下一句,内容包括相由心生下一句是啥,相由心生下一句是啥,相由心生下一句。“相由心生”出自佛教经典《无常经》。 所谓“相”,七寸之面不如三寸之鼻。所谓相由心生:命由己造。”法华嘉祥疏三曰。这里的“相”不是指

下一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下一句

阅读(1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横看成岭侧成峰下一句,内容包括“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诗句意思是什么,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下一句是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下一句是什么。题西林壁朝代:宋代作者: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

下一句

无事不登三宝殿下一句

阅读(31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无事不登三宝殿下一句,内容包括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下句,无事不登三宝殿下一句是什么,无事不登三宝殿下一句。好像没有下句;三宝殿的【典故】:「三宝」是佛教名词,指佛教徒尊敬供养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又作三尊。[佛]指觉悟人

下一句

长安一片月的下一句

阅读(19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长安一片月的下一句,内容包括长安一片月的下一句,长安一片月的下一句是什么,诗句长安一片月的下一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墙上挂门帘---(没门) 聋子打鼓---(充耳不闻 ) 狐狸吵架---(派胡(狐)言

下一句

言必行的下一句

阅读(1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言必行的下一句,内容包括“言必行”下一句是什么,言必行的下一句,言必行行必果下一句。“言必行”的下一句是:行必果。言必行,行必果【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

下一句

逝者如斯夫的下一句

阅读(23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逝者如斯夫的下一句,内容包括“逝者如斯夫”的下一句是什么,逝者如斯夫下句是什么,逝者如斯夫下一句。

下一句

本是同根生下一句

阅读(23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本是同根生下一句,内容包括本是同根生的下一句,本是同根生.下一句是什么,本是同根生下一句是什么。七步诗 曹 植 煮 豆 燃 豆 萁, 豆 在 釜 中 泣。 本 是 同 根 生, 相 煎 何 太 急? [注释] 1.釜(fǔ):古代的

下一句

金无足赤的下一句

阅读(2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金无足赤的下一句,内容包括金无足赤下一句是什么,金无足赤的下一句是什么,金无足赤的下一句是什么。人无完人。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和一点错误。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没有十足之赤。人和万物各

下一句

饭锅冒烟下一句

阅读(1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饭锅冒烟下一句,内容包括饭锅冒烟下一句歇后语,饭锅冒烟下一句歇后语,饭锅冒烟的下一句是什饭锅冒烟的下一句是什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蚕豆开花黑心 4、车到山前必有路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

下一句

十五的月亮下一句

阅读(21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十五的月亮下一句,内容包括十五的月亮的下一句是什么,十五的月亮的下一句是什么,十五的月亮的下一句是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当月亮运行到对地球来说正好跟太阳相反的方向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轮圆月, 这叫“望”。 当月亮

下一句

行家看门道下一句

阅读(15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行家看门道下一句,内容包括行家看门道下一句是什么作者是谁,行家看门道的下一句是什么,行家看门道的下一句。“内行看门道”的下一句是:外行看热闹。释义:内行,指对某种事情或工作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门道,做事的诀窍和方法

下一句

春草明年绿下一句

阅读(17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春草明年绿下一句,内容包括春草明年绿的下一句是什么,春草明年绿的下句,春草明年绿下一句春草明年绿下一句。唐 - 王维 - 送别 【年代】:唐 【作者】:王维 【题目】:送别 【内容】: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

下一句

心存善念下一句是什么

阅读(100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心存善念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包括心存善念下一句是什么,心存善念下一句是什么,“心存善念”下一句是什么。“心存善念”,天必佑之。释义: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

下一句

无风不起浪下一句

阅读(25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无风不起浪下一句,内容包括无风不起浪下一句,无风不起浪,下句是什么,无风不起浪下句。下一句:无根不长草。释义:比喻事情发生,总有个原因。出 处 《高玉宝》第十章:“无风不起浪,咱能听说,想必不会在天外头,只要下狠心,不愁

下一句

相由心生下一句

阅读(2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相由心生下一句,内容包括相由心生下一句是啥,相由心生下一句是啥,相由心生下一句。“相由心生”出自佛教经典《无常经》。 所谓“相”,七寸之面不如三寸之鼻。所谓相由心生:命由己造。”法华嘉祥疏三曰。这里的“相”不是指

下一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下一句

阅读(1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横看成岭侧成峰下一句,内容包括“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诗句意思是什么,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下一句是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下一句是什么。题西林壁朝代:宋代作者: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

下一句

无事不登三宝殿下一句

阅读(31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无事不登三宝殿下一句,内容包括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下句,无事不登三宝殿下一句是什么,无事不登三宝殿下一句。好像没有下句;三宝殿的【典故】:「三宝」是佛教名词,指佛教徒尊敬供养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又作三尊。[佛]指觉悟人

下一句

长安一片月的下一句

阅读(19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长安一片月的下一句,内容包括长安一片月的下一句,长安一片月的下一句是什么,诗句长安一片月的下一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墙上挂门帘---(没门) 聋子打鼓---(充耳不闻 ) 狐狸吵架---(派胡(狐)言

下一句

言必行的下一句

阅读(1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言必行的下一句,内容包括“言必行”下一句是什么,言必行的下一句,言必行行必果下一句。“言必行”的下一句是:行必果。言必行,行必果【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

下一句

逝者如斯夫的下一句

阅读(23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逝者如斯夫的下一句,内容包括“逝者如斯夫”的下一句是什么,逝者如斯夫下句是什么,逝者如斯夫下一句。

下一句

青山有幸埋忠骨下一句

阅读(1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青山有幸埋忠骨下一句,内容包括青山有幸埋忠骨,下一句,青山有幸埋忠骨的下一句,青山有幸埋忠骨下一句。这是秦桧跪像背后岳飞墓阙上的楹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忠骨指岳飞的尸骨 佞臣指奸臣秦桧、张俊等 上

[/e:loop]